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①指对着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主要讥讽听话的人)。②指说话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
我们有时会说,“跟某人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意思是不明事理的某人就如同一头愚笨的牛。可反过来想,牛在无形之中就这样被鄙视了,心里说不定也感到委屈。这个成语为什么如此鄙视牛?鄙视的又真的只有牛吗?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汉代牟融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这是说春秋时代的某个春日,阳光明媚,和风煦煦,引得当时赫赫有名的鲁国音乐家公明仪乐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就为不远处的牛献上了名为“清角”的乐曲,此曲相传是黄帝在泰山聚会众鬼神时而作的乐曲(此说法出自《韩非子·十过》),曲调高深悲烈;然而一曲弹奏罢了,那牛仍头也不抬地只顾吃草。由此,人们便将“犯错”的矛头指向了老实巴交的牛,用“对牛弹琴”这一成语来讥笑那些听不懂别人说话的蠢人。
然而,牛并不是没有听见琴声,只是它根本不懂音乐。如果换成蚊虻的嗡嗡声或者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即刻就会直起耳朵,摆动尾巴,徘徊踱步,认真地听。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陽春白雪”引起的是志同道合者的共鸣,“清浅通俗”吸引的是兴趣相通者的加入。
对于牛来说,比起“清角之操”,远不及几根青草来得实惠和真诚。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农民需要的是“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学者呼唤的是“知识至上”的风气,学生向往的是“减负轻装”的措施……倘若完全脱离大众的实际需求,即便苦费工夫,人们也不会买账。
所以,“对牛弹琴”另一方面也是讥笑那位不食人间烟火、不懂因材“制曲”的公明仪,讽刺那些说话时不看对象,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