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报关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04-01 10:57韩斌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一带一路

韩斌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国际经济与物流发展对报关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相关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与创新思路:按照与“一带一路”企业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度的原则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前沿知识的能力,两个育人主体和环境相配合进行实践教学。此外,做好思政育人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一带一路”;报关;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4.063

1 研究背景

2015年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目标。为此,我国正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更为高效便捷的海关通关体系,这就对报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关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目前相关教学改革研究较少紧密联系“一带一路”背景下报关新知识新技能开展探讨,为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报关课程体系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将培养能灵活应对报关单位一线技术岗位要求的报关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报关操作,乃至整个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方面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市场需求,更好地为“一带一路”目标服务。

2 现状和问题

2.1 课程制定方面

很多高职院校在报关专业课程制定方面不严谨,基本上都是脱胎于原来的国际贸易、货运代理等相关专业,在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将与报关有关的课程拆散重组,没有经过社会调研和论证,课程没有针对性,专业化不够深入,很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在专业课程上没有彰显。根据2019年中国报关协会公布的《代理报关服务规范》(GB/T 37518-2019),报关企业的报关人员须掌握“报关单、进出境备案清单申报及提交报关单证;缴纳税费和退税、补税;海关结关,以及配合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进出口货物减税、免税;加工贸易合同工手冊设立、变更和核销及保税监管”等工作技能,显然这种形而上的课程体系是不能满足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报关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报关以及相关国际商务类专业需要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构建起与“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业务模式的高度匹配,以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便利化通关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2.2 教材方面

高职院校报关课程目前已普遍选用校企合作编写的项目化教材,但多数教材内容繁杂、结构体系不够简明,重难点不突出,并缺乏实操环节的拓展训练,虽然是校企合作编写,仍偏向于传统知识传授型的教材,以案例分析、教师讲解为主,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符合高职教学特点。

报关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更新快,报关行业的发展紧跟国家和海关总署发布的政策,政策导向性很强,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变化很大,包括主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变化、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全国通关一体化建设、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进步等。而相关教材更新不及时导致课堂讲授的知识陈旧,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流通实践相脱节,造成学生的能力与报关岗位需求不匹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2.3 实践教学方面

传统的报关课程教学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授课,实训环节设置较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乏力。高职院校普遍配备了国际货代实验室、报关报检实验室等众多硬件环境,报关课程的实训主要是通过这些实验室的报关模拟软件上机操作完成的,与真实的职业环境尚有差距。在实际报关工作中,特别是在当前“一带一路”便利化通关背景下,海关大力推行“自报自缴”,企业自行把关,海关监管后置,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合规申报的责任和因申报差错带来的处罚风险。课程教学中数量有限的上机实训难以囊括各种实际工作情境,进行面面俱到的培训。因此,学生即使完成模拟通关实训,在融入岗位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无法胜任企业的工作要求,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至于校外实习,报关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报关企业岗位接纳力相对工科专业少得多,如果没有长效管理和动态考核机制,企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报关课程实践教学亟待改革,要以供给侧为主导,突出应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着力提升高职报关以及相关国际商务类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新阶段对报关高端人才的需求。

3 改革与创新方向

3.1 调整课程体系

相关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对报关岗位的新要求,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专家和业内人士共同优化国际物流与报关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便利化通关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报关课程体系,增强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目标与“一带一路”企业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保障报关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一带一路”企业岗位需求。

在具体课程设计上,高职院校报关以及相关国际商务类专业在进行充分的行业、市场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开设两门报关核心课程:《关务操作》和《商品归类》;先修课程主要是《外贸基础》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后续课程有《报关业务综合实训》,以突出不同知识领域的重难点,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掌握报关业务全套操作技能。部分高职院校单独开设一门《报关基础》作为先修课程,但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是从原先的《报关实务》中抽出,与后者有很多重复内容,而以《外贸基础》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作为先修课程,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清楚核心课程在整个业务环节中的地位。《关务操作》课程要紧跟时代要求,内容分为4个模块:海关与报关、“一带一路”背景下便利化通关政策、国际贸易关务操作、跨境电商关务操作。尤其是“一带一路”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全球布局,为“中国智造”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第4个模块的内容应重点加强。另外,由于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征税和统计的基础,归类是否正确对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有着直接影响,并且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新的贸易产品不断涌现,商品归类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挑战性,因此须将《商品归类》课程从原先《关务操作》课程中单独分离出来,着力培养学生海关编码查询和商品归类辨别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通关技能。《报关业务综合实训》主要针对目前海关监管重点和企业“一带一路”背景下申报难点——如进出口许可证件使用与豁免、报关单申报错误改单、减免税政策适用、中欧班列申报、进出境物品申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在建立起合理的课程理论体系的同时,要确保知识体系的前沿与时代性,课程内容要体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便利化通关的新发展:如我国的通关一体化政策、海关对跨境电商B2C、B2B监管新政等。根据教学实时反馈,要尝试将授课内容适度向纵深拓展,让学生掌握诸如关务风险防控等更为专业性的关务企业管理知识,深化课岗耦合。

3.2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改革当前高校院校报关课程偏重理论讲授,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手段,以“岗位引导、能力多元”为导向,创新符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报关课程系统性、时代性等特征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立足点,选择最新的真实业务作为教学项目案例,采用视频学习讨论、操作演示、小组任务协作、场景教学等方式完成理论和实践“融合式”教学:例如,货物报关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货主、报关企业人员(具体又分客服专员、录入员、现场操作主管等)、海关查验关员,自主演示完成报关的整个流程;报关单填制环节教学可以依托校内国际货代实验室、报关报检实验室,由学生分组讨论业务背景,对照报关单填制规范填制报关单,并根据实训系统评分,各组之间互相对填错栏目进行理论依据分析并讲解;海关查验环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海关查验现场,就地讲解海关查验流程和要点。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深入渗透到报关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关注海关、各报关协会的网站主页和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展,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建设顺利推进,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结束谈判、与沿线国家签署或升级自贸协定,优化“丝路电商”布局等国际经贸和国际物流新发展、新动态,并及时在“职教云”“雨课堂”、慕课等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相关的视频资讯,启发诱导学生讨论这些新发展、新动态对报关的影响。这些教学方式的应用一方面使报关课程的教与学形成了多元化的互补和互动,同时能够充分弥补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的缺点,使学生及时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最新的报关前沿知识,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与之对应的,在课程考核环节,建立以岗位要求为标准的科学、全面、高效的考评管理,加大平时成绩在总分中所占比重,通过教学平台的全过程教学管理功能进行记录打分,重点考核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思考、谨慎细致、守法合规、团队合作、创新性等职业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主体性,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3 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报关是实践要求很强的课程,要把互联网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顶岗实习平台”新型实践教学模式,遴选体现“一带一路”背景下最新业务技能的网络慕课、资源库资源,引入到报关课程实践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积极邀请报关企业、报关协会和海关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或举办讲座,为师生传授“一带一路”最前沿的海關政策知识以及报关实践经验,并聘请这些专家兼任专业实训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轮岗业务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报关企业合作,试行学徒制培养方式,融合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形成制度化,在工学结合深度上挖掘增量,培养企业满意的报关人才。要提高专业教师危机意识,破除守旧意识,规定专业教师每年深入行业实践的时间要求,与业绩考核挂钩;资助专业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关务学术交流会以及报关行业内组织的线上或线下业务能力培训;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关务技能大赛,逐步提升实训教学水平。

4 思政育人

根据以往就业反馈,部分报关企业工作实力弱、待遇不理想,造成学生对报关行业有误解,认为报关行业发展空间有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成功校友事迹,通过合作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带领学生参观行业龙头企业,切实感受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给报关行业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机遇,使学生认识到新形势下的报关人才将是熟谙进出口企业运作和海关监管制度,运用专业特长,为企业进行全方位关务筹划,发现并处置企业潜在不合规风险的企业高级咨询和内控人员,激发学生对岗位的热爱和职业荣誉感,树立在报关行业大有可为的信心,从而为国家“一带一路”目标的实现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娴熟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报关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雁.基于“一带一路”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8,(49).

[2]华阳.通关一体化形势下高职院校报关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5).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7518-2019,代理报关服务规范[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9.

[4]吴婷,袁哲,郭俊雄.“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05).

[5]李向荣.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下“一带一路”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路径探究[I].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2).

[6]屈建龙.高职报关专业课程建设的滞后现状与革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9,(03).

[7]曹君.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符合人才需求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6,(S1).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一带一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