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山西工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传统的高校插画设计课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多要求学生采用单一、传统的绘画技法表现形式,用数字模拟手绘的方式表现某个主题,这种插画的表现形式比较强调基本美术功底,例如基本造型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基本功相对薄弱的同学很难在较短的学习过程中迅速提高绘画水平,达不到教学要求。
此外,数字插画课程的开展离不开绘画软件的使用,因此,有些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对软件技巧的学习,通过软件功能,学生能掌握数字插画的绘制流程及技巧,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过度依赖技巧而缺乏创意的养成。这样虽然能够很快完成老师的任务,投入到插画项目的设计工作中,但是后续创作力不足也是值得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反思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插画市场需求广泛,风格多变,作为插画师,除了要基本功扎实,掌握数字插画的设计流程和技法外,还要能够表现多种插画风格,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还要不断提升创意能力,关注插画流行风格的变化,提高审美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学会自我营销,对插画行业有清晰的认识和自我定位。从而实现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2.1 明确教学目的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数字插画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数字插画(包含商业插画)产业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应用范围,数字插画绘制流程以及软件、手绘板的使用技法,还有不同风格插画项目案例实训。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广泛的认识数字插画的发展历史,了解数字插画在商业插画市场中的地位。还要明白数字插画和传统插画的异同点,并通过了解国内外插画名家的作品,掌握不同风格数字插画的绘画理论、步骤和实战技法。课程要求学生能从理论上了解掌握数字插画的基本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并能根据命题要求,独立完成插画作品的创作,展示出数字插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针对以上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字插画专业技法的同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设计的动力,只有保持热爱,才能投入精力。还需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性,锻炼其观察和反思能力,提高审美水平与插画表达能力。课程可以通过优秀插画师作品的解析,将美育元素融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插画设计的兴趣,并认识到插画设计的作用和魅力。
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课程思政”观念有助于保障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增强爱国情节,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
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真实的插画项目引入课堂,充分锻炼学生的执行能力,让学生完整的参与插画项目,将项目分解成数字插画创作流程,从草图设计开始,到线稿以及上色,最终拿出设计方案。学习的过程和项目完成的过程充分融合,使教学的每一步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重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1)插画基础理论和插画史的学习
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梳理数字插画的概念、风格和应用的范围,帮助学生对数字插画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和用途。然后介绍插画史的发展历程,通过中外插画史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的审美对插画风格的影响很大。
这部分的讲授,贯穿着插画软件的学习,可以通过作业以及课题练习,了解软件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挑选合适的数位板。并设计一些临摹作业,帮助学生熟悉数字插画的创作流程,为下一步插画项目的完成奠定基础。
(2)商业插画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学生了解不同媒体,例如影视、动画、交互、新媒体广告等方向对数字插画风格的不同要求。以实践性课题作为创作主题,由教师将难度适中的生产实践性设计项目引入课堂,学生根据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风格进行创作。
(3)插画和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
这部分教学是对第二部分设计作品的延伸,通过将学生们的作品实物化展示,和文化创意产品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3 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学生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除了具备插画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职业发展。在这方面,艺术院校的学生展现了他们的优势,已经进行了绘画基础的学习和训练。因此,数字插画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挖掘和培养学生个性化视觉语言的能力上,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插画风格,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力。例如,造型能力强,美术功底好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往原画设定方面发展。造型能力弱,美术基本功一般的学生,提升画技的同时,可以从创意的角度出发,引导其通过拼贴艺术、儿童插画等想象力丰富、个性突出的方面发展。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整合艺术设计相关课程学习的内容,尝试多种创造方法,例如色彩构成、造型基础、动画速写、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摄影、数字媒体创意思维等课程的学习内容,对数字插画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2.4 命题设计具有针对性
在传统教学的教学考核命题中,题目设计偏向于课堂作业练习,从临摹开始,由小作业向命题作业开始延展,并没有和实践项目进行结合,课堂练习的内容与市场对插画的需求是不匹配的,学生要想从事数字插画相关的工作,毕业之后往往还需要参加培训班的专业训练。针对这个问题,本课程在课堂训练中,对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
首先,将实践项目引入课堂。例如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协同育人项目等命题,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项目的任务进行拆解,在完成前期软件基础学习以及熟悉了数字插画设计流程之后,从任务的主题开始分解,从表现主题、创意、构图、色彩、风格、细节处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根据学生擅长的风格进行分配,在项目中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还可以将相关设计大赛引入课程练习。将正处于征稿阶段的插画竞赛题目作为设计主题。根据大赛的命题要求,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完成度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院组织进行集体投稿参赛,这也是对其专业能力的一种检验。还可以客观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赛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积累创作设计经验,也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外,还可以结合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划分组织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完成插画设计项目。
2.5 产教融合,项目教学
数字插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插画设计师。过去,学生对数字插画的掌握程度,仅仅停留在满足自己的插画爱好,对如何进入商业插画的领域毫无门路,也达不到项目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多方面挖掘项目渠道,把真实的项目放到课堂中,真正做到把学生领进门,用行业的水准去要求学生。具体教学过程包括:
(1)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实现项目化教学体系。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进行完第一部分的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即提出项目具体要求、以本校文化馆数字插画设计项目为例,设计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100个符号》国潮风格插画设计,学生拿到主题后开始分析设计任务,确定创作的符号主体和设计风格,然后开始勾画草图并讲解设计方案,最终完成方案绘制,在课堂进行演示设计说明。同时还要完成项目设计报告,将设计过程记录总结下来。经过项目训练,让学生充分了解甲方需求,认识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作业,而是要展示在实景当中。这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
(2)加深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学校可以邀请企业资深职业插画师进入课堂,或以讲座的方式,和学生交流设计经验,分享商业插画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长远职业规划。
2.6 注重过程性考核。
目前艺术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多数以提交一件作品为结果,根据作品的完成效果进行评分。这种评分方式忽略了平时教学中的细节考核,这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日常考核方面,要加强对项目过程的监控,这样有助于保证插画设计的最终完成质量:
(1)项目分解评价:将教学目标任务拆解成不同的项目,并制定项目设计报告,明确每一个项目的设计要求,并要求学生总结设计说明,教师根据项目完成的效果进行评分。
(2)实践考核评价:最终作业以实践考核报告单的形式下发给学生,明确考核目的和要求,合理制定评分标准,并要求学生从设计构思、设计亮点与不足、课程体会方面进行设计说明。考核评价点涉及到作品质量、过程表现、总结汇报等设计的各个环节。
(3)应用性评价:有真实项目为依托的设计作品,应当结合最终文创产品的效果进行评价,或者利用线上线下举办课程作业展,一方面激励学生创作热情,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数字插画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数字插画在动画、游戏、影视、广告等多媒体领域,常用来被设计角色设计图、场景设计图、原画、概念图等,视觉效果十分丰富,同时,数字插画设计风格多变,能够给设计者更为广阔的想象与表达空间。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媒体市场对数字插画的需求,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教学内容,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容充分提高学生的插画设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