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01 13:56王宏
中国市场 2021年3期

王宏

[摘 要]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各企业迅速发展,其中也包括服务型企业,随着各行业消费者对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服务型企业的竞争压力随之加大,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企业需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而服务型企业具有用工密集的特点,人工成本占总收入比例高,如何降低人工成本成为此类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文章以服务型企业为例,探析了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服务要求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3.118

1 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性质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资源,近年来各地区的最低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等标准逐年上升,这导致企业付出的人工成本因为整个地区、行业工资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攀升,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工利润率低的服务型企业成本负担,对此,如何找准提高员工收入、留住人才和控制企业人工成本、增长利润的平衡点,是当前多数服务型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1.2 薪酬激励制度设计不合理

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企业还需制定薪酬激励制度,并将其与人工成本结合,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实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最终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但当前多数服务型企业未结合本企业人工成本特点等构建科学的薪酬制度及激励制度,薪酬制度中未体现员工能力、岗位、业绩表现等指标的占比,且薪资组成比例不科学,员工工资等固定部分占比较高,奖金等浮动薪酬部分占比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支出;[1]同时未实现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的有效衔接,激励中论资排辈及平均主义现象普遍,无法有效激励员工。

2 企业强化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2.1 优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人工成本管理中,企业管理层需将人工成本管理理念与企业经济效益结合,充分考虑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以树立正确的人工成本理念;之后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专题研讨会等方式进行人工成本理念宣传,促使各部门负责人及基层员工认识人工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人工成本管理意识,并在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中积极参与人工成本管理。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人工成本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 优化人工成本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多数服务型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现象,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科学构建人工成本管理指标体系,并打造健全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最终提高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

人工成本管理指标体系建设中,企业需依据行业人工成本管理分析指标及自身战略发展,在重点突出及科学规范管理原则基础上构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指标,并科学设置分析内容及维度。例如,建立人工成本分析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其中内部指标包括产出指标维度(销售收入指标、利润指标)、投入指标维度(人数指标、人工成本指标)、企业维度(如人工成本效率、人工成本效益、人均效率、人均效益等指标)、员工维度(人均成本指标);外部指标包括人工成本效率、人工成本效益、人均效率、人均效益。通过人均成本与行业的对比,引导相关部门时刻关注人工成本管理水平的变动,并积极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2]

2.3 健全薪酬激励管理制度

薪酬激励贯穿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各阶段,因此薪酬激励制度制定要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环节。事前环节,企业需在人工成本预算中,结合战略导向、人工成本管理策略等,明确预算期内各部门及岗位的薪酬策略、标准,设置短期、中期及长期激励的薪酬结构;事中环节依据薪酬策略制定各岗位薪酬水平及调薪增幅,如实施按单预算、按单预酬、按单兑现,即单的价值越大,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预酬越高;事后环节,企业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薪酬分析,如分析薪酬+固定成本+福利是否在自挣人工成本资源范围内,通过薪酬分析促使企业及时发现实际薪酬与计划薪酬的差距,并寻求差距产生原因,最终制定关差方案缩小差距。

2.4 推进智能信息化管理

为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企业还需推进智能信息化管理,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对现有设备及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与模块化升级,运用智能设备代替人工,降低企业利润对人工成本的依赖;同时结合企业业务需求打造针对性较强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引进互联网技术,打造ERP系统,将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业务系统等进行整合,构建信息一体化平台,促使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工作分析、收入证明、出差和财务费用报销等实现数字化管理,以降低财务人员投入,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效率。

2.5 实施业务外包管理

针对当前服务型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的招聘、培训费用居高不下現象,新时期,企业可与专业劳务公司合作实施业务外包,即与劳务公司签署相关合同,由劳务公司依据企业需求提供专业的劳务人员,这一过程中劳务公司负责人员的工资、社保、招聘及培训等业务。服务型企业仅需支付合同费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支出,平衡了自身的成本模式,并获取了专业的外部人工成本力量,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获取了最大化效益。

2.6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各行业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原来的普及性提升为个性化的服务,要求员工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更高的服务质量,对此,新时期服务型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与质量,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满意度。具体管理中,企业可将员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在全面了解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基础上结合市场行业需求制定年度、季度及月份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体系、课程、评估标准等,针对不同层级员工进行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例如,物业服务型公司员工培训中,企业需引导员工了解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三者的关系,并准确定位岗位职责与服务标准,做到本岗职责当场处理、复杂问题及时上报、第一受理责任不推,同时明确规定各部门员工的服务基本准则,包括保安制度、保洁制度,为确保各岗位员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企业需制定首问责任制,规定员工为岗位履职第一责任人,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受理登记并落实,不是自身职权范围内的要及时转达他人,并做好后期的跟踪反馈工作,通过全过程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收益。

2.7 合理界定工资水平

针对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人工成本普遍较高现象,经济环境中服务型企业要依照社会需求合理界定员工的工资水平,保持人工成本的适度增长。即保证人工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适当比例关系,并设置创收标准,在各部门实际创收超标情况下,将超标部分设为部门员工奖励。通过工资水平与部门经济效益的挂钩,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企业利润与竞争能力。

3 结论

综上,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纷纷加强成本管理,包括人工成本管理,但当前部分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仍存在问题。对此,企业需做好人工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科学构建成本管理体系,完善薪酬激励管理制度、推进智能信息化管理,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平.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巩固成效更要制度创新[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0):29-32.

[2]王乔乔.财务管理视角下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及实践路径分析[J].时代金融,2018,714(32):39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