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2021-03-31 02:28胡虹蒋丽萍
西部皮革 2021年13期
关键词:服装教学模式课程

胡虹,蒋丽萍

(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引言

不同民族、不同年代的服装的发展演变,见证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服装与社会文化中风俗习惯、审美趣味、文化态度、宗教态度等相互牵动,成为社会文明发展变动的一种驱动力。《中外服装史》教学应该首先帮助学生认清服装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意义,服装不仅仅是人们遮体避寒工具,更代表了对应时代的工艺制作水平和美学思想。不同国家、民族的服装文化不仅展示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还体现了其不同的社会习俗、社会风貌,不同的人民精神状态。并通过对比世界顶级品牌服饰文化、外国服饰文化、中国服饰文化等,分析挖掘服装的文化内涵,传承历史精髓,提高学生对传统服装鉴赏能力。本文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借力互联网科技手段,探索多元化、多方式的产学研究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推动《中外服装史》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

1 《中外服装史》教学背景和现状

服装是人们审美偏好外现的载体之一,与社会生产方式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相伴相生。从时代发展维度看,在每个历史时期,服装都反映着人们的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从地域属性来说,每个国度、每个民族变化多端、缤纷绚烂的服装也都辉映着它的经济水平、政治属性、文化特点。传统的《中外服装史》教学更侧重理论内容的传授,敲黑板画重点,模式非常陈旧,通常使用讲授式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偏向于理论层次的建设,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少生动性[1]。且大部分学生都意识不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理论知识乏味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处于机械的接收、被动的学习状态。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职业素养也没得到充分的培养,致使学生毕业难、择业难、就业更难的尴尬情况出现。服装史论课程除了服装的发展变迁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之外,更具有意义的是通过学生学习中外服装史,拓宽她们的知识和思维领域,让她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提高服装文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修养[2]。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只有颠覆传统纯理论化的、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与社会产业经济的密切联系,与社会文化发展目标深度融合,开展多元化的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实践教育模式创新,才能适应新经济常态的迅速变化,迎合社会文化进步,不断进行创新,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才能为社会输出复合型人才。

2 《中外服装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1 基于AR/VR 信息技术,开展焊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虽然服装形式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而不断改进创新。但是当前,《中外服装史》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比较死板没有弹性,在教学目标、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很难及时做出优化调整。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课程及模式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纯理论化的“学科、知识、课程”模式,利用时代的新兴科技,积极探索“体验—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契合现代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出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人才。

服装是人类社会活动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产物,又是精神文明的象征。一件服装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更是融合了该民族的特色文化和文明精髓。在进行《中外服装史》特定年代服装鉴赏教学过程中,借助AR/VR 虚拟教学技术,改革传统的纯文字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以教师为主导课程单一授课方式,以影像、视频、音频为载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重塑中外服饰美学意境,并通过3D 动漫技术把中西方在服饰形式上既存在的多方面的差异直观地呈现出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寓学于乐,提升学生对服装文化、艺术、美感的感知和认识,促使服装发展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最终达到深化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和设计实践技能共同提升的教学目的。

2.2 响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探索多元化“实训—科研—就业”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外服装史》专业课程的设置十分不合理,未能与我国的产业经济的相关联,更没能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缺乏个性化、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造成所培养的专业学生出现严重“同质化”问题,使得毕业生能力与就业行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学生在学校学的专业技能,出去工作用不上。致使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尴尬境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兴起,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涌现,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产业智能化成为全球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产业结构的智能化升级,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走发展创新的路子,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同步,才能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在教学模式方面,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邀请社会、行业专家指导和参与,探索多元化“实训—教研—就业”实践教学模式。只有将理论知识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取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才能帮助学生更恰当和精准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以培养出能够全面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中外服装史》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课堂拓展到企业生产线,以项目载体、生成过程、能力核心为主导,让学生参与到服装设计目的、服装制造实战方案的制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服装理论知识转化为服饰行业的创新动力,从而构建“课本理论—生产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实现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

2.3 以学生为主导,搭建原创服装设计的孵化基地,进行创新实践教学

传统的《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重视理论知识教育,而轻实践技能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主要以理论课程传授为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分离,且课程形式内单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最终,为就业市场输出眼高手低的求职者。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导,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搭建原创服装设计的孵化基地,在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学生创新创业环节,引导学生将服装设计发展历史、服装研发服务与服装设计技能相结合,以产出结果为导向进行理论实践共同精进学习。课程在理论教学期间,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新的内容,课上前15 分钟让学生代表上台讲述新内容,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西方服装史的实践环节,主要让同学根据每一个阶段的服饰特征,分别做些成衣和在小人台上进行立体裁剪。比如:制作古希腊的披挂衣,或者是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裙装,掌握立体裁剪的关键点,完成小人台的成衣制作。在中国服装史实践环节,主要让同学练习各种手工装饰针法、平面刺绣等手工艺,学习中国国服旗袍装盘扣的制作,让同学加强中式服装元素的设计,如改良旗袍、凉山黎族裙子、现在汉服服饰,等等,调动学生制作民族服饰的积极性。同时,在一个阶段讲述完后,找一部反映当时服饰特色的典型性电影给学生观看,加深对每一历史阶段服饰形象的认识。还可采取实物和对媒体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在淘宝店购买古代服装或者在实体店租借古代服装,让学生在课堂上穿出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讲授,与学生试穿的实物进行比较,这样会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学生更容易去接受,让学生暂时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不仅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里面的服饰实物,一边了解博物馆的服饰实物,一边结合书本教材讲解,再回到课本,让学生进行总结,描述其印象中的款式,并讨论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偏好还采用个性化教学辅导,注重学生创意思维与市场化设计能力的培养,实现服装设计理念与实践设计能力教学齐头并进。

在创业产业背景下,我们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的本领,也不是去拷贝抄袭的能力,而是有创意思维的大脑,具备实用审美的能力[2]。因此在完成每个章节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去工艺机房把所学的每个朝代的服饰按照自己的创意思维制作出实物出来,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虽说历史能给我们以启迪,但是如果专业历史知识仅仅停留在“知道”理论层面,而不切实的落实升华到指导实践活动“做到”的现实层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会失去价值。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没能起到培育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教学目的,反而为社会生产出大批仅能纸上谈兵的畸形“人才”。《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单纯的理论课程,应该积极探索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模式。《中外服装史》教学只有做到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创新并肩同行,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精进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切实增强服装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时代责任感、才能实现为国家产业转型培养精准、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服装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人心碎的服装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