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锋 岳赟 盖云亮
以锡山经开区为例,针对水土流失现状,提出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以及对区域内水土保持进行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消长以及生态状况等三方面的评价,提出从质量和安全两方面的保障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锡山区为无锡市区的组成部分,其水系组成与无锡市主要河道框架相同。纵向河道主要有走马塘、望虞河、白屈港、北兴塘河、东清河,横向河道主要有伯渎港、锡北运河及九里河。在此框架下,与内部河道共同起到防洪排涝、引水灌溉及通航作用。比较而言内部河道南北向较多,东西向河道较少,主要的内部河道有:冷渎港、芙蓉塘、南白荡河、富贝河、西仓河、张塘河、潘墅塘、八士港、界泾河等。此外,还有众多镇村级河道作为本区水系补充,共同起到区内调蓄引排功能。由于锡山经济开发区位于云林、厚桥街道,其中厚桥街道属于江苏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因此本次区域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应按照南方红壤区一级标准执行。
监测项目组根据监测实施方案确定的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到现场进行调查、巡查监测,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扰动面积、土石方开挖情况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施工期扰动土地范围、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多种监测手段进行统计回顾、分析、调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针对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现场调查,为水土保持验收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
在监测区的自然地理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现状等资料,监测人员需要及时收集并进行整理,以便为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相关的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对项目现场开展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与调查、扰动范围内的年度变化调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情况调查、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完成情况进行现场巡查、临时防护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现场调查等工作,确保得到较为完整的监测资料,以满足监测评价工作的需要。
监测工作在整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回顾分析以下内容:防治责任范围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的主要原因;土石方调配情况及变化原因;扰动原地貌、损坏植被、土地整治恢复的动态变化情况;项目建设前、中、后的土壤侵蚀面积、强度、危害情况;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况;分析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益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照原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指标,综合分析在本项目中的六项指标参数,主要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基于此客观、公正的评价项目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情况,并归纳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防治特点、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1.土地利用评价
锡山区耕地面积145.10km2,在农用地中比重较大。锡山经济开发区位于云林、厚桥街道,土地质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因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1亩,远低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所要求的1.35亩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所确定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在耕地保护上,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压力大。
锡山区重视土地集中节约利用,主要为“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小区集中、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等三方面进程明显加快。
2.水土流失消长评价
根据2011年水利普查数据显示,锡山区水土流失面积为0.97km2,水土流失类型属于轻度水力侵蚀;同时根据江苏省2018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显示,锡山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5km2。锡山经济开发区位于云林、厚桥街道,其中厚桥街道属于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需格外注重水土保持工作。
近年来开发区在政府的重视下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生产建设项目众多,水土流失影响加剧,对比2018年与2011年的水力侵蚀强度分布面积,可以发现,开发区水力侵蚀程度加深,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强烈及中度侵蚀强度。
近年来,开发区为了加快规划进程进行布局调优,为更好集聚要素资源并充分放大区位、交通、空间、生态等优势,导致开发力度较大,使得生产建设项目也随之日益增多,从而引起水土流失动态性的变化。一般项目开发建设需要经历施工准备期、建设期和植被恢复期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情况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差异也比较大,通常水土流失多集中在建设期,由于项目区内道路和建筑施工,土方的开挖和回填均会扰动地表,从而改变原地貌,破坏地表植被,另外受到降水和风的影响也会加剧水土流失,将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植被恢复期,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治理,均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强度便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1.质量保障措施
以现行规范和规划为引领。严格按照现行技术规范实施报告编制,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相关行业规划相协调相衔接。通过规划设计应能预见工程行为并达到规范效果,从而提出相应的工程质量控制指标。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强化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设计策划、设计组织和技术接口、设计输入、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以及施工期间业主提出的设计更改等各设计环节中。
2.安全保障措施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中,需要贯彻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求,充分调动项目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环保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在安全生产组织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订安全管理计划、加强安全措施管理、加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方式方法,使安全生产在组织层面得以保障。另外,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为制定安全生产保证措施,项目部将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安全生产保证措施,通过强化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硬件设施的管理,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以锡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为例,基于此进行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消长评价,并采用相关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