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优化全县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盘山县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

2021-03-31 02:46史江莉
西部皮革 2021年4期
关键词:便民营商事项

史江莉

(中共盘山县委党校,辽宁 盘锦 116034)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有效开展交流与合作、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依托,也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盘山县积极践行“建设与监督并举、便民与利企并重”的工作方针,以“重强抓”专项行动为载体,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机制,推进便民利企,全县市场环境逐步改善,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法治建设有效加强,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连续两年入选赛迪营商环境全国百强县,东北三省唯一入选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排名第14位)。

1 盘山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情况

一是强基础,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制定出台了派驻单位管理办法和问责办法、服务事项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及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审批服务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了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和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制度,23名县级领导包保 59 个重大项目,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和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一门、一网”改革扎实推进,设置窗口75个,有24个部门、474项政务事项进驻,工程项目审批所关联的部门全部实现进驻。审批服务流程不断优化,通过对审批事项进行“颗粒化”拆分,按照“四减”要求,持续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全县36%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少2/3,45%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少1/2,19%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少1/3,做到了精减缩短、优化高效。

二是抓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权力承接下放工作,承接市级行政审批权限 308项,下放园区12项、镇街163项,取消49项。精简取消县级审批事项10项,调整为部门监管、服务事项 57项,取消审批前置要件 173个,前置变后置要件 36 个。商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环节,实现企业注册“零见面”、退出“零费用”、商事登记扁平化。在全县范围实行“32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个体工商户登记不超1天、一般企业设立时限至 2天、不动产登记至5天,前10个月办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1352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574项,建立34人执法人员库和3797户企业名录库,做到抽检对象数量不超过市场主体名录库中10%的比例、低于20%的标准。

三是优服务,大力提升办事创业便利度。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便民利企新十六条》,搭建了零工一站式共享平台和交通违章行为柔性智慧化执法平台,规范完善了8890 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政务大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和自助服务,营业执照24小时自助打印领取。在4个重点镇街设立税务帮扶办公室,新增纳税人信息采集权限由县里下放至镇街。实现在建项目、规上企业项目管家全覆盖,提供协调服务近千次,解决难点问题百余个。设立20人的代办服务中心,为工程项目审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建有14个类别120余家的“中介服务超市”,为企业择优提供“第三方”服务。删减省市定清单事项26项、保留74项、补充26项,形成我县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100项、“不见面”办理事项30项。全县有3371个事项进入省政务服务网、1168个事项录入市一体化系统平台,“最多跑一次”得到全面梳理校验。

四是求创新,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新动能。实行代办中心统一接件、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审批模式。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较好地杜绝了部门互为前置、推诿推托和“未批先建”等现象发生,实现一般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50个工作日内完成、社会投资经营类等重大建设项目审批80个工作日内完成,成为省内首批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协同系统的县(市)之一。启动推行“网上办”,坚持以便民利企为目标,以“不多跑一次”为出发点,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和市一体化在线平台,推动实现“网上办”。全县794项“6+1”类政务事项录入事项库,93%实现了“网上可办”。9月16日至10月31日,29家单位累计办结政务服务事项3908件。

五是转作风,纵深推进法治建设。组织开展失信行为专项整治,截止10月末,应偿还43户民营企业欠款31437.64万元,已全部清零。推动司法惠企,县公安局通过建设“24小时无人警局”和在园区及重点企业建立警务工作站(室),实施“一企一辅警”,帮扶企业由59户增至74户。县法院通过推广“云庭审”“接诉即答”和“接单即办”,两年审结商事案件4267件、公布失信被执行人936人。县检察院通过解决突出执法问题、处理典型案件、纠正错案冤案,累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0件、涉民营企业案件5件。

2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大量的行政执法权限在县级以上政府,各镇街和园区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缺乏相应的审批服务执法权限。二是权力下放不够精准。上级部门只是按规定分批次下放审批事项和权力、对基层的实际承接能力缺乏深度考量,导致相当一部分下放的权力不配套、不衔接、不可行。个别权力没有做到全链条下放,导致群众和企业上下跑、来回跑,说明权力下放的精准度、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多业务都是在大厅办,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网通办”,“网上办”多为补录、数量居全市下游。四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机构改革后,个别部门职责定位不够明确、衔接协调不够理顺、工作合力不够强劲。

3 相关建议

营商环境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关系盘山发展的“大事”。必须将其作为便民利企的连心线、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全县“一盘棋”、打好“组合拳”,以坚定的决心、坚决的态度,动真碰硬,常抓不懈,坚决打好这场硬仗,用实际行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一,着力夯实营商环境的建设根基。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理念,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实施。二是形成营商氛围。在全社会树立保护创业者、尊重纳税人、服务企业家的鲜明导向,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打持久战。既要深化改革又要创新机制,核心是简政放权、便民利企,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抓实抓好。

第二,着力营造便民利企的政务环境。一是做实政务改革。应纵深推进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模式,改进政务服务,提高企业服务满意度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二是增强放权成效。对镇街无力承接的事项权限全面清理、彻底取消、重新赋权,对保留下来的进行制度上、流程上的创新再造,真正适合在基层办理的全链条下放,实现便民日常服务不出镇街、村屯社区。三是实现“一网通办”。助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做到“三集中、三到位”,全面梳理“网上办”事项,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创建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叫数据多跑路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第三,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全面落实好“放管服”、“一网通办”、便民利企等政策意见,与时俱进地修改完善、配套细化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政企对接等政策措施。二是打造创业环境。健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切实解决好现存的突出问题,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承载。三是推动创新融合。加快发展电商物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智能科技、数据产业和工业互联网等现代产业,推进“产学研”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四是升级引智留才。通过校企合作、招聘洽谈等多种渠道,妥善解决好用工难招人难问题

第四,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应带头讲诚信,用行动提升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打造诚信政府、法治政府。二是约束市场主体。执行红黑名单制度,完善“僵尸企业”强制退出机制,降低企业依法经营成本,提升违法违规成本。三是密切政商关系。树立“留商也是招商”的理念,营造好亲商爱商、重商暖商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交朋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第五,着力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二是完善“证照分离”。进一步压缩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申办时限,简化审批条件,做到登记注册一日办结,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严查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

第六,着力强化营商环境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明确灵活的组织领导体系,既齐抓共管、又分兵把口,既常抓不懈、又突击会战,真正抓出成效、抓出活力、抓出创造力。二是落实制度机制。坚持不懈落实好联席会议、代办服务、项目管家、部门联动、容缺审批、投诉举报和容错纠错等制度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监管有效性,做到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三是强化担当作为。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和主动服务、贴心服务理念,把便民利企政策措施落实,把审批服务事项做好,不做“旁观者”,都做“局中人”。

猜你喜欢
便民营商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便民公告栏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琼岛道班的便民点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