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中润
(六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公路工程的建设已经变成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公路工程的建设不光关乎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问题,还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必须不断加强,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进而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加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现场管理工作,包含了合理的施工管理准则,使现场工作中的问题都可以得到细化,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根据准则及时分析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来使问题更快的得到解决,充分保证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对施工人员起到一定规范作用,使施工管理准则得到更好的落实。
一方面,现场管理工作可以对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起到一个调控作用,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更有秩序,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公路工程出现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现场管理工作可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施工现场的资源协调使用,合理控制施工材料、加强经济性比选,使公路工程建设工作更具有稳定性。
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工作可以很好的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减少成本损失,进而提高施工效益。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材料和设备的控制,现场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更加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方式,来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成本损失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1]。
对于现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低,是当前公路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工作存在的基本性问题。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很多施工企业都没有建立专门的现场管理机构,这也就导致公路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工作形同虚设,一旦施工现场发生问题,前去处理的人员也都不是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导致施工现场的问题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此外,即使有的施工企业设置了现场施工管理机构,但仍存在现场管理人员意识不强的问题,从而导致现场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很多施工企业内部并没有制定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而使得施工企业对于现场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此外,施工企业也没有设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进一步阻碍了公路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工作。同时,还存在着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不高,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也不符合标准,从而使检测结果存在着巨大的误差等现象。这是由于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导致施工人员疏忽,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整个公路工程建设。
如果在施工现场中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会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且极大地阻碍了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存在着安全意识较低的情况,大多数人认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较低,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例如: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定期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使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对于防护用品的佩戴也并不标准,甚至有的人并不佩戴防护用具,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目前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出身,因此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专业能力,都不是很高。由于公路工程建设难度大、任务重且收入不高,因此很少有专业能力较强的精英人才投入到一线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施工企业对于现场管理工作并不重视,所以现场管理人员大多数也是从施工人员中挑选出来的,因此使公路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和客观性,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进而阻碍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前进脚步。
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全面提升,因此,施工企业加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施工企业对于公路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改善目前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途径。首先,就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现场做好协调及管理工作,例如:实行专岗专责,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设立现场管理部门,使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其次,要深化对于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各项工作中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保证公路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和进行,并为其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
施工企业只有加强对于公路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才能使管理工作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并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更加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且为规范企业内部人员工作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去,并且要明确规定企业内部权责范围,避免出现权力交叉、管理懈怠、滥用职权等现象。另一方面,就是要将监督制度严格落实到工作中去,例如:将具体的监督机制与绩效机制相结合,这样一来,不光能使日常工作的具体情况反映到绩效中去,使员工的工作状态一目了然,同时还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加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规范自身工作行为,并将监督机制真正地落实到工作中去,进而保证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工作具有规范性。
公路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着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得以提高,才能规范施工中的具体行为,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和讲座,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其次,就是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例如:在施工人员进场时,要严格检查其防护用具的佩戴情况,对于不重视安全问题的施工人员,要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处罚。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按时检查现场施工设备以及防护用具的安全性,避免施工设备和防护用具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改善公路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就是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专业能力,施工企业只有通过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才能使该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因此,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就是要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利用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和薪酬制度来吸引更多的专业精英人才,来投入到现场施工工作中去;此外,还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让更多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公路工程建设工作中进行实践,并未为现场施工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2]。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的建设不光属于基础的民生工程建设,往往还会关系到社会、经济等层次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完善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意识、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安全防护,并且要不断吸收和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而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