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尧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1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摆到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1]。在2019年6月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诺完成“2020年前具备条件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是交通运输脱贫攻坚的兜底性任务[2]。
在脱贫攻坚背景下,交通扶贫通路通客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必须要完成,与此同时农村客运市场受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进城务工、移民搬迁、私家车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公交延伸、区域经营等方式客源持续减少,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农村客运运营保障和班线通达率存在一定问题,个别建制村通客车存在停运和“通返不通”现象,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多为7座及以上微型客车,对偏远农村客运市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他运营方式运营成本和上座率的困难,有效解决了偏远建制村由于人口基数小、出行需求不强烈导致客源不足的通车难题,因此以预约响应方式为农村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出行服务是有效巩固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的重要举措。
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是群众通过网络预约或电话预约,预定客运车辆提供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接送乘客的服务,具有节约运输能力、实时响应度高和便捷灵活等特点,能够提供便捷旅客的“门到门”出行服务,是农村客运班线经营的新型运营模式。该运营模式通过提升农村客运网络的覆盖广度、深度和服务水平,能够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快速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实现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1.预约响应方式扩大了农村客运覆盖范围
地方政府以预约响应方式增加了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覆盖面积。以甘肃省某市为例,2017年通客车率达到96.2%,2018年达到99.59%,2019年以预约响应方式集中攻克最难通的6个边远山区贫困村实现100%通客车。截止到2020年8月,全市共有1 459个建制村,通过预约响应方式通车的有133个建制村,占建制村总数的9.11%,该市建制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切实保障了本地区农村群众的基本出行。
2.预约响应方式提高了农村客运承运能力
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对辖区面积大、远离乡镇街道、群众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来说,基本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以重庆市某区为例,全区共有客运车辆776辆,其中167辆以预约响应方式运营,占客运车辆总数的21.5%,为466个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及社区提供客运服务。
3.预约响应方式和农村客运其他组织形式融合发展
确保农村地区村村通客车过程中运营模式不断融合发展。通村客运线路因群众居住分散、客流稀少、运营效益差导致开得通难留住,在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运营模式的基础上融合发展区域经营、包车经营、专线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满足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需求。以湖北省宜昌市某县为例,自2018年起推行农村客运与校车服务融合发展,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农村客运企业以预约响应方式为全县中小学生提供到各行政村的上门接送服务。
4.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宣传力度持续加大
偏远地区建制村数量多、位置偏,因此主要以预约响应方式通客车。政府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赶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宣传力度。通过在各村醒目位置张贴行政村通客车信息公示牌,公布驾驶员基本信息、约车电话和监督电话,有效解决了路况差、旅客少、正常发班困难的偏远行政村群众出行难题。
当前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向“从优到精”发生深刻的转变,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既是农村群众出行的保障,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在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的过程中,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在经营、价格、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客流不稳定
受地理位置影响,农村偏远地区地域广、人员居住分散、出行时效性低等因素导致客运流量小。镇至村、村至村的客运线路运行季节性特点十分突出,平时客源少且客流分散,但逢年过节、民工返乡、学生回家就出现短暂性客流骤增现象,预约响应式营运车辆调度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2.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受价格影响开得通难留住
通村道路等级低导致从事预约响应式客运车辆车况差、油耗高,无形中增加了营运成本。部分建制村到乡镇和县城的车费较贵,价格低车企又难以运行,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和支持力度的变化,价格可能导致群众实际约车使用频率低,久而久之线路客源萎缩,发生“通返不通”问题。
3.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运营及安全监管存在隐患
在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线路开通和实际运营过程中,村庄段平交道口较多会影响通行安全,部分村庄道路两边日常集贸市场占道经营、季节性农产品收割和收购等长时间堵塞道路影响安全行车。预约响应的通车形式主要用于客源少的偏远地区,车辆多为7座微型客车,在乘员安全方面缺乏安全规范宣传,车中未配备安全锤且缺乏逃生窗口标志等。在运行安全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行车安全监管不到位,依然存在通过2G网络进行数字化监控,无法实时监控预约响应式客车行驶路线、运行状态、驾驶员和乘员状况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交通运输部全力推进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确保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兜底任务,在2020年发布了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服务参考标准供各地参考。这为地方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能更好满足实际运营需要。
一方面,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农村客运发展提出了最新规划,旨在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3];另一方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4]。这对偏远地区的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长期真通实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主要矛盾变化看,人们对实现通路通车的“硬需求”转移到舒适个性的“软需求”,对出行的安全性、时效性和个性化等要求逐渐增多。可以说当前道路客运市场外部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立足于保障性、基础性、衔接性的行业定位,充分发挥响应快、便捷灵活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提供“门到门”“一站多点”等便捷出行服务。
农村客运是惠及村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具有公益性质的运输服务产品。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用于解决农村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问题不仅要开得通、开得起还要留得住,这既是村民的呼声也是客运企业的心声。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常态化运行需要各方秉持“规范工作、科学管理、强化沟通、严格监督”的原则鼎力合作、优化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支持、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速度与安全同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坚持规范引领
农村偏远地区预约响应式客运持续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坚持规范引领,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城乡发展的规模和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规划,明确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线网规划和提供保障措施,为偏远地区客运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切实发挥城乡客运一体化对城、镇、村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2.强化政策扶持
厘清“政府主导、部门发力、社会共建、农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力保农村偏远地区以预约响应方式能够“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一是政府研究出台农村偏远地区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发展常态化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补贴资金,积极落实促进客运发展的相关措施;二是有关部门推行税费减免政策,合理统筹公共资源向预约响应式客运企业倾斜。当地政府协调财政、保险等相关部门对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争取给予投保优惠,减免预约响应式客运企业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探索增值税地方所得部分实行先征后返以用于扶持本地区通村客运发展和管理,对预约响应式客车进行新车购置补贴,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1.探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为确保农村地区预约响应式客运“开得通、留得住、能持久”,必须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农村偏远地区路途远、客源少的“冷线”通过一镇一客运公司实行干支搭配、包片经营,从事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的企业统筹调配班线,健全完善本地客运网络,对通村客运线路通过冷热搭配方式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行镇村偏远冷线运营补贴措施,对安全营运、稳定发班的偏远冷线发放营运补贴,建立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公司经营补贴、精准考评奖补制度,探索包括实际出勤、行车里程、规范运营、安全高效等情况在内的考核,精准落实各项补贴等扶持政策。
2.客货运协同发展
农村客货运输问题的解决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偏远地区探索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与物流发展相结合,在解决客流的同时也解决了货流问题。相关部门积极推动通村客运与农村物流末端配送协同发展,示范引领“客货联盟、交农共建、交邮共建”公共物流信息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客货运协同发展新模式,解决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3.融合发展运营模式
农村主要以老年人居多,出行需求不强烈且不适应“互联网+交通”的出行模式。政府应会同客运企业,引导国土面积较大的偏远地区按片划定区域,以7座微型客车按照“一定五不定”(定经营区域,不定营运线路、不定营运班次、不定停靠站点、不定去程回程时间、不定票价)的运营方式,发展区域化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5],推行摄像头喊话、电话预约等方式实现“门到门”接送式服务,实现偏远地区客运效率和效益的双增长,探索出“开得通、留得住、能持久”交叉融合发展的通客车模式,更好地提供安全高效的客运服务。
1.实施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明确“政府牵头、乡镇为主、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县管、镇包、村落实”的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县交通运输局对从事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的企业实施质量信誉考核,从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针对客运企业、人员开展更全面的考核,用制度保障客运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相关部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升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服务质量;二是市(州)县两级交通局相应科室建立常态化路面稽查机制,上级主管领导协调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载客行为,加大预约响应式客运市场监管力度。运管部门指导预约响应式客运企业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在运营资质、客车状况、从业人员素养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对经营资质、运营线路、行车安全、票价执行和服务质量等坚持依法行政、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行为。
2.实行公司化运营
片区化、公司化、规模化的客运组织形式能有效遏制市场无序发展,但必须坚决杜绝公司化经营管理下的以包代管、只包不管的经营方式。一是成立有运营资质的乡镇级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公司,以公司名义收购车况良好的非法营运车辆,实行统一管理、车型、标志。运管部门应建立驾驶员准入制度,企业定期组织驾驶员参加安全培训和车辆强制检测,设置专职安全员不定期路查,确保车辆依规、安全经营;二是农村偏远地区计划开通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应在更高一级主管部门指导下,统筹协调财政、城建、公安、交通和本地乡镇政府审批、勘察客运线路,提高执行效率;三是相关部门从运营资质处着手强制承运人购买大额责任险,每辆农村客车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和乘用人责任险,以保险公司为后盾提升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赔付能力。
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农村偏远地区大力发展预约响应式客运能够有效解决地广、人稀、不安全的客运难题,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以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