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杨学山
建筑业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常说建筑业“大而不优”,实际上,中国的建筑业不仅大,而且在全球的竞争力也很强,但确实不优。如何真正实现又大又强又优?这是整个建筑行业要思考的问题。其中,数字化转型既是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建筑企业是主体,但我们一定要从两个维度看:行业和企业要一同来干。企业做自己的工程项目、自己的管理,在相应的软件平台支持下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行业的事情其实更重要,为什么?因为建筑工程是按照标准规范制度在做,建筑企业必须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制度执行。但是,我们的标准、规范、政策、制度应当如何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比如,施工标准,我们是不是需要有新的方式去做,从工艺组件开始,标准制度一块改?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今天,有大量低标准的建筑物,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计划、什么样的方式,让它们变成2050年或者再以后适合那个时候质量标准需求的房子?这是我们行业需要去做的。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转型应对劳动力的变革以及建筑行业整体的劳动生产力,我们应当如何根据劳动力的变迁和建筑的需求,来制定整个建筑行业机械化、自动化的节奏。而为了机械化、自动化的节奏,我们又要共同做哪些事情?有哪些必须是由企业和行业一块来做才能实现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
两个维度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从行业看,就是中国建筑行业又大又强还要优。我想,不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平衡,当前,我们工业、制造业是大而不强,我们制造业今天依然大而不强。而我们为什么建筑业是叫大、强、不优?主要讲的还是不平衡。例如,一栋五六层的民用住宅没有电梯,和港珠澳大桥相比,它的施工没有可比性,所以不优就是不均衡、不平衡。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要按照建筑行业的“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中长期规划的目标来走,企业也要制定一个“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目标。数字化转型目标一定是行业和企业确定的发展的目标。这是一个“不变”,这个也不能变!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数字化的特征。这里,我主要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体”和“用”的关系。
主体是我们的建筑企业、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提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东西是不变的。但是,数字化转型升级有自己的特点——“一个目标+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这个特点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不是一个新的目标。大家现在都在讲元宇宙,建筑企业做的不是元宇宙里面的建筑,做的是现实世界的技术。数字孪生是因为有实体,没有实体的数字孪生就没有意义。所以,不管是行业还是企业,一定要把握住数字化转型“体”和“用”的关系,否则就有可能出问题。
目前,建筑业需要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一是劳动力逐渐紧缺。劳动力的稀缺性使得劳动成本在上升。二是即使不是由于劳动成本的上升,我们的全员劳动生产力,尤其是在那些低端的建筑项目工地上,全员劳动生产力如果不能快速提升,等到2035年当我们真正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当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两万美元的时候,你的劳动生产力能不能支撑劳动成本的支付,且不说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这些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工业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是靠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走向智能制造,建筑业同样如此,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来使得我们劳动力缺乏这个事情能够同步得到解决,劳动生产力同时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这条主线是建筑业一条极其清晰的路径。
为什么说这条路径是工业和数字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的?只讲数字不讲工业,试想一下,没有机械化,没有自动化,数字能做的事情就会受限制。例如BIM技术,装修用BIM,管理也好、客户也好,都有了改变,但是没有机械化和自动化,要实现真正的全员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过程的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是做不到的。我记得有位院士经常讲我们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叫“下不去、上不来、难封闭”。为什么“下不去”?因为没有整个过程的数据,没有数据是因为机械化、自动化不行。有了机械化、自动化,就有了整个全过程的数字化。而没有的时候,只能用摄像头来抓取数字,而真正施工过程的数字是没有的,所以“下不去,上不来,难封闭”。我认为,数字化转型,不管是建筑业、制造业,我们都是要做物质产品。做物质产品一定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内核就是BIM,用一个一个的信息模型来指导一个一个建筑事物,不管工程项目和管理,通过平台、软件和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结合在一起,这是建筑业往前走的一个必然方向。
为什么一些建筑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建筑业企业,总感到数字化转型有点远?这是因为没有真正通过数字化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数字化转型失败和成功之间真正的边界在哪里?清晰认识这个边界其实很简单,就是做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一定要抓住具体项目的具体价值,对照具体项目的具体价值去努力,一定不会失败,而对着一般概念去做,就有可能失败。
数字化转型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传统行业在走向智能化的过程中,不是用一个机器人和一个软件系统来模仿今天的手工劳动过程,而是要探索在数字化的新形势下,建筑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任何手工操作变成自动化或者机器人操作,一定不是原来过程的重复。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工艺、组件开始,研究用什么样的组件和工艺,对应什么样的装备,在什么样的平台和软件的支撑下才能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数字化十分重要,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并不是抽象的,它是由具体的数字决定的。以某隧道透水事故为例,这个隧道项目做了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应用,但为什么会出现透水事故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字化不够、没有建立好模型,没有在模型基础上形成一个好的施工方案。在建施工方案模型的时候,一定要基于这条隧道的地质环境。由于对地质环境的分析不到位,有数字缺口,导致模型错了,施工方案就错了。所以,具体工程的数字化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数字化通过什么来实现,模型通过什么来转换?是软件。不管是整体的建造过程,还是具体进程中装备和过程的控制,都依靠软件进行,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真正让过程实现的软件。其次要有平台。为什么要有平台?因为通过平台能提高效率,可以实现成本下降、质量提升、维修服务及时方便,从而提高甲乙双方的工作效率。
在众多行业中,建筑业是少有的在使用的软件中,国内互联网技术(IT)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制造业运用的是工业软件,但是工业软件90%以上都是由国外软件企业研发的。相比较而言,建筑业的数字化工具能够由国内提供。能够由国内提供的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第三方。拥有强大的第三方的关键,是它的市场占有率必须达到相当高的份额。因为如果市场占有率不高,数字化工具就得不到提升。这里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基础来自一个个的项目实践。没有经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数字化工具的水平就得不到提升,这是行业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