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红
河南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项城 466200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腹腔内肠粘连而阻碍肠内容物正常通过的一种疾病[1],也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占各种类型肠梗阻的20%~40%,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腹膜炎、肠绞窄、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3]。因此,应在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性、改进预防粘连的材料及药物等的同时,围术期探索和开展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改善其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11—2020-03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由同一组医生顺利完成腹部手术。(2)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有粘连性肠梗阻史。(2)存在代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随访脱落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和个性化护理组(研究组),每组3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 术前做好备皮、胃肠道等常规准备工作。遵医嘱留置胃管、导尿管。术后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规范输液和用药。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及引流管引流情况。血压平稳后,嘱患者采取半卧位,保持胃肠减压的有效性,以促进心肺和胃肠蠕动等功能的及时恢复。做好口腔、疼痛、出院教育等其他常规护理。
1.2.2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 (1)个性化心理疏导:及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其引起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诱因,及时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耐心讲解疾病的知识及治疗的必要性,重点说明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害及有效预防方法,使其认识到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和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康复等方面的重要性。从而缓解各项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2)个性化运动及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活动的量及强度应循序渐进,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早期恢复;对暂时无法离床活动的患者,指导其进行肢体伸展等床上运动和腹部按摩(患者一手轻按压其伤口处,一手紧贴腹部,避开切口,从脐部开始,由上至下,依次采用合适力度交替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摩,10 min/次,3次/d)[5]。患者恢复进口进食后,配合营养师予以其易消化、清淡、高热量,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当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等摄入量,并避免进食易产气,过敏性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和引起肠蠕动紊乱等[6]。(3)中医等其他个性化预防措施:配合中医科或针灸科医师采用扶正理气中药汤灌肠或耳穴压籽、体穴温针灸等方式加快肠蠕动恢复进程[7-8]。
1.3观察指标(1)术后胃肠恢复蠕动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2)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诊断标准[9],统计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恢复蠕动时间和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临床上以腹腔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手术虽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可形成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因此,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内粘连是腹部外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均应重视的课题。
本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患者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围术期通过积极实施心理疏导、运动和饮食教育,以及配合医生开展中医药干预等个性化护理措施,使患者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显著改善,从而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主动配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行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比较,前者胃肠蠕动功能得到了早期恢复,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更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