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宁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观念艺术,又称为思想艺术或者是概念艺术,它是用来描述20世纪60年代后期产生的为了传达观念和强调意义,而不在乎艺术形式和材料的特殊的艺术表现流派。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即“是什么”的艺术,更加注重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视觉美感和绘画技巧,而观念艺术与之不同的是,观念艺术是“关于什么”的艺术,这个作品本身并不重要,它强调艺术家内在思想和观点的输出。1967年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首次提出了“创作理念变成了一部能够产生艺术的机器”的观点,他已大胆清晰的预测出了观念艺术即将发生的苗头,由他去传达概念,团队直接在墙上执行的绘画方式对传统艺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作为观念艺术的创始人之一的他为艺术界的发展方向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观念艺术的艺术表达是基于三种普遍的形式,首先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的直接挪用,艺术家理性选择对他们有利的现成品作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原材料,在不改变其形态的情况下,赋予一定的象征和隐喻的特殊意义,这些物品随着艺术家观念的注入重新获得了新的身份,这种做法是最为简单直接的。其次是介入品的意义衍生,通过变形,组合,剪贴,涂抹等方式对选取的材料进行转变和调换,改变其原有的形态,这种方式强调形式的再造性,使其具备一定的调侃趣味和衍生意义。最后一种则是文字性的观念传达,这种方式不是简单的对现成品照搬或者是进行修改,而是以文字作为创作的主体,或与其他多种形式的载体组合而成的艺术作品,将内在精神和文化符号作为整个作品的依托和支撑,作品的外在形式彻底被书面化了。
传统的绘画艺术表现媒介的选择十分单一有限,只能通过画布来实现,观念艺术不同于绘画艺术,只要是能够传达艺术家观念的任何艺术表现媒介都可以被接受,外在表现形式更加的多元化,其中就包括了影像,装置,行为,文本等多种形式,它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甚至是艺术家和在场的观众们,这完全超出了观众对艺术的原本的认知范围。
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一系列以霓虹灯作为创作媒介的作品,1967年布鲁斯·瑙曼完成了他的第一件霓虹灯艺术作品《真正的艺术家帮助世界揭示神秘真相》,他将最为普通的的霓虹灯管拼凑出了不同的形状和文字,炫目的灯光效果十分吸引眼球,就像是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巧妙地运用商业材质来反讽流于形式的艺术作品,揭露了一场美丽的艺术骗局,他对文字的使用和拿捏是富有个人哲理性的思考,他的艺术创造力改变了材料本身的性质,并重新赋予了它新的可能性和活力,这样的做法给当时的艺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他看来,艺术家在工作室里进行的任何事情都是艺术,甚至是发呆,艺术是一种活动而非产品。
建立起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也是观念艺术的一大特点。在有的作品中,观众可以参与到作品中去,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甚至可以说观众也成为了这个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以往的艺术形式中观众仅仅只是担任着参观者和欣赏者的被动性身份,观念艺术家们认识到了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二者是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缺一不可,只有在这样的形式下才能够消解观众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增强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艺术家想要传达的观念才能更加有效地被接收。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认为,创作并不是只有艺术家才具有的专利,艺术要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1982年第7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开幕式上,波伊斯开展了名为《7000棵橡树,城市造林替代城市管理》的计划,在五年之内由志愿者在当地种下7000棵橡树和相应的玄武岩石碑,他呼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任何想要参与的人都可以买下并种植一棵橡树,也可以让人代替种植,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亲身参与之后,发现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向人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念: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应该保护生态,保护自然。艺术家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观众与艺术作品的距离,并自然而然的达成目的。
传统的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提供观赏者欣赏,它注重艺术行为实施后的结果,作为观念艺术的一个细小分支的行为艺术,它是通过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更加注重艺术行为的展开的过程,观众可以亲眼目睹艺术发生的全部过程,有助于观众更加轻易的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深层内涵,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而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个通过交流无限接近艺术家的过程,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不断延续的时间变化的概念。
《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是邱志杰与1990-1995年之间创作的,他花费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作品,在同一张宣纸上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第一遍是临摹,文字具有识别性和文学性,一遍又一遍的书写过后,纸上的字迹越发的模糊不清,直至第五十遍书写,纸上只剩下一片黑色墨迹,它使用录像记录下了前五十次的书写过程,之后的书写也完全是在黑底上进行。他用这样的无休止重复的方式与中国的传统书法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这是一个借助书法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无限的去重复传统最终的结果是毁灭传统,可以看出的是在他的这个作品中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录像这种新媒体工具担任着记录这一职责用来辅助和实现作品的完成。
在西方艺术中有许多表现美的经典之作,如米开朗基罗创造出的完美的大卫形象,以及达芬奇塑造出的典雅的女性形象蒙娜丽莎,而与传统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同的是,观念艺术是对传统的一次反叛,它试图去远离对美的形式的把控,技术层面的严格要求,和对艺术审美的需求,让观众将目光停留在对作品内在观念的传达上,而不仅仅是外在表象上。挂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供人们欣赏的名作是一件艺术作品,同样的经过杜尚二次加工过的小便池也可以作为一件艺术作品出现在参观者面前。艺术原本只被局限的认为是绘画和雕塑这种类型的艺术表现方式,而不以美的形式为唯一的判断准则的观念艺术重新界定了什么是艺术。
如在196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展出了这样一件特殊的艺术作品——《一把和三把椅子》,约瑟夫·科索斯将一把真实的木质椅子,照片中的椅子和字典里关于椅子的解释内容放置在一起,用实物,图像和文字对椅子做了多种呈现和解释,最终都导向一个概念——观念中的椅子,他用这种方式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不以创造审美的对象为目的,艺术是为了让观众和创作者达到思维的统一,观念至上的艺术特点挑战了过去传统的艺术形态。
身体的介入也是观念艺术中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一个艺术家亲身的加入,精心策划的行为过程,较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言,这个过程带有明显的表演性特征,和一些主流艺术活动一样,如舞蹈,戏剧,体操等都是通过身体来展开和实施艺术活动,但明显不同的是它带有一定的隐喻性,多是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以身体作为表达媒介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同时它所要传达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艺术家作为艺术作品本身出现在观众视野中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次大胆反叛。
1974年,阿布拉莫维奇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来测试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这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次表演,阿布拉莫维奇在桌子上摆放了72种道具,这其中也包含了菜刀,枪,鞭子等具有危险性的物品,观众被赋予了任何操控的她的权利,可以摆弄她的身体和动作,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道具对她任何事情,整个过程她都没有抵抗举动,有人拿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把她的衣服被剪碎,划伤她的身体,甚至将上了膛的枪对准了她,六个小时过去了,她的眼睛满含着泪水,所有的人都是对她施暴,没有一个人给她拥抱,这个关于人性的考验使她意识到了任何人都不应该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
观念艺术既是一种挑战,又是新的艺术上的尝试与探索,“只有好的观念,才有好的艺术”的创作思路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拓展了艺术的表现方式,开辟出了新的艺术道路和方向,另外它实现了艺术的平民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能够参与到艺术行动中,同时它所持有的对传统艺术的批判精神为艺术舞台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和包容的领域,反对商业化艺术,反对精英艺术,反对艺术的垄断,以及对政治,文化,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反思。观念艺术在解放了艺术的同时解放了观众,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形式使艺术更加贴合生活,走近观众。总而言之,观念艺术对当代艺术和未来艺术的多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观念艺术的到来也给当代艺术带来了危机,这些弊端是不容我们忽视的,许多观点遭到错误的解读和放大,出现了一批没营养的快餐式艺术,以此来获得哗众取宠的的效果,它们呈现出偏激单一的特点,降低了艺术的门槛,反而是跳脱出艺术的圈子与艺术相去甚远了,我们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并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促使观念艺术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