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文化繁荣和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总结推广乡贤服务乡村文化事业的“高桥经验”,搭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形载体,盘活祠堂、民房、旧村部等闲置资源,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设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门前三小”文化设施,有效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哪建、谁来建、怎么用、如何管等问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攸县“门前三小”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力求“以小切口作大文章”,嚴禁大搞拆建;发挥乡贤作用,防止“重建轻管”,这些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近年来,湖南攸县以“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构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形载体,盘活祠堂、民房、旧村部等闲置资源,在老百姓家门口建立起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门前三小”,有效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哪建、谁来建、怎么用、如何管等问题。如今,“门前三小”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有形有效的文化载体。
一、“三个坚持”把群众需要放首位
攸县隶属湖南省株洲市,是湖南劳务输出大县,乡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较多。“门前三小”起源于攸县谭家垅村高桥屋场,雏形是一个农家书屋。10多年前,从大学退休的老教授夏昭炎和老伴回到老家谭家垅村,发现村里物质条件好了,但是缺少文化生活,特别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心需求比较强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夏昭炎修整祖宅,从一开始成立书屋带领孩子们阅读,到开设百姓课堂给村民讲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再到组织村民成立文体队,把水泥坪当“乡间舞台”,推广保健知识。
以夏昭炎夫妇的“高桥经验”为蓝本,攸县县委、县政府于2017年铺开在农村百姓家门口建设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的“门前三小”工程,并将“三个坚持”作为推广过程中的基本准则。
一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攸县坚持自下而上的推进模式,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按照群众自行建设、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县委、县政府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配送相关设备,并鼓励老百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家族祠堂、闲置民房、旧村部、空置学校等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可先期建设“一小”或“二小”。
二是坚持以典型示范为引领。攸县以“门前三小”的“高桥经验”作为模板,打造了一批“门前三小”示范点,树立样板,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各示范点结合本地实际,树特色、创品牌。各地大力挖掘、培养本土乡贤,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当地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老同志作为新乡贤培养的重点,积极引导其组织开展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和日常管理,带动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门前三小”各项活动。
三是坚持以多元活动为载体。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攸县“门前三小”形成了活动组织灵活多样,群众参与各有所获的良好局面。从活动时效看,有阶段性活动,也有经常性活动。从组织方式看,有自主分散活动,也有统一集中活动。活动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既有以充实业余生活、增强民众体质为主的唱歌、跳舞、看电影、打腰鼓、打太极等文体活动,也有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为主的读书看报、文化讲堂、技术讲座等学习活动,还有以交流生活经验、畅谈人生感悟为主的聊天活动。截至2019年底,攸县“门前三小”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260余场次,真正实现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2018年,攸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攸县“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专用徽标和宣传标语,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法在全县开展“门前三小”工程建设。截至2019年底,攸县建成“门前三小”工程676个,打造示范点60多个,小广场总面积21.9万平方米,小书屋、小讲堂合计面积1.72万平方米;各类书籍共计18.6万册,拥有体育健身器材8260件,书架课桌18.6万件;成立歌舞队、体艺队以及文化、科技、法律演讲团队2142个。
二、“四不原则”将因地制宜落实处
在建设“门前三小”过程中,攸县因地制宜,始终坚持“四不”原则,定好位、设好计、把好关。
一是分类实施,发展不求“齐步走”。针对“门前三小”工程建设,政府部门虽然制定了指导意见和奖补办法,但不下达指令性计划和建设任务目标,并明确“门前三小”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盲目的“一刀切”,不求虚假的“齐步走”。对“三小”文化场所的产权,小书屋、小讲堂的建筑结构、建设年限、装修标准不做硬性规定。各地的“门前三小”验收合格后即可纳入奖补范围,享受相关单位配送的器材、设备、图书等,并获得授牌。建设规范、运行良好、效果突出者,还将被评定为“门前三小”工程示范点,可获得2万—7万元资金支持。截至2019年底,有关单位为“门前三小”配送各类文体设施用品近1.2万件。
二是民办公助,工作不演“独角戏”。“门前三小”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投资较多、后续管理任务较重的复杂工程,政府主导模式显然不适用,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充分激活群众,最大限度释放基层自治的能量。截至2019年底,全县群众无偿腾出房屋806间(面积合计9200多平方米)用来支持改建小书屋、小讲堂;主动让出土地9600多平方米用于修建小广场;广大群众、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等共筹资8000多万元,支持“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同时,财政部门出资1200多万元,通过以奖代拨方式扶持、鼓励工程建设,并积极组织党员、教育师资库成员、医疗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文艺从业者、优秀年轻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等各类群体开展送党课、送电影、送戏曲、送义诊、送知识、送技能、送法制等活动,共同奏响了“门前三小”这出“大合唱”。
三是注重实效,形式不图“高大洋”。“门前三小”是办在农民家门口的惠民工程,工程的推进紧贴“三农”实际,形式上绝不追求“高大洋”,务必立足于“小”、着眼于“土”、突出于“实”,力求“以小切口作大文章”。“门前三小”相关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严禁大搞拆建,杜绝将“门前三小”工程变相建成楼堂馆所,禁止以集资建设“门前三小”的名义强行向农民摊派费用和用工,加重集体和农民负担;提倡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老民房、老祖屋、老村部、老学校、老厂房以及宗祠祖堂等原有闲置资产改建成“门前三小”场所。
四是规范管理,活动不摆“空城计”。为了防止出现过去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重建轻管”的问题,避免重现文化设施成摆设、健身器材变道具、图书上面布满灰以及书屋长期“铁将军”守门的尴尬,攸县把后续的使用管理列为“门前三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考核方式督促“三小”场所责任人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本土乡贤的力量,发动热心公益事业、热爱文化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门前三小”场所管理员。在他们的组织和影响下,“门前三小”很多工作事半功倍。全县担任“门前三小”管理工作的“四老”人员达1769名,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另外,有效放大机制和制度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坚持轮流值班、定岗定责等工作原则,明确要求做好场地卫生打扫、设施日常维护、用品登记管理等工作,确保“门前三小”场所时时有人管,天天能开放。
三、破解“三个问题”使“门前三小”更长效
在“门前三小”工程具体实施当中,攸县有关部门和老百姓共同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是解决场所谁来建的问题。攸县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来推进“门前三小”工程,坚持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有关方案只提到“三小”的场地标准——覆盖人口不少于300人,小广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均不少于20平方米,周边老百姓步行至“三小”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至于筹资、选址、筑坪、选人、定房屋等工作,则由老百姓自己来做。
二是解决建好怎么用的问题。为了使“门前三小”更好地发挥作用,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本土乡贤成为“门前三小”的管理志愿者。申报过程中,除場地需要达标外,“门前三小”还必须明确一个以上的当地乡贤来带领和组织。从具体实践来看,乡贤能通过“门前三小”发挥作用,“门前三小”还可培育新乡贤。
三是解决政府部门干什么的问题。推进“门前三小”工程中,攸县政府部门主要是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当好“领导者”,确保“门前三小”是党的阵地,是党风带民风的平台,是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二是当好“策划者”,整体工作由各部门分工协作,如设计统一的徽标、制定规范的申报程序等,在“门前三小”各具特色的基础上,整体上风格统一;三是当好“服务者”,对于老百姓提出的“服务申请”,相关部门会根据有关规章制度把服务送到位,如送音响、送党课、送电影、送义诊等。攸县还推出了“菜单式”服务,群众需要什么活动,“点什么就送什么”。
现在,“门前三小”的起源地谭家垅村又延伸出“两个学校”——少儿假期学校和老年学校,辐射到附近8个乡镇、20个村近400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小广场跳出了大健康,小书屋读出了大天地,小讲堂讲出了大道理”,如今“门前三小”已然成为攸县乡村老百姓的文化乐园。
(国家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