纳兰性德的词,最适宜在凛冽的冬日里沏一壶热茶,细细品读。让我们从这几首纳兰词里,感受一下诗人心中的冬日情怀吧。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越发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赏析: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难忘至今。只能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不尽的忧愁。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赏析: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打动。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词人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赏析: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却突然听见了号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凄凉之感不免油然而生。
《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赏析:梅花冰肌玉骨,斗寒开放,清幽高洁,自然标格,不与凡花为伍,诗人以梅花之品格喻人之品格,既是诗人一种自足,也是一种孤往的性格与情怀。
趣味汉字
zhào shǐ
肇 始
【釋义】
发端,起始。
【名家解读】
“肇”是开端的意思,所以,我们平常说的“肇事者”,就是引起事端的人。“肇”这个字由于有“开启”的含义,所以有些人常常会把它左上角的“户”误写成“启”。(张一清)
【辨析】
“肇”的读音为zhào,不要读成yù。“肇始”在句子中常常以“肇始于……”的形式出现,“肇始于”就是“起始于”。我们还要准确区分“肇始”与“肇事”,“肇事”指引起事故,闹事。
【你知道吗?】
贺年卡不是现代的事物,它肇始于先秦时期,因为当时纸张尚未发明,就用竹木削成条刺写上贺词,称为“刺”。古代的“贺年卡”大都用于官场和文人墨客间的拜年,而以官场应酬最为普遍。许多官员家门外挂有箱子,广受各方投刺,称为“接福”。
【字里字外】
太原是我国山西省的省会,古称晋阳,在历史上一直流传着“晋阳肇始”的故事。
古晋阳城的始创者是春秋末晋国人董安于。董安于出身史官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养,长大之后,成了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的家臣。
董安于侍奉、辅佐赵简子尽心竭力,十分忠诚。公元前497年,在晋水之阳,董安于和他的助手尹铎倾力建起高大雄伟的晋阳城。赵简子和赵襄子两代人,正是凭借董安于精心创建的晋阳城,在政权纷争的年代稳定基础,创建了后来的赵国。
董安于功成不居。由于他在晋阳之战中立下大功,赵简子要奖赏他,他却说:“我年轻的时候在朝廷担任文书工作,撰写文告命令;壮年时,负责治理军队,使军中秩序严整;老年时,治理民事,使百姓和顺。这么长时间以来,你都不重视我,如今我在战争中像得了疯狂症,你却要奖赏我,与其因为狂疾而受到奖赏,还不如不奖赏。”说完扭头就走了。
当时,智伯以董安于与范吉射、中行寅作乱为借口要赵简子惩处他,赵简子犹豫不决。董安于知道了这件事,对赵简子说:“如果我的死有利于晋国,有利于赵氏,那我宁愿死。”说罢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