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帅
(镇江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处,江苏 镇江212000)
橡胶沥青是减少废旧轮胎“黑色”环境污染的有效办法,将由废旧轮胎制备的橡胶粉加入沥青中,可以形成一种以橡胶粉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其具备良好的高温弹性恢复能力及低温抗开裂能力,降低路面温度敏感性,在公路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关注,较普通沥青路面而言,具备优异抗裂性能、耐久性能及降噪效果[1]。
橡胶沥青路面的优异性能取决于沥青的质量,橡胶粉与基质沥青高温共混时相互作用十分复杂,本项目在生产前进行一系列比对试验,形成最优配方和生产工艺并进行试生产,获得优质橡胶沥青,性能指标如表1 所示。
1)进4.5t 基质沥青至2 号反应釜,温度185℃,均匀加入135kg SBS 改性剂后,将沥青通过胶体磨导入3 号反应釜;
表1 橡胶沥青性能
2)将沥青通过换热器加热到210℃,补1t 至3 号反应釜,开启搅拌和自循环(过胶体磨),温度控制在195~200℃,添加750kg 橡胶粉(30 目);
3)观察溶解情况,补2t 热沥青(205~210℃)至反应釜,加入750kg 橡胶粉,温度控制在195~200℃;
4)观察溶解情况,补足剩余沥青1.5t,投入剩余橡胶粉750kg,温度控制在195~200℃;
5)持续搅拌、自循环30min,缓慢添加稳定剂27kg(比例0.3%),继续搅拌时间不低于9h[2]。
本项目粗集料采用优质玄武岩,并严格控制细集料0.075mm 通过率不大于12.5%,各矿料筛分结果均符合技术要求。
依据本项目施工指导意见的设计要求,混合料级配范围如表2 所示。
表2 SMA-13 混合料级配范围
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原则,在混合料指标满足技术要求基础上确定级配后,采用3 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得出最优目标配合比为1#∶2#∶细集料∶矿粉=42%∶33%∶17%∶8%,油石比为6.4%,孔隙率为4.1%。
依据目标配合比设计及热料仓筛分结果,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合成级配为4#仓∶3#仓∶2#仓∶1#仓∶矿粉=38.0%∶35.5%∶0.0%∶17.5%∶9.0%,并按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进行最佳油石比、最佳油石比±0.3%条件下马歇尔试验,得出油石比与孔隙率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油石比-空隙率关系
设计空隙率应控制在3%~4.5%,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及施工经验,设目标空隙率为3.75%,对应油石比6.6%,选定最佳油石比为6.6%,各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如表3 所示。
表3 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验证结果
为检验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进行浸水马歇尔及冻融劈裂试验,均满足技术要求,如表4、表5 所示。
表4 浸水马歇尔试验
表5 冻融劈裂试验
在(60±1)℃,(0.7±0.05)MPa 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检验混合料高温稳定性,3 次平行试验结果分别为11 455 次/mm、9 545 次/mm 和11 667 次/mm,平均值10 545 次/mm,远大于3 000 次/mm 的技术要求。
在温度为-10℃,速率为50mm/min 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弯曲试验,检验混合料低温性能,破坏应变为2 685.2με,符合≥2 500με 技术要求。
为检验橡胶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分别在交工3 个月、交工6 个月、交工1 年、交工2 年时,针对路面相关指标进行跟踪检测,结果如表6 所示,表明在通车2 年内,橡胶沥青路面处于稳定状态。
表6 2 年路面性能跟踪检测
经沥青质量控制及配合比优化设计,获得性能优异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并成功在镇丹高速公路应用,总结出以下结论:
1)橡胶沥青生产严格控制高温时间,防止高温对沥青的老化影响,使橡胶粉在沥青中充分溶胀,保证沥青质量;
2)橡胶沥青生产中掺加1.5%SBS 改性剂及0.3%稳定剂,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
3)选定目标空隙率为3.75%,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并获得优异抗水损害、抗车辙及抗裂性能,其中动稳定度达到10 545 次/mm;
4)橡胶沥青中橡胶粉掺加比例为25%,消耗大量废旧轮胎,可作为新型环保材料推广使用。
5)橡胶沥青通车路面2 年内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在起到环保作用的同时,提高了路面使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