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型农业发展研究*

2021-04-01 09:42
南方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供给生产农业

喻 文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并取得了耀眼的成绩。随着进入新时期、新常态,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渐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对农产品的品质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如今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粗放式农业发展显然不能实现守护国内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国内农业市场等发展目标。因此,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我国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时期、新常态、新格局的战略关键。

1 文献综述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国外学者萨伊[1]提出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接着批判凯恩斯主义下“滞胀”现象的国外供给学派继承并完善了萨伊定律,认为生产的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西方供给学派理论单一地认为供给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始终将需求和供给对立起来,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的统筹推进。国内在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中,孔祥智[2]认为应构建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上,和龙等[3]认为应加强农村网络通信设施建设,结合“互联网+”优势强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刘泽莹等[4]分析提出以品牌化为导向,以品牌带动品质,以优价激励优质。目前,大多学者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三农”组织结构关联的系统阐述较少。对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定性分析法总结出构建新型农业的实施途径及模式。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发展新型农业的挑战

结合改革经验及时代背景,从有效供给出发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的主要逻辑思路:从农民素质、产权制度、金融扶持等角度补全劳动技术短板、去除低质量农产品库存、降低环境损耗成本等,从而提升农村生产及配置效率,如图1 所示。此外,要以村集体为单位,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图1 基于供给侧思想推进新型农业构建的逻辑线索

2.1 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生产及配置效率低

1)劳动力短板:农村生产要素外流,有效劳动力不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有2.8亿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此后呈持续上升趋势[5]。我国伴随“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农业“边缘化”、农村“空心化”以及农民“老龄化”现象加剧,农村劳动力呈体力、素质、效率的结构性下降。加上国内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各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单方向流向城镇,村内有效劳动力储备不足,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进程及推广。

2)资源环境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生产效益下降。我国是水资源相对欠缺的国家,被联合国列为全球13 个贫水国家之一,每公顷耕地水资源量约为世界水平的1/2[6]。尤其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地区缺乏对耕地流转和占用监管,导致耕地数量长期处于红线边缘。此外,农户因盲目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增加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极大程度上造成土生态资源的恶化,削弱当地生产高品质生态有机农作物的能力,使得大量农产品恶性堆积,农民生产总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

3)技术短板:农业生产结构落后,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国内耕地相对分散,地理环境复杂,难以形成大规模经济,生产结构相对落后。国内小农户生产成本更高、效益更低,形成国内外农产品价差,从而导致国内进口农产品增加,进而形成进口过度的产需缺口。当前我国农产品进口数量持续增加且远大于出口,其差额呈不断扩大趋势,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带来极大的挑战。

2.2 农业制度供给缺失,专业性创新性不足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专业性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 万多个承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截至2018 年底,全国承包地流转面积为80.4 亿hm2,流转比例达到37%[2]。然而产权改革的专业性极强,在资产清查、股权量化、维护村民法律权利及制定规章制度等工作上,经常性涉及财务预算、统计测算、行政法律等专业知识,因此农村目前仍然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来确保改革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

2)农村金融服务结构创新性不强。对于农业金融服务结构,虽然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行农业现代化,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设计、农作物产量及价格的信息搜集系统仍然不够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及理赔的标准模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实时了解农户经营状态、更新数据情况,任务量大且工作效率低。

3 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的优化模式及建议

面对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农业发展应该从“量”的追求转化为“质”的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新型农业的优化模式如图2 所示,针对农村、农业、农民三方面,坚持运用“四条运算法则”,促进新型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数量、质量、效率的统一。

图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新型农业的优化模式

3.1 核心目标是做好“加法”

“加法”就是以优化供给侧结构为目标,提高有效供给能力,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完善农业制度供给及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提升规模经营效益。农村集体产权的突出优势表现为能够集中农村过剩产能,构建一个集体股份制公司,根据市场方向确定生产规划,引进高新技术,构建完整的“生产—储运—销售”产业链,共同挤进大市场环境实现经济增长。首先,要有强有力的带头人,鼓励党员干部下乡实践,因地制宜地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其次,培养大量专业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及就业培训,合理配置集体成员,让集体在市场环境的“优胜劣汰”下自我成长;最后,做好集体制度规范,明确股权分配制度,建立监督防控机制,形成集体良好风尚,设立集体品牌形象。

2)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效率。持续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的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及医疗、住房、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监督防护设施建设,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将云计算体系加入农业生产、销售体系中,实时监测农作物健康状况、监测气象、构建农作物溯源服务等强化农村生产结构。

3.2 首要目标是做“减法”

1)减少农村闲置资源资产。需要深入贫困落后地区强化集体经济内涵,大力构建“乡—镇—县”一体化的产权服务中心,保证产权流转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针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监督管理及合作机制进行深化改革,从而建立明晰归属、充分赋能、盘活整合产权体系,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强化宅基地退出及转化机制,有效减少“空心村”现象,加快产权流动,以提升农村资源配置效率。

2)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资金补贴和思想教育两方面入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统一规划、监督。减少农民滥用农药、化肥、激素等现象,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及方式,推进绿色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3.3 创新目标是做“乘法”

“乘法”即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效应。以科技创新领导现代农业,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需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和重组,多方位实现农民增收。增添市场化人才引进计划,构建“三个结合”的复合模式,即公益性与有偿性结合、实体创业与技术扶持结合、产学研结合。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科技特派员、高校机构等市场主体通过创新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适时放宽外来人员的限制,支持外来入股,刺激内外双方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发展农业科技,拉动经济乘数效应快速增长。

3.4 保底目标是做“除法”

“除法”就是在大力实施加、减、乘法时,有效排除外部风险,如金融、生态、环境、资源风险等,做好保底工作,稳固发展成果,主要表现为稳定宏观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设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与应急储备金制度,防止农户遭遇灾难与负债双重打击。推动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主体贷款等模式,缓解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从而加快农业技术、服务等创新机构的设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猜你喜欢
供给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