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刘红伟
5G、BIM技术、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VR/AR……近年来,一连串富有科技感的词汇在数字化浪潮中频现,全新赋能传统建筑行业,悄然改变工程建造全产业链,成为“中国建造”做强、做优的关键抓手,勘察设计行业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勘察设计行业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发展,将给勘察设计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哪些重点,有哪些模式值得借鉴……在近期举办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1·设计沙龙上,行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勘察设计行业要发展,以前是‘固本创新’,现在应该是‘强本创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原副理事长王树平表示,设计企业本业必须做大做强,才有立足于整个市场的资本。设计师不仅仅要描绘美好的蓝图,更应该贡献出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要树立产品意识。设计师、建筑师,不仅仅要做方案、出施工图,还应该保证能够完成高质量的产品,要将以设计为主导贯穿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王树平表示,当前,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行业企业要尽快融入到当前的数字化发展浪潮中,不断创新,适应当前形势的不断变化。要不断深化改革,利用新技术。同时,要积极学习、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实际上就是把数据作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赋能为主线的一个转型提升和再造的过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熊中元认为,数字化技术对设计企业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是一种工具,比如协同设计;二是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融入设计产品,让已有的资源数字化;三是交付的设计产品是数字化的产品,比如BIM数字模型;四是再造产业链生产模式。有了数字化的设计,才有智能建造的可能,才能实现智慧运营,从而构成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也才能实现从BIM到CIM的发展;五是数字化的应用,能为规划设计者提供一个更具前瞻性的可能。
熊中元表示,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说,数字化给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更前瞻性的创作空间,让建筑更符合城市建设的规律和城市发展的逻辑。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者,不仅要从站在以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角度,传承城市文化、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投资者的角度4个方面来进行思考,还要通过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过程的整体谋划,来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将得益于数字化的应用和发展。”
对于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业务专家王晓军认为,设计和施工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王晓军分析称,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有五方面思考:一是未来的设计不是画出来的,一定是采集数据算出来的,不是人来设计,而是计算机设计;二是不管是BIM设计,还是数字化设计,一定要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义,从而交付数字化的产品;三是人工智能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它会成为我们的工具;四是未来设计组织模式要靠算法;五是在交付过程中,要选择模型择优法,即虚拟机数据中心(VDC),通过VDC多维度地告诉甲方其风险在哪儿。
“数字化转型为设计企业赋能,数字化对勘察设计行业意义重大。”王晓军说,通过智能化设计工具实现设计降本增效,未来的手段就是大幅减少设计人员,用机器代替人。当一个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数字化的初始化阶段非常重要,而设计行业是整个工程行业的初始阶段。设计企业作为数字化的源头,责任重大,对行业赋能作用很大。
新规则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将标准适用范围由纸质文件材料扩展为纸质与电子文件材料,因此将GB/T 18894、DA/T 38-2008新增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七章为“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要求”,为实现电子文件整理的规范化、有序化,新增这两个标准引文很有必要。
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哪些重点、应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联席总建筑师李迅涛表示,对设计行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更好的设计服务质量、更快的服务响应速度、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客户”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最终实现更好的企业效益。
李迅涛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清重点,尤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制定数字化战略,时刻围绕客户的需求出发,重新梳理业务及服务流程,以创造性的、高效的数字化手段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正确构建数据应用场景,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二是明确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要当作最优先级的工作来做,搭建数字化转型的领导团队。
三是数字化转型要以结果为导向,讲究成效。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关注数字化管理和设计平台是否匹配当时、当下、当地的设计生产水平,在竞争中是否体现出了更高的绩效。要通过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以更低的成本输出更有价值的结果,要以数字化创新来降低企业运营过程当中的各项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让客户受益、员工受益、企业受益。
五是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建立一种“低摩擦”的运行方式,建立数字文化,做到真正的转型。要改变领导团队和一线员工的思维方式,领导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员工的认同与积极参与,是推动组织文化变革的关键。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云浪生表示,设计行业数字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是甩图板。过去以CAD工具为代表的二维设计,从工具端提升了设计效率,让设计师甩掉了画板;二是三维建筑设计。以BIM工具为代表的三维设计提升了设计交付的质量,但也增加了设计负担;三是数字设计。数字设计是以数据驱动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各种要素的数字化,将设计变得可计算、可分析、可优化、可自动化。
云浪生认为,对于设计企业来说,项目是基础,通过协同和工具提升项目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可以实现多项目的高效管理,创造更高的价值。对于集团层来说,高效的经营管理和数字资产的沉淀尤为重要。在数字设计的场景下,设计师可以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知识资源以及业务经营,沉淀为完整的知识资产库,通过平台为项目和企业提供知识输入,不断夯实企业数字化基础。
“随着数字资产的丰富,企业的能力以数字资产的方式沉淀下来,形成数字设计平台,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以及商业模式都会发生变化,整个企业项目运作和管理会围绕数字设计平台开展,最终完成设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云浪生说。
数字化不仅是趋势,而且已经成为常态。数字化对勘察设计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企业通过链接数字化带来的改变,会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次改革。勘察设计企业要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继续发挥“灵魂”作用,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BIM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勘察设计企业要主动拥抱数字化发展趋势,重塑竞争力。“改变的机会,掌握在每一家勘察设计企业自己手中。”与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
现阶段,设计企业如何理解“设计”?尤其是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快速发展之后,什么叫“E”?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海峰认为,E是“工程之脑”,是工程的链接,再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P”和“C”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来。
“如何通过创新优化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利益共享,需要大家一起来推动。”蒋海峰表示,数字化转型,一要靠业务驱动,需要业务来支撑设计企业转型。二要靠问题驱动,企业本身需要通过数字化来解决问题,这建立在组织转型、理念转型的基础上。
蒋海峰同时表示,在数字化转型之外,现阶段,很多企业还需要还信息化时代欠下的“账”。数据治理、智能决策等难以实现的原因,都是在源头欠了很多“账”,有的没数据、有的数据太乱,无法采集应用。“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在企业内部的数据融通、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上下功夫,这是基础。”
当前,数字化设计方向基本以三维和数据为导向,包括人工智能。但行业技术发展和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从二维到三维的过渡会有比较长的时间。嘉博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国林认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产品,很难一蹴而就,不同的企业可以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和机会。
据陈国林介绍,嘉博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发展企业信息化,并于2018年成立子公司福建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子公司的研发力量来实现设计数字化转型,并自主开发了设计管理OA系统、二维和三维协同设计系统、设计图纸云审查系统、设计成果云交付系统、设计现场云巡检系统等数字化设计和管理手段,可谓是走出了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概分为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两个方面,这两者不是分离而是融合的。”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健飚认为。
据了解,在管理数字化转型方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财务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管理(PM)、营销体系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方面,BIM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
谈及勘察设计企业如何用好BIM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马健飚认为,BIM不是工具,而是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载体。要通过BIM做好业务的数字化,使其能够提供给客户数字化的设计产品。在此基础上,把设计端的数据延伸到施工端,再延伸到运维端,结合运维端应用形成数字孪生,通过虚拟控制现实,提前预见并解决设计、施工、运维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数字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