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琼,刘艳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艺术设计系,四川 成都 611730)
据七普数据、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公司2019 年的人口预测数据显示,直至2025 年,我国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4%,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50 年老龄化人口数量将超过4 亿。然而与老龄化群体相关的产品设计却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导致老龄化群体出现对现有的产品的无法使用、无法得到满足的现状与需求,出现老龄化群体的出行产品设计,与老龄化群体的实际生活和出行需求脱轨,使的老龄化群体在出行时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当代出行产品设计应该更加关注老龄化群体的差异性,以达到出行产品对老龄化群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出行产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行产品所涉及到的范围广泛,包括基础设施、交通工具、APP 等各个领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提高出行效率。但就于老龄化群体而言,现有的出行产品缺乏无法满足老龄化群体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出行相关的基础设施设计方面,对老龄化群体的包容性不足。如公共设施中的红路灯设计,由于系统过于复杂,使老龄化群体无法正确认知;其次在时间设置方面,没有考虑到老龄化群体的通行时间的特殊性,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在交通工具设计方面,对老龄化群体的优先性与关怀性体现不足,如公交车的站台服务不明确,无法使老龄化群体正确得知车况信息与路线信息,夜间乘车视线模糊,存在安全隐患。在出行相关的APP 设计方面,没有为老龄化群体设计相关的系统服务,导致老龄化群体存在操作界面复杂、辨识度低的问题,无法融入社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从老龄化群体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有效满足老龄化群体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出行产品,进行出行产品的适老化设计,促进老龄化出行产品的发展与完善。
老龄化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随之产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感觉器官功能的下降、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记忆力减退等方面,存在出行不便的困难。在传统的出行产品需求中,存在使用困难的现状,没有充分考虑老龄化群体的生理需求。例如在上下公交车方面缺乏对老龄化群体的安全考虑,针对行动不便的老龄化群体,上下车困难,车辆座位不充裕,无法保证老龄化群体的安全,因此可以通过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功能性等方面的设计,增加与老龄化群体相关的安全设施以及符合老龄化群体生理需求的车辆入口出口。在现代化的出行产品中,许多智能化的设备无法服务于出行,对于部分老龄化群体不能适应复杂和智能的操作系统,不能满足老龄化群体的出行便捷性。例如在地铁自主售卖机设计上,存在不便于识别、操作复杂的缺陷,增加了老龄化群体的出行负担。因此从老龄化群体特殊的生理需求出发,出行产品应增加老龄化群体的老龄系统,通过色彩、音频、材料等方式进行操作引导,通过造型、尺寸等方面进行特殊老龄化群体的关怀性设计,使出行产品设计符合老龄化群体的生活习惯和生理需求,保证老龄化群体出行的效率与安全。
老龄化群体对出行产品的需求除了生理需求之外,对于心理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根据调查发现,71.2%的老龄化群体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出现孤独感、自卑感、多疑感等方面的心理现状。现有的老龄化群体出行产品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缩短他们与年轻群体之间的差异化的现状,直接的显露出了他们的心理、身体缺陷与不足。例如在公交系统座椅服务方面欠缺对老龄化群体的关怀,导致在公交车上设计老人专属座椅,部分老龄化群体不愿意去使用,对于老龄化群体的孤独、自卑、多疑、固执等心理特征,使老龄化群体不愿意自己被社会过分的区别对待,因为这样会更加彰显他们自己的“无能”。因此从适老化的心理需求出发,出行产品应考虑材质上、布局上的划分,利用不同的材质做到区域化设计,让老龄化群体从心理上融入大众群体,并参与其中,满足他们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使老龄化群体感受到出行产品设计的关怀性与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原则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带给老人社会认同感,促使老人融入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1]。目前针对老龄化群体的出行产品,存在人性化设计不足,不能快速的融入社会的发展当中。因此在设计时做到对目标用户、服务放置在不同生态系统环境下的作用有清晰地认知,清晰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使得关怀性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适老化公共出行[2]。人性化原则在出行产品上主要体现在关怀性、舒适性、便捷性三个方面的设计与研究。在关怀性方面,主要体现在清晰的操作步骤,明确的界面内容的关怀性,老龄化群体在视觉、听觉方面与年轻群体不同,在设计时也可以通过色彩明暗、材质形式进行关怀性设计。如地铁售票机将投币口、出票口、选择方式、刷卡位置等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功能界面的引导和区分,做到色彩模块化的操作指引,加强产品五感的体验感,充分满足出行产品对老龄化群体的人性化设计。在舒适性方面,可增加减少体能消耗的人性化产品设计,如在出行过程中的折叠座椅和减负购物车的设计,为老龄化群体带来人性化的同时带来舒适性,满足老龄化的实际出行问题与实际需求。在便捷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出行流程的便捷性,充分考虑老龄化群体的差异化,如在乘车时为老龄化群体提供换乘提醒,上下车提醒、路线指引等新产品的人性化设备设计,增加这类产品的创新性设计,使出行产品符合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提升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简易化原则是指减少用户发生错误选择的概率,减少人们在使用上的困惑。对于老龄化群体的出行产品设计做到简易化原则,能减少他们的操作错误、避免他们的使用困惑。首先,在出行流程的简易化设计上,如地铁的路线复杂,为老龄化群体设立专属的快速通道以及特殊服务系统,通过生物识别的功能进行乘坐交通工具的简易化的方式,同时针对机场的服务系统,可以考虑设立药物与食物的补给的生物识别系统,改善传统的、复杂的电子扫码购买程序,减少老龄化群体的使用困难,增加出行产品的易操作性和简便性。其次,在操作界面的简易化设计上,采用简约的几何图形和图标设计,满足老龄化群体对出行产品的接纳,如为满足不同老龄化群体出行使用的不同需求,设计老龄化群体专用APP 与操作系统,以提供老龄化群体更加简易化的体验[3],让界面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真正实现为老龄化群体提供出行的便利。
安全性原则是指从用户的生理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进行设计考虑,减少的用户的危险。在整体环境中,制造温暖、安定的氛围,消除人内心的恐惧感。在设计老龄化出行产品设计时,在生理方面应考虑老龄化群体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的使用上以及辅助出行的设计上。老龄化群体因身体机能衰减,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时由于手脚不灵便、视力弱、听觉失察等不可抗因素,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常常因躲避不及时而发生安全事故[4]。例如,老年人出行手环研究设计中,在一般手环的基础设计——时间、通讯等功能下,根据老龄化群体的特殊性,增加手环脉搏的检测、多重定位系统等安全系统交互设计。让老龄化群体在出行时,能得到更多的关怀与安全保障。同时在心理方面也应该考虑老龄化群体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老龄化群体对出行产品设计的不安感与恐慌感。例如,听力衰减的老龄化群体在出行时,容易造成无法及时对身后或身旁发生的状况作出反应,可以通过设定音频与灯光为一体的视觉感官的感应穿搭配件,满足听力障碍人群的心理安全保障。因此,在设计时提高老龄化群体出行的安全保障,同时解决他们孤独、无法识别事物等方面的心理安全隐患,从而可以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提升老龄化群体的出行活跃性,更快的融入不断的发展社会当中。
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出行产品设计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设计更新与改良,不断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老龄化群体呈上升趋势增长,针对关怀性的出行产品,老龄化群体存在较大的需求,因此在设计老龄化群体的出行产品时则需要更全面、更立体化的考虑进行设计,全面考虑并满足于老龄化群体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需求,以关怀性设计为设计理念,坚持人性化原则、简易化原则以及安全性原则的三大设计基本原则,解决并缓解老龄化群体的行动不便、记忆力变弱以及神经运动机能缓慢等生理机制与孤独、敏感、固执等心理特质的困难,使老龄化群体在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中,不断得到社会的关怀与认可,不断融入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中,提升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