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 对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

2021-04-01 03:02刘东胜刘慧云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轴位外伤性后处理

刘东胜,刘慧云

动脉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血管损伤,由于损伤部位与损伤严重程度的不同,导致病情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准确判断损伤部位、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对于后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血管损伤诊断最直接、可靠的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属于有创性检查,检查成本也较高,可能会引发肾损伤等并发症,对于治疗的及时性与预后质量有一定影响。多层螺旋CT 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技术成为一种可靠的四肢动脉损伤诊断方法[2]。笔者对CTA 在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医院2017 年7 月—2019年7 月收治的70例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大出血、皮下瘀斑、肢体远端血供障碍、动脉损伤等临床表现,均经DSA、MRI 等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男47例,女23例;年龄16~71 岁,平均(49.52±12.4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5例,切割伤14例,重物砸伤11例,爆炸伤9例,挤压伤7例,火器伤4例;上肢伤22例,下肢伤48例,合并骨折或脱位者59例。

1.2 方法采用飞利浦Ingenuity CT 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头尾向。管电压120 kV,智能管电流自动控制,电流量100~500 mA,重建层距1 mm,层厚0.625 mm,矩阵512×512,螺距1∶1,扫描速度0.5 s;扫描时间根据对比剂推注跟踪技术选择,下肢动脉扫描自腹主动脉分叉处至足背动脉范围内,上肢动脉扫描自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至掌部动脉范围内。向上肢动脉注射浓度为370 mgI/ml 优维显80 ml,下肢动脉注射100 ml,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外周静脉注射,注射速度3.5~4.0 ml/s,注射结束后立即以3.5~4.0 ml/s 的速度注射40 ml 生理盐水冲洗血管。上肢动脉ROI 选择主动脉弓处,下肢动脉则选择腹主动脉分叉处,触发阈值150 HU,到达阈值后,下肢延迟28~35 s 开始扫描,上肢延时25~30 s开始扫描。扫描结束后,所有图像均送入ADW4.0工作站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VR)、去骨VR 技术,观察四肢动脉走行、动脉血管管壁与管腔内变化,分析动脉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分析其与骨折的关系。

2 结果

2.1 70例患者动脉损伤诊断结果70例患者包括动脉断裂42例,其中完全离断25例,部分断裂17例;动脉闭塞10例;动脉狭窄7例;假性动脉瘤9例(切割伤损伤壁上动脉形成);动静脉瘘2例。见图1、表1。

2.2 原始轴位像与后处理图像的动脉损伤与栓塞显示情况70例患者中,原始轴位像确诊全部70例(100%),后处理技术确诊67例(95.71%),58例有血栓形成,CTA 显示42例(72.41%),原始轴位像显 示42例 (72.41%),后处理图像显 示41例(70.69%)。见表2。

图1 动脉损伤患者CTA 结果

2.3 CTA 表现与手术结果比较9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均给予动脉探查与破口修复术,术中发现与CTA 对于破口位置、伴发血栓显示完全一致。49例行动脉探查与吻合术,CTA 对于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但CTA 漏诊14例血栓形成,均为动脉断裂伴发血栓。7例行截肢术、5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未与CTA 结果比较。

表1 70例患者动脉损伤部位(例)

表2 原始轴位像与后处理图像的动脉损伤显示情况[例(%)]

2.4 CTA 与DSA、MRI 动脉损伤诊断符合率比较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DSA 与MRI 诊断符合率均为98.57%(69/70),CTA 为100%(70/70)。见表3。

表3 CTA 与DSA、MRI 动脉损伤诊断符合率比较

3 讨论

在外科损伤中,血管损伤约占3%,四肢血管损伤在血管损伤中约占70%,以年轻人群居多。损伤发生后,会造成不同程度急性肢体出血或缺血,伴有周边器官与组织损伤,伤情复杂,部分严重患者可能会有休克、意识障碍等,对受伤肢体、损伤部位、损伤情况的及时诊断,是后续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病死率与截肢率的降低有重要作用[3]。

该研究显示,70例患者确诊动脉断裂42例,动脉闭塞10例,动脉狭窄7例,假性动脉瘤9例,动静脉瘘2例,其中58例患者的术中所见与CTA 结果比较显示,CTA 对于动脉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对于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则为72.41%(42/58),CTA 对于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诊断性很高。meta 分析显示,以DSA 与外科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 对于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灵敏度达0.98(95%CI:0.96~1.00),特异度达0.99(95%CI:0.97~1.00),合并诊断OR 值为1100.47(95%CI:376.48~3216.73),表明CTA 对于外伤性四肢动脉损伤有很高的病变检出率[4]。

CTA 对四肢血管损伤具有良好的识别性与敏感性,经二维与三维处理后,能清晰显示外伤性狭窄、动静脉瘘、闭塞、假性动脉瘤、周围血肿等征象,MPR 能够多平面重组血管,准确显示管壁与管腔变化,对血栓形成等病因诊断较为清晰,但识别范围有限,无法全程展示血管。MIP 能够很好地观察侧支循环,但无法准确观察血管狭窄程度。VR 能够直接反映血管与骨骼解剖关系,但远端动脉显影不良。去骨VR 能够去除骨骼,直观观察血管走行与狭窄情况[5,6]。原始轴位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动脉损伤与伴随的静脉情况,动脉期后加静脉期观察效果更佳,但缺点是图像太多,存储空间较大,不利于存档与保存,且直观效果较差,但诊断效果略优于后处理图像,在必要时可联合采用原始轴位图像进行诊断[7-9]。

猜你喜欢
轴位外伤性后处理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基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排放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