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的山区艺术教育“一教+双创+三扶”模式探究

2021-04-01 14:15赖兵张敏吕敏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双创

赖兵 张敏 吕敏

【摘要】本文针对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现状,以贫困山区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论述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构建贫困山区艺术教育“一教+双创+三扶”模式的策略:利用导师责任制—双联盟为支撑的“一教”、依托高校支教协会的“双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三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贫困山区艺术教育 一教 双创 三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11-03

艺术教育是普通中小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闭塞,许多贫困山区的中小学校并不重视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艺术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基于此,本文以贫困山区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构建艺术教育“一教+双创+三扶”模式,即利用导师责任制—双联盟为支撑的“一教”、依托高校支教协会的“双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三扶”,使贫困山区艺术教育得到改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双联盟、双保障,多方协同推进”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一、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贫困山区适龄儿童普遍以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儿童、孤儿为主要构成群体,适龄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艺术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在学校里,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师资配备比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1∶19,教师整体年齡偏大且学历较低,艺术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要负责全科教学,加之中小学美术、音乐课程普遍被视为“副科”,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学内容,这些贫困山区的教师不得不放弃艺术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就学生自身而言,他们虽然对艺术类课程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但薄弱的艺术教育氛围以及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使他们与相关的艺术课程渐行渐远。

(二)贫困山区艺术教育主要问题的成因

人才匮乏是当前贫困山区艺术教育落后的主要成因。一方面,教育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优质的艺术教育人才难以流入贫困山区;另一方面,贫困山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拓宽视野,将更多的人文关怀及政策往贫困山区学校倾斜,把艺术类师范生的实践课堂引向贫困山区学校,既能解决贫困山区学校艺术类专任教师不足这一实际困难,又能增加高校教学实践课的广度和深度,还能提升艺术专业师范生的品德情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基于精准扶贫的“一教+双创+三扶”模式

基于精准扶贫的“一教+双创+三扶”,是立足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现状的创新型教育扶贫模式,其中“一教”即为艺术教育支教,“双创”即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师德师风培养机制,“三扶”即为“扶贫”(促进乡村艺术教育、教育公平)、“扶志”(提升自尊自信、爱国情怀和树立远大志向)、“扶智”(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和全面发展)。(如图1)

(一)“一教”的基本模式

“一教”即艺术教育支教,是建立在精准扶贫与人才输出这一基础之上的“点对点”艺术支教模式。“一教”通过一位教师负责一所学校的“导师责任制”,将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吸纳到贫困山区学校教师体系当中,选拔具有创新应用型才能的支教学生和具有师德、师风的高素养支教教师,定期、定量对贫困山区学校进行点对点的教育支持;同时,对贫困山区学校学生因材施教,形成支教小学、支教教师(师范生)、支教点听课学生、高校指导教师四方评价的模式,保证支教质量,达到“扶智”“扶志”目的。

(二)“双创”的基本模式

“双创”即依托高校支教协会,建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师德、师风培养机制。支教不仅是教育输出,更是教育改革,通过高质量的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精准扶贫,不断改善支教质量,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合贫困山区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要通过精准扶贫契机加强应用型人才技能的培养,依据贫困山区特殊的教育环境,为培养人才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充足的实践条件,增强高校艺术系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从备课、掌控课堂、师生交流、提升师德等方面实现个人的发展。

在创新师德、师风培养机制方面,应对扶贫教师、地方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引用课程思政的基本思想,创新师德师风培养机制;还要建立起由党员教师引领的师风、师德“头雁”领航机制,提升各方面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三)“三扶”的基本模式

“三扶”即扶贫、扶志、扶智,改变传统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教学的片面性,以贫困山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为着眼点,充分挖掘本土艺术教育素材,广泛收集民间艺术习俗与传统歌舞内容,因材施教,于无声处渗透“扶智”和“扶志”理念,落实艺术教育的本土化。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以传递团结、协作的正能量为宗旨开展艺术支教。在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快乐、释放自我、迸发灵感。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等正能量的引导,让学生动脑、动手,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其次,以“变废为宝”、记录自然、记忆画等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创造的“智”慧、观察的“智”慧,以及记忆、想象的“智”慧。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场所,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惜它、守护它,教师在支教过程要培养贫困山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意识。很多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空瓶子、旧碟片、旧报纸、空易拉罐、旧衣服等,同样有着或具体或抽象的艺术形象与美感,学生可以通过剪、折、卷、拼、贴等变废为宝,使这些废旧物品重新呈现艺术美感,这样既能解决美术手工课材料匮乏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最后,要在以史为鉴、情感熏陶类的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志”气。支教教师在艺术支教过程中,挖掘反映民族气节和优良品德的优秀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通过看视频、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贫困山区的学生树立爱国、爱家的思想以及自尊、自信的远大志向。

三、“一教+双创+三扶”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双联盟、双保障,多方协同推进”的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以社会性助学公益组织和高校支教协会为双联盟,改变传统支教“人单力薄”的局面,构建“人、财、物、智”四重保障体系,以系统化的教育资源“打包”输出方式,解决贫困山区的艺术教育问题。

“双联盟、双保障”中的“双联盟”,指的是社会性公益助学组织和高校支教协会。社会性公益助学组织为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提供物资和后勤保障,保障支教点的教学设施建设、物资支援、进行贫困学生“一对一”资助、安排支教学生的交通和餐饮等。高校支教协会为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人才资源管理和服务保障,保障支教团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能够对贫困山区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形成支教学校、支教教师(师范生)、支教点听课学生、高校指导教师四方评价的模式,保证支教的质量。

“双联盟、双保障”机制的有效运作,逐渐形成“多方协同推进”的机制,合力支持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第一,学校后勤处、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四处协同”,解决传统支教中师范生“孤木难支”的问题;第二,利用双联盟促进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形成联盟带领学校的支教方式,建立支教“共同体”,实现多方协同合作;第三,形成校外多方协同模式,利用双联盟吸引社会资源,建立“学校+社会”的支教格局。为了提高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的质量,建构多领域、多部门在“同一目标、统一理念”的引领,分头行动的“多方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志愿者遴选和培育流程与指南、支教课程设置与备课检查机制、“双特色课程”资源(凸显人文、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体系、系列“益志”类活动等艺术教育精准扶贫范例措施。

(二)建立“导师责任制”

通过深入了解贫困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情况,总结贫困山区艺术教育课程不被重视的原因,以及贫困山区艺术教育提升难的症结,探索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的“导师责任制”组织形式,确保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反复地进行实践研究,有效改变艺术教育缺失或没有实效的现状,使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公平地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达到“扶贫、扶志、扶智”的效果;建立“点对点”的艺术支教模式,通过一位教师负责一所学校的“导师责任制”,将院校艺术类教师纳入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体系当中,有效弥补贫困山区艺术课程师资的不足。

(三)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和支教经验

贫困山区的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事业,这需要有大量的志愿者投身贫困山区的艺术教育事业。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扶贫单位应有意识地提升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的效率。教育部门需要在贫困山区艺术教育扶贫中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和支教经验,通过合理的宣传、交流、学习等渠道,促进志愿者在教中学、在学中思;同时带动贫困山区周边兄弟学校共同参与支教,扩大艺术支教的力量和范围,逐渐实现扶贫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扶贫效果。最后,通过对支教实践过程的总结和梳理,形成一套山区艺术教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一教+双创+三扶”模式的保障条件

(一)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实现“一教+双创+三扶”模式的基本保障。当今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极大地增加了支教活动的曝光率。一些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能够对支教人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反之,负面的社会舆论不仅造成社会与支教人员之间产生矛盾,也容易使支教人员丧失信心。因此,要通过科学的社会监管机制消除片面消极的舆论信息,保障舆论环境的公平性,同时避免一些不良舆论的扩散,影响整个贫困山区艺术教育支教的氛围。

(二)畅通的支教输出渠道

开展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并不是一味地向贫困山区输送资源,而应以资源的交互为途径,利用教育资源的输出,把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引入贫困山区,搭建艺术教育平台,为更多的教育人才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支教人才从原单位(机构)输出至贫困山区,不仅需要支教人员具有高尚的觉悟,更要有社会各界以及贫困山区(支教地区)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为实现“一教+双创+三扶”模式,应畅通支教输出渠道,加强地方与教育机构的沟通协调,如及时为支教人员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将报名和审核过程简洁化等,为支教人员顺利进入贫困山区破除壁垒。

(三)科学的支教激励机制

为了吸引更多的艺术教育人才进入贫困山区开展精准扶贫,需要降低支教人才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疑虑感,构建科学的支教激励机制,如为支教人员提供职称评定加分、为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建立地方政府、扶贫院校协同的本土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借助外界教育人才的扶贫契机,加速本土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完善现有本土教师的专业能力,扶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土新型教育人才。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艺术支教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展,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贫困山区支教活动中,以更为成熟和稳定的教学模式提高艺术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同时通过艺术专业师范生的支教,以“一教”實现“三扶”,提升贫困山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促进贫困山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魏峰.艺术教育精准扶贫对高校发展影响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2]刘聪.互联网工程技术背景下关于文化艺术教育精准扶贫的思考[J].工程技术与管理(英文),2019(1)

[3]朱晓洁.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幼儿艺术教育发展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4]陈佳.“精准扶贫”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有效性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9(6)

注:本文系荣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基于精准扶贫的贫困山区艺术教育‘一教+双创+三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桂教基教〔2020〕26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赖兵(1978— ),壮族,广西宾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幼儿园品牌形象设计与环境空间设计;张敏(1986— ),女,侗族,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编织工艺与儿童美术教育;吕敏(1984— ),女,广东河源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理论、美术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