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探析

2021-04-01 14:00杨淞月徐曲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低空绿色通道空域

文/杨淞月 徐曲

关键字:航空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构建设想

低空是应急救援的主战场。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旨在湖北省低空空域内划设航空应急救援飞行走廊,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对于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模式改革、推动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全面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

1 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在2019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会,强调“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为航空应急救援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基于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模式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坚持“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理念,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等多项政策,着力破除制约通航发展的困难阻碍。通过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湖北省探索低空空域管理的新模式新手段,以此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从而逐步放开低空空域,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常态化运行。

基于推动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航空应急救援是民生工程、生命工程,是完成应急救援任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湖北省江河湖泊分布密度大、山岳丛林占地面积广、危化企业数量多隐患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频发,对于航空应急救援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前期,湖北省研究制定《湖北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作为加快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从通道构建、运行管理、基础设施、保障手段等方面入手稳妥推进,让航空应急救援行动执行起来更快捷、更高效、更顺畅。

1.3 基于实现通航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湖北省积极探索通航产业与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融合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不断投入,通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具有2家通航飞机生产商、20家通航运营企业、170余架通航飞行器,为航空应急救援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在保证应急救援飞行的同时,还能兼顾部分商业飞行需求,引导通航企业充分利用空域资源,走出困境,解决“上天难、落地难、经营难”的问题,打造“通航+应急”特色产业链。

1.4 基于执行抗疫抗灾行动的探索实践。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历史罕见的洪水,湖北省应急管理部门边执行任务、边摸索总结,围绕简化审批流程、缩短批复时间、优化空域保障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航空应急飞行申请缩短至30分钟以内,大大提升了航空救援效益。

2 影响航空应急救援建设的主要问题

2.1 法规方面,现行通用航空法规概念性、指导性条款多,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现行军民航法规关于应急飞行保障内容少,航空器管理监管法规缺失,与现实需求差距大。

2.2 空域资源方面,湖北省空域范围广、航线交织密集、飞行环境复杂,呈现出固定空域多、航空器种类和作业类型多的特点,空域使用矛盾日益突出。

2.3 飞行保障方面,空域申请、动态通报、管制指挥等保障手段单一;省内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分布不均匀,鄂西地区监管盲区多;应急部门与军民航空管部门航空应急救援联合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相关保障预案和流程还需进一步优化。

2.4 在装备手段上,多数航空器平台功能有限,仅用于飞行培训、空中游览、农林喷洒等简单任务,缺少重型运输机、水上飞机、多旋翼双发直升机和大中型无人机;现有直升机能力偏弱,专业救援装备缺乏,难以满足应急救援飞行任务。

2.5 在基础设施上,目前全省可用于航空应急救援的地面设施偏少,且功能不全,可运营的通航机场仅4个,且配套的设施设备还不能满足地面保障需求。

3 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的主要设想

3.1 一中心:湖北省航空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协同管理运行中心。负责全省航空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协同管理运行和服务。

3.1.1 为航空救援力量提供空域动态、飞行情报和气象信息等“一站式”服务,强化低空飞行动态实时掌控能力。

3.1.2 依托航空应急救援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归口管理所有航空应急救援飞行计划,动态监管低空用户的人员资质、航空器适航认证等信息,严格准入条件、规范使用管理。

3.1.3 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优化通道结构,划设空域航图,及时公布通道使用情况及飞行相关信息,提高绿色通道运行管理和服务效率。

3.1.4 研究制定《湖北省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通道划分、通道使用、通道管理、通道保障以及违法违规飞行查处规定。

3.2 一平台:湖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投资平台。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引入国企央企以及大型通航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湖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投资平台,负责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装设备采购等工作。

3.2.1 应急保障场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建设航空应急保障场地149个,其中应急保障中心4个、应急保障站17个、应急保障点128个,实现湖北省应急救援地面保障网络全覆盖。

3.2.2 飞行服务站建设。结合应急保障场地建设,在全省建立20个航空应急救援飞行服务站,配备ADS-B放大器等设备以及专职工作人员,作为现有军民航空管服务保障体系的补充。

3.2.3 航空救援装备建设。整合省内外优质通航资源,建立以直升机为主力、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为辅的航空应急救援机队骨架,并引入配备一批专业的空中救援设备。

3.3 两张网:

3.3.1 建立“两横两纵、三个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绿色通道网。两横:沿长江、汉宜高速低空绿色通道,两纵:沿汉江、汉十高速低空绿色通道,三个区域:鄂东、鄂西北、鄂西南,预设常备防汛救援、森林巡防、医疗救援航线。探索低空目视飞行模式,由飞行人员根据系统提供的飞行情报,自主判断飞行条件、执行任务、安全规避以及救援行动。

3.3.2 建立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航空应急救援指挥网。依托航空应急救援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对上连接军民航空管系统,对下连接全省航空应急救援关键力量以及各保障基地、保障中心、站、点,实现各通航企业、机场、导航、通信、空管等信息联通。同时结合飞行服务站建设,配备广播式自动监视系统(ADS-B),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空域监视调度网。

3.4 三机制:

3.4.1 建立航空应急救援服务资格准入机制。对于从事航空应急救援飞行的企业,从企业资质、航空器、飞行人员、等方面,明确准入标准,在取得省应急管理部门和民航湖北监管局联合颁发的《湖北省应急救援航空飞行准入证》后,方可进行相应的航空应急救援活动。

3.4.2 建立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空域使用准入机制。严格绿色通道使用资格审查,严密组织低空飞行活动。通航企业使用绿色通道飞行,必须具备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准入资格;绿色通道飞行必须符合最低气象条件,通航企业应当具备对所属航空器实施不间断指挥控制的能力,按照规定申报备案飞行计划。

3.4.3 建立航空应急救援飞行联合保障机制。建立以地方政府牵头,民航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飞行联合保障机制,简化沟通协调环节内容,提升工作效率和整体保障合力,简化飞行申请,实行一步到位,不设时间限制,实现“任务通报与飞行准备同步开展,管制放行早于飞行准备,飞行准备完毕即可起飞”的目标,在时间效率上基本达成“飞行准备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航空器从起飞到达活动区域不超过30分钟”要求。

猜你喜欢
低空绿色通道空域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低空自由飞行短期冲突探测算法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
无题(2)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浅谈我国低空空域运行管理现状及发展
基于能量空域调控的射频加热花生酱均匀性研究
低空无人机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