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31 05:08王来标樊敏修博然李雪
砖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管理制度

王来标 樊敏修 博然 李雪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上海201204)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凭借其周期短、成本低、质量优质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尚处于发展阶段,整体施工经验不足且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科学构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保证整体施工高效有序进行。

1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分析

装配式建筑工程利用预制构件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及物料利用率,通过预制来节省很多现场施工以及安装作业程序,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且整体施工容错率较低,可以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成本,有着优质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1]。

2 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分析

2.1 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管理认知不足

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执行力和落实程度,但是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程度较低,且人员结构和人才架构都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多领域存在人才缺口,而很多管理领域人才裕度较大,进而导致管理能力不足,很多施工环节存在管理缺位等现象。目前由于装配式建筑尚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导致装配式建筑管理认知不足,很多时候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向不明确,管理模式与实际情况不适配,导致管理质量不尽人意,很多时候管理人员在吊装环节没有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进行。例如在梁吊装时,应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梁底支撑标高调整必须高出梁底结构2mm,保证受力充分,且梁底支撑间距需要控制在1.5m以内,板吊装顺序需要尽量依次排开,板底支撑水平间距也需要控制在1.5m以内,同时每根支撑之间的高差需要控制在2mm内,标高小于3mm,吊装板就位后偏差需要小于2mm,累计误差要不超过5mm。

2.2 装配式建筑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管理很多时候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及时进行制度优化和跟进,且很多时候装配式建筑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侧重性不足,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没有将整个装配式建筑过程进行梳理整合以及科学地进行责任划分,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

2.3 构件与材料管理不足

预制构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质量表现,在预制构件的设计制作、运输、存储以及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标准规范,很多时候由于设计问题导致预制构件规格尺寸不适配,或者运输安装过程中由于碰撞,导致预制构件破损,完整性较差,以及存储环境不科学导致预制构件质量下降,都会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4 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

装配式建筑管理现阶段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意识到装配式建筑信息的重要性,且整体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的利用率较低,不能作为管理经验进行借鉴,也没有将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作为档案资源来进行责任追究,进而有效维护各方权益。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方案

3.1 提升装配式建筑管理认知,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装配式建筑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装配式建筑管理的认知,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主体内容,保证施工流程清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相关部门需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管理技能培训,不断优化人员年龄结构和人才架构,避免出现人才缺口或者人才裕度较大的现象。

3.2 完善装配式建筑管理制度

装配式建筑管理制度需要不断优化创新,不能完全沿用传统制度,需要对整个建筑环节进行梳理,并分析各个环节的施工重点针对性制定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侧重性,同时需要建立管理反馈机制,通过与各个一线员工和技术工人进行交流沟通,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明确管理缺口,不断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进而有效提升制度的全面性和限制性,并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统一标准规范,保证整体施工有序规范进行。

3.3 对流动性较强的物料、设备、预制构件进行流动性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移动性较强的物料、设备、预制构件和人员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来对这些设备物料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其次在预制构件的采购、制作、运输、入库、存储、出库、安装方面都需要格外注意,且预制构件单块质量不宜超过6t,也不宜过小,在运输过程中构件拆解设计时高度距水平地面需要控制在4m以内,运输道路的转弯半径需要控制在20m以上,起吊过程中起吊速度最好控制在50m/min,吊装作业过程中需要分析PC构件实际规格,叠合板跨度在6m以内,短边小于2.5m的可以采用4个起吊点,超过这个范围,则可以增加到6~8个起吊点。为避免预制构件损坏,在入库出库时要进行清点和质量检查,并对运输方式和存储条件进行严格管理,避免预制构件损坏或者受潮导致施工质量不尽人意[2]。

3.4 加强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化建设

装配式建筑管理需要构件信息平台,将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梳理分类存储,将管理信息作为档案资源来利用,并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责任划分,将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对号存储,方便后期进行责任追究。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建模处理,并对各种因素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和信息收集,在准备阶段可以借助BIM技术科学进行预制构件和施工方案设计,避免设计问题导致施工质量较低。

4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重点

4.1 运输过程

PC结构需要尽量保证垂直运输,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在装车之前需要先安装吊装架,采用软包装的形式将二者固定在一起,随后需要保证PC结构能够安全进场,因此在主大门设计时需要针对性进行考量,一般主大门道路宽度都是设计在8m以上,而施工现场道路宽度会设计在5m以上,保证PC结构运输过程中可以双向通行。其次在道路设计时,尽量避免弯路过多、路面颠簸的现象,PC楼梯、阳台、空调板等采用平放运输,在PC结构放置时采用运输车和紧绳进行固定,并注意在底部布置木条,针对空调板叠放运输时,一般不会超过6块,高度不会超过限高。阳台板则控制在3块以下,避免出现结构损伤,由于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很多时候会通过地下车库上方区域进行运输,在运输前需要采用16#工字钢来对梁底进行加固,提升其承载能力。

4.2 装配式建筑堆场管理

一般PC结构的质量较大且单层量较多,很多时候PC结构的长度大于4m,质量接近5t,因此需要科学设计堆场,一般情况下每栋楼会设计2个PC堆场,堆场底部需要针对性进行加固,采用200mm厚的C20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在主干路和堆场铺设C18@150单层双向钢筋,避免对堆场和道路结构造成损坏。

4.3 PC结构支撑或者临时固定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科学选择PC结构的紧固方式,同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装配,在调节墙板支撑方式的时候需要以一根内斜撑杆来调整墙板的垂直度,随后矫正之后紧固另一根斜撑杆,可以采用1mm、5mm、10mm或者20mm的钢垫片辅助施工。

4.4 预支阳台构建施工

在对阳台板进行吊放之前,需要先进行阳台板牌价搭设,排架面需要均匀铺放2×4模板,随后阳台板钢筋需要插入主体结构180mm以上,深入的钢筋需要按照施工图纸科学焊接。

4.5 灌浆施工混凝土搅拌管理

高强灌浆料需要科学进行搅拌,水必须称量后科学添加,一般灌浆量的加水量需要控制在13%~15%之间,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施工质量,且灌浆料和水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3:15,调配之后需要保证不振动自流情况下流动度低于270mm,搅拌时间控制在3min~5min之间,整个灌浆施工全过程控制在40min以内。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准备工作、设计环节、预制构件质量、人才队伍专业性、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以及各部门协调能力等等,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一些流动性因素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引进BIM技术来对设计管理进行优化,保证建筑投入使用后质量表现优质。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装配式管理制度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