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婷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目前已经形成了银饰制品、蜡染蜡画、民族刺绣等10 多个大类、70 多个小类、1000 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生产环节产品因没有相应标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实现规范化生产,影响企业发展。二是在流通环节产品没有标识(或标识不全)导致产品成为了三无产品,造成销售市场混乱,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便利。消费者很难维权,顾客购买顾虑多。三是因没有相关的标准,检测机构无据可依,监管部门无据可查。使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的发展受阻。因此构建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标准化体系是产业发展的技术保障,是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非遗类旅游商品最终走出省门、走出国门的重要支撑。
对于旅游商品,目前还没有出现过较为权威和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提出了对于旅游商品的概括性定义。如:顾维舟(1990)认为旅游商品是指游客在异地旅游过程中购买的,或者旅游结束时带回使用、带回送礼、带回收藏的物品[1];田里(2019)认为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生活日用品、纪念礼品,或具有纪念性能记忆个人旅行经历的物品[2]。以上两位学者认为,旅游商品应特指游客在异地的旅游过程中,所买的旅游物品,均为旅游商品。而田伦(1998)认为为了旅游出行购买的和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全部实物商品都应该是旅游商品[3]。在对旅游商品两种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上,前者关注在旅游过程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纪念意义;后者强调的旅行过程的整体性,包括旅行前的准备阶段和旅行中的消费阶段,把两个阶段的商品均算在旅游商品的范围之内[4]。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学界对旅游商品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也越来越多[5]。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很难明确界定此概念。本文研究的非遗类旅游商品是指: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专为游客提供的可供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标准化体系平台建设就是为了改善目前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标准缺乏、不成体系的现状,通过标准化体系平台的建设将有助于帮助生产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让检测部门有据可依,监督管理部门有据可查,有助于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有助于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最终使得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2.1.1 国外市场状况分析与发展趋势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具有文化和体验经济的“无烟工业”,在20 世纪60 年代以持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旅游商品作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商品产业已经比较成熟,旅游商品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在40-60%之间,形成了一个设计、开发、生产制作、市场销售分工明细的产业体系,并形成了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因此单件产品价格比较低,易于旅游消费。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都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与社会化生产需要的生产标准,旅游商品已形成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品牌建设完善,游客能放心购买,旅游商品市场秩序良好,形成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格局。
2.1.2 国内市场状况分析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较为热点的旅游目的地。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文化旅游业综合引领消费十条措施》的文件中提出:“依托我省民间技艺、非遗工坊及12 大特色生态产业,组织评选推出100 个‘游客最喜爱的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充分发挥‘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对接、收集、整理、上架我省特色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打造优质网络黔货卖场。”但目前,贵州旅游商品的发展并不乐观,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存在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制作粗糙等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旅游商品市场真实的写照。
文化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小、等级不清,以手工制作为主,多以传承方式作为生产延续,缺少生产标准。多数商品品质、特性、工艺等均未有标识,质量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文化旅游商品要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就必须改变现有状况和自我发展的粗放模式,建设一个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对文化旅游商品市场进行有效规范,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代表贵州悠久传统文明形态的传统文化旅游商品产业,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与传承的底蕴,但在全球文明变革的大潮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非遗类旅游商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是劳动群众按照自身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所创造的,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极富手工人文魅力,是传统文明的结晶。越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越不应忽视传统文化旅游商品的现代化复兴,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当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作为产业进行发展的时候,其产品质量、产量、品牌是保证产业良性循环的基本保障。没有标准生产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更无法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没有标准产品检测无法执行,品牌建设成为空谈。因此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2.3.1 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企业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需求分析
在地方政府实行“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大环境下,2006 年至2014 年,贵州连续9 年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2015 年已升级打造成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把贵州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非遗类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生产者创造了财富,增加了就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生产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部分企业生产加工方式都属技艺传承,量少的产品更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外观、造型等方面均没有标准。因没有相关的标准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就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以致同一个厂家、同一批生产加工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均不相同,质量与产量都不能保障。因此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体系建设是帮助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3.2 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品牌建设需求分析
为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5 年12 月印发了《关于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强调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化,进一步提升贵州民族文化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品牌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这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信条。相对于品牌,产品是具体的,有符合消费者期望的功能与价值。而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总体感受,它具有文化、个性、价值等多重属性,产品可以被模仿,但品牌则是独有的。目前市场上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因生产时没标准,上市后无标识(或标识不全),成了三无产品。被假冒伪劣产品仿制事件时有发生,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信心,品牌建设成为空谈。因此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2.3.3 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市场健康发展需求分析
只有从整体上构建“资源-产品-品牌”的良性循环链条,非遗类旅游商品市场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完善非遗类旅游商品标准体系并用于服务企业,将帮助企业逐步实现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促进非遗类旅游商品的品牌建设,最终实现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市场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必须有真实的标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等有关情况。没有标识的产品流入市场,会扰乱了市场秩序,第一,产品标识信息的缺失或不规范使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的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且使消费者很难维权;第二,相关部门对市场的监管没有依据;第三,没有标准的产品,属于“三无产品”,违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非遗类旅游商品不但具有它的特殊性,而且品种繁多,因此要求所有产品编制其产品标准客观上难以实现,并且需要很长时间,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生产及销售,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从而要求企业正确地标注产品的标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限制不正当竞争,促进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提升其品牌形象,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尽快编制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标识通用规定十分重要和必要。
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品种繁多、工艺精湛、历史悠久,有其相对稳定的制作方式和艺术形式。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以蜡染、银饰、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商品已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主流产品。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迅速增长,使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延续性和企业生存的关键,而产品质量保证的依据就是产品的标准。贵州省商务厅每年都会举办几次旅游商品的出国展销会,展销过程中有很多外企对贵州的银饰、蜡染、刺绣制品非常青睐,都想向企业定购商品,但都因没有相关的生产标准、检测标准、商品品牌而产生顾虑,难以达成合作。尽快编制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银饰、蜡染、刺绣制品的地方标准将以点带面,加快促进产业发展,让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走出省门,走出国门。
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生产者的重要地位,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着无穷无尽的财富。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所以必须有适应本企业、本产品的产品要求、工艺要求、检验要求等。只有通过标准化体系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制定出符合其企业需求的企业标准,才能使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整合国内、省内专家及技术人员的研发力量,构建服务体系,创新贵州非遗类旅游商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现协同创新,积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贵州省非遗类旅游商品标准化体系人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