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形式美

2021-04-01 13:38戴红稳高秋霞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言形式文本

戴红稳 高秋霞

【摘要】本文以冯凤英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为例,论述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形式美的方法:以读代讲,感受语言描摹的奇丽景色;因势利导,破解意象“花”之谜,认识奇特的民族;读写结合,感悟文本结构布局,促进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本 教学课例 语言形式 《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44-03

再次观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冯凤英老师《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教学视频(该课例荣获2018年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广西赛区一等奖),笔者感触颇多。作为广西赛区一等奖课例,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必说,单说冯凤英老师引领学生感受文本语言形式美就让人陶醉与称道。

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言语所负载的思想意蕴,更要充分理解意蕴的呈现方式,即文本的“形式”——言语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为什么更要充分理解文本的“形式”?因为“语文课程只有在言语形式性上,才能与其他课程有根本的区分。其他课程学的是言语作品内容本身,如政治、历史等学的是事、理等内容,并不专门学习这些材料中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而语文课程学的是如何运用特定的言语形式表达相关的内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言语形式性。背离了这一本质属性,语文就“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田”。

作者季羡林先生情感真挚,以具有话语蕴藉语言、高超艺术表现形式,描绘德国哥廷根奇丽的景色,礼赞了仁爱、乐观、坚韧的奇特的德国民族。冯凤英老师把文本内容和艺术形式无缝对接,使教学艺术与文本语言形式相得益彰:或引导或启发或点拨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手法、结构如何体现主旨意蕴。

一、以读代讲,感受语言描摹的奇丽景色

季羡林先生用朴素而洗练的语言描摹德国奇丽的景色。学生能感悟到景色的奇丽的前提是对文本语言有敏锐的感悟力。对语言的感悟力即语感。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如何训练语感?朗读、诵读对学习语感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泛泛的一般的全班读或个人读所能奏效的,应讲究方式方法强化训练。冯凤英老师尤为讲究语感训练的方式方法。

(一)诵读品味关键词,感受花多花美

冯凤英老师对“奇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关键词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或联系上下文、或咬文嚼字、或创设情境、或看图理解、或联系生活让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词义。值得一提的是,冯老师辅以引读品读,在多种方式的读的训练中,使学生既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感。如“奇丽”一词的教学:冯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后,让学生自由说说德国景色的特点,从而引领出全文的中心词——“奇丽”。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理解词义,“奇”是奇特,“丽”是美丽。又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的教学:冯老师先让学生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找到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从中引出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再插入轻快愉悦的轻音乐,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因势诱导,像这样的景象,就叫——“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学生读)。这里花多花美,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学生读)。学生就是在冯老师创设的引读情境中自己品读关键词,真切感受德国街道两边花多花美。

(二)三品三读关键句,感受奇丽景色

三品三读,“三”是虚指,“多”之意,三品三读即反复品读,在反复品读中领悟句意、积累语言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学习语言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文本中值得反復品读的一般是中心句或关键句。冯老师运用三品三读,一是找准关键句,二是创设引读情境。

冯凤英老师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一关键句时,从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切入,创设情境问学生“从这两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并就学生回答因势利导引读:

师:你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个句子吗?

生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多么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心里不由赞叹——(全班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看到先生念念不忘的奇丽景色,我们不禁一叹再叹——(全班再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冯老师抓住这个关键句,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读、全班读、全班再读,很巧妙地把学生的个人感受、全班同学的感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感受融为一体。在多次诵读中,学生强化了对关键句承载的意蕴的感受和理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冯凤英老师凭借教学智慧,把前面关键句和这两个关键句“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融为一体进行品读。冯老师一边出示哥廷根街道图片,一边说“现在咱们就去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走一走”。

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背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生(背读):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是啊,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生(背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走在街上的时候──

生(背读):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这样的语感训练,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创造性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因势利导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师如果引导得法,就能让学生的朗读积极性高涨,同时被教师的语言美感所陶醉。学生在读中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此文几处关键句的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真切感受到了德国景色的奇丽。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词句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冯凤英老师巧抓与主题有关联的关键词句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生动传神的同时,自然就深化了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感受和领悟。

二、因势利导,破解“花”的意象之谜,认识奇特的民族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极好的文学素养,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其中写景状物的篇章就不少,如《二月兰》《马缨花》《夹竹桃》《小苗与大树》《神奇的丝瓜》等,《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就是其中之一。这类作品往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传达作家的审美志趣与人生追求。

《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中“花”的意象,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德国人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供别人观看,引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主题是不够的,季先生在文中说了“‘美丽指的东西很多”“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什么境界耐人寻味?冯凤英老师又是如何破解的呢?冯凤英老师是这样做的:一方面拉家常式娓娓道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以切入主题资料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破解“山阴道”和“花”的意蕴之谜。

(一)资料拓展,认识“山阴道”的意蕴

冯老师在关键句“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教学中首先引出“山阴道”一词,然后“三管齐下”解释该词语:一是出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对“山阴道”吟咏不绝的资料(即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明代袁宏道《山阴道》中的“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二是让学生跟着吟咏描摹“山阴道”的诗句;三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山阴道”是古代文人雅客笔下的美景,是风光无限、人杰地灵的象征。课文中德国所描绘的就类似于中国的“山阴道”,是风光无限、人杰地灵的地方。

(二)资料再拓展,认识“花”的意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国这一奇特的民族,冯老师再次拓展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是口述季羡林先生十年留学德国的背景(德国社会激烈动荡的十年,德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物资奇缺,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二是一边出示“饥寒交迫”“炮火连天”的图片,一边引领学生诵读“一面是饥寒交迫,一面是鲜花满街,多么奇特的民族”“一面是炮火连天,一面是鲜花满街,多么奇特的民族”;三是出示德国二战期间的故事《只砍有记号的树》资料,让学生阅读后谈感受,体会即使是在困境中,德国人仍旧认真、守纪、忠实的精神。

冯老师提供的资料铺垫,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德国人的坚韧、乐观、仁爱、守纪——在德国一户窗口外面的“花”,一户户窗口外面的“花”,它奇特、美丽、灿烂,汇合成了奇特的德国民族精神之花。这是作者对积极乐观与仁爱坚韧的德国民族精神的礼赞,感慨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四五十年前如此,四五十年后如此,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冯老师对背景材料的铺垫与恰如其分的点拨,实现了具体的“花”向抽象的“花”(民族精神之花)的飞跃。在文中季羡林说了耐人寻味的话:“‘美丽指的东西很多”,课文的“花”不仅仅指窗户外面的花。这些都印证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这一手法助推了主题的开掘与突破。手法娴熟运用,除了教者高超的教学技艺外,还有教者对作者了解以及对文本意蕴深入把握。因为“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只有先熟悉教学内容,才有教学艺术的用武之地。季羡林先生在《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万金》一文写二战期间的德国人“在食品缺乏到可怕程度的时候,他们居然并不缺少幽默。”“这种对待轰炸和饥饿的超然态度,当然会感染我。”这让听课者不得不赞叹冯凤英老师对作者的详细了解和认知。

不管是“山阴道”还是“花”,这些意象均有话语蕴藉。关于意象,虽然不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但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这方面的素养,而且要能够把它们深入浅出地用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一方面因为小学高年级课文中类似句子不少,如“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等句子都是文章的关键句,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果教师没有意象知识,就难以理解句子的意蕴,难以捕捉到文本隐含的意蕴;另一方面是必要的意象知识铺垫与渗透,也有利于做好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三、读写结合,感悟文本结构布局,促进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文章知识,以提高其写作能力。”叶圣陶在20世纪40年代就说过,国文的专职有两项,一项是阅读,一项是写作。课文就是学习写作的范例。在《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阅读学习中,冯凤英老师就顺利地引领学生向习作拓展延伸。

(一)抓标志性提示语,厘清文章的思路

《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全文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点题德国人是爱花的民族,第二、第三自然段写“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国看到奇丽的花景,第四自然段写“四五十年后”再次看到奇丽景色而引发对德国奇特民族的赞叹。

冯鳳英老师抓标志性时间提示语“四五十年前后”梳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四五十年前看花——四五十年后再看花。在课文教学起始,冯老师通过两个步骤让学生感知文章思路:第一步,背景铺垫。冯老师通过提取时间标志词(“四五十年前”:季先生在1935年,就远赴德国。1980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四五十年过去了,有人问他对德国的印象,季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让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有大致认识。第二步,因势利导:到底是怎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仍念念不忘?我们来学习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从这两个步骤可以看出冯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不仅恰当地呈现文本思路,而且准确把握文本写作思路与主题的关联性,通过抓住“四五十年前”的时间提示语进行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构了文章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是向学生渗透写作要“言之有序”的意识。

(二)读写结合,内化文章的结构布局

《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文章布局:奇丽的景色——奇特的人——精神与文化。文章采用的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德国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冯凤英老师的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与文本的布局基本一致。

冯老师在总结全文时引出文章“由景到人再到理”的写作特点,并从结构布局与主题关联进行点拨提升:以一个小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这就是“以小见大”手法。你们看到绿城南宁的美景会联想到南宁人什么特点?从中领悟出什么?看到校园美景你们会联想到师生什么特点?你们又从中领悟出什么?请你们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结构布局全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完成习作练习。

聚焦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课程论博士生导师张心科教授,追踪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研究文献,梳理出他们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该着眼在内容上”,提出了“语文课程只有在语言形式性上,才能与其他课程有根本的区分”“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是依托具体的文本内容形成的,不理解内容也无法体会形式的精妙的观点。”

冯凤英老师在《自己的花是为别人开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践行了语文教育家的观点,其教学艺术与作品的言语运用方法相得益彰,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形式美和文本的意蕴美。

【参考文献】

[1]张心科.语文课程性质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2]王荣生.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3]季羡林.留德十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心科.语文教学目标确定的根据[J].中学语文教学,2017(10)

[5]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立项课题“崇左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课例研究”(课题编号:msyjjzx2019A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二。

作者简介:戴红稳(1966— ),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科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為现当代文学、中小学语文教学;高秋霞(1980— ),女,河南柁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语言形式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学校训文化探析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阅读课堂之本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汉英思维差异新究:语言、表达和文化
抛开繁花锦簇,实实在在、完完整整解读语文文本
抓好起步教学,让学生爱上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