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2021-03-31 06:17:44段婷婷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城区城市更新文化遗产

段婷婷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39)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旧城改造项目越来越多,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产生影响。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地域文化是彰显城市底蕴与特色的重要元素。在文化经济不断推进的影响下,文化已然成为了一种商品,文化遗产则成为了承载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的“贵重商品”,同时也是人们怀旧的重要旅游场所,是文化与经济交融的结果。保护文化遗产对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指的是人类在经过历时演变中世代流传下来的无形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彰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重要使命,并积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有效传承的必要手段。

2 城市更新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困境

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更新的环境下,虽然不可避免地对有形的文化遗产造成一定破坏,大部分城市都逐渐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客观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具体分析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主要以房屋建设工程为主导,大量老城区居民迁居各地,同时更多新居民涌入进来,导致人口结构发展巨大的改变,传统社区结构出现解体,老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消退,直至完全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但要依靠文化传承人,更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

第二,随着城市建设的逐年老化,街道和建筑渐渐破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逐步弱化。许多老街区的老字号商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商业综合体。另外,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土地利用功能也逐渐被第三产业占据,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制品厂也逐渐被取缔。有些地区传统的音乐文化和表演艺术也都衰落,比如,一些建筑博物馆和地方剧种舞台等,从而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落的速度。

第三,过去在城市更新中更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历史古迹、重点文物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仍然不强,比如,民间艺术、老字号传承以及传统工艺,都缺乏良好的保护措施,导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消退。近年来,人们已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观照我们自身、增强社会认同与凝聚力、彰显地方特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即便城市更新面临全球资本、市场经济的强大压力,但是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仍然已成为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潮流。

3 城市更新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

3.1 重拾老城区的文化氛围

老城区是一个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中心,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载体,见证了人们多年来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社会活动以及宗教信仰。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项目不断推进,粗暴改造不但会浪费大量的社会资金,同时对文化遗产也带来巨大伤害,影响城市经历多年沉淀所积累下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形象。因此,城市更新必须深入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对老城区改造应该格外重视,注重老城区内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特色的元素保护,有效的延续老城区的历史氛围,这也需要规划师和建筑师在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时,深入了解老城区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人文特色,并结合现代人们生活需求,科学的进行改造与取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保护,比如,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名设计等,老城区的传统文化氛围得到强化,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3.2 构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平台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都需要以空间为平台,对城市的文化遗产而言,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寺庙这种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祭祀礼仪活动等。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空间载体的保护,构建良好的传承平台,让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一种情怀和寄托,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重视。另外,还要构建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博物馆作为传承平台,能够有效地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构建中,要促进社会企业人员的积极参与,不但能够做到良好的宣传,同时也可以提高专家的待遇,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发展,并且切实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此,在城市更新环境下不但要构建政府主导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要鼓励社会企业和社区居民兴建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公权力,还要提高公众的意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传承。另外,在博物馆兴建时可以发挥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规模合适的传统建筑作为博物馆主体,不但能够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保存下来,同时也发挥了节约的效果,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3.3 维持老旧城区原始社会结构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稀少的艺术,必须要做到重点保护。所以,在城市更新的新环境下,首先,要尽量保持老旧城区的原始社会形态,尽量引导原住民的维护与维持,从而避免平衡被打破,杜绝以经济发展为由将低收入群体驱赶到城市边缘,从而导致地区文化结构破坏和丧失;其次,还要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活动中,集思广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寻找一批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艺术人进行传承,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市民的认同感。

4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更新水平的不断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不小的危机,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城市的特色与文化底蕴,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高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老旧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同时合理的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维持老旧社区原始发展结构,使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从而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老城区城市更新文化遗产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20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TOD/城市更新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