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璇
(河北 衡水 053300)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镇面貌得到了提升。然而与外景相比,小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排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我深入到一个有5.5万常驻人口的北方小县城进行了专项调研。
每到雨季,我们经常会看到某某大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开启了“看海”模式的报道。然而,在小城镇这种现象也十分突出,一场大雨会瞬间让整个城镇的排水系统崩溃,成为内陆海洋,一定程度上陷入瘫痪,房屋被淹,人员受困,交通道路受阻,地下电缆故障频出。这一系列问题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给城镇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新城区普遍实施了管网改造,铺设了雨水管道,实行雨污分离。而老城区的排水设施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排水设计标准低下,很多地下管线的布置也不够合理,小区内道路狭窄,房屋密集,产权不清,地下空间较小,很难实施雨污分流制度,因此老城区依然是雨污合流,达不到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的基础需求。另外,还存在雨污混接现象,生活污水便会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一部分原因是当地设计、施工未做到因地制宜、实施到位;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为因素,有的沿街餐饮企业把脏水直接倒进雨水收集口。
这样就造成雨水污水一同进入污水处理厂,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冲击负荷,难以保证污水处理效率。若遇特大暴雨,可能会造成雨污混合水外溢,污染环境。另外,大量雨水稀释污水,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影响污水的生化处理效果,增加了运行难度。
目前,各地小县城污水经过处理后和天然降雨多是直接排入河道,没有被循环利用,而是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寄希望于外部调水或超采地下水,并没有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作为切实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手段,尤其是在干旱的北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近年来修建了很多公厕、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城市非饮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一边是城市缺水严重,一边是完全可以被利用的中水白白的顺着河流排走。
现行的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要求中,城市一般地区额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到3年。也就是说,城市一般地区建设的排水系统只能满足半年一遇做最多不超过三年一遇的降水量,最大的排量只不过是五年一遇的暴雨,这还是理想状态下,那么一遇到超过五年一遇的降雨排水系统基本是处于瘫痪工作状态。并且在建设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过程中,不少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达不到建设应该达到的标准。再加上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短时间强降雨的现象频发;小区、单位等建筑集群在建设排水管道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实际需求进行建设。由此看来,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低,建设标准落实不到位是城市排水系统出现排水问题的根本原因。
目前小城镇在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上普遍存在缺少日常巡视和养护,维修、更换不及时等问题,管网内的淤泥得不到及时清理,雨水收集口有的让落下树叶堵的严严实实。每到夏天,晴天时下水道散发出阵阵臭味,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雨水不能顺畅排走,就容易出现内涝。
而在已经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由于配套管网的建设没有跟上,而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的进水流量没有达到设计规模,水质浓度偏低,导致污水厂得不到应有的环境效益及投资效益。另外,建设资金的缺乏是非常不利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设施的保养和正常工作,也是排水系统出现问题的重要客观原因。
小城镇的排水设施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和维护现象,排水系统的排水设施建设属于市政工程,基本是靠财政支撑的,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和对排水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城镇排水方面安排的资金较少,影响排水设施日常维护和更换。另外,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队伍,维护管理技术人员短缺,运行管理经验缺乏,缺乏必要的技术力量也是导致城镇排水系统的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
城镇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小城镇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规模,适当提高城市排水设计标准,增大排水管渠的设计尺寸;也要考虑可能遇到的灾害天气,结合当地水文和气象实际记录数据,确定城市排水系统的长期规划和建设;同时在旧城改造进程中加强排水管道的改造升级,逐步改造老城区的排水网络建设,进而确保城镇整体的排水主管道畅通,结合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
地方财政每年要安排足够的资金,保障排水管道和排水设施有问题能及时维护和维修,同时,要切实有效地做好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在汛期到来之前,检修、清掏管网,保证管网的畅通,同时应进行必要的排洪抢险综合演练,以提高各个部门的应对能力。还应加大宣传,使市民意识到爱护排水设施、防止城市内涝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是与之息息相关的;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不随意往雨水设施内倾倒垃圾,帮助管理部门监督举报破坏雨水设施的行为,保障雨水排放畅通无阻,共建和谐社会。
道路硬化尽管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但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地下水匮乏。道路全面硬化,就会增大排水量,排水管网排不了全部量的降水,当然就会出现内涝。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量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必须硬化的路面选择透水材料铺设,使降水直接渗入地下;在满足出行的情况下,城市内的绿地,应当建成下凹式,这样就能使绿地充分吸纳地表径流,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要充分利用城乡结合部的原有废弃沙坑和有野生植被地带,让雨水排入这些区域,利用野生植被发达的根系将雨水输送入地;一定范围内配建自然低地,留住雨水,补充地下水,减轻排水压力,恢复良性循环。
要解决城镇排水问题,除了对传统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外,配合雨水调蓄池及城市水系的建设对减轻城市内涝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大部分城镇排水至今沿用将含有污染物的地表径流直接排走,这样有可能污染了干净的河流。现在比较科学环保的方法是想法把雨水留住,让雨水流到一些天然洼地、池塘、公园水池或人工湖中,将水存起来,成为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水资源。这样做即便是遇到特大暴雨,可以将雨水径流的洪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洪峰流量下降至管渠设计流量后,再将贮存在池内的水均匀排出,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产生城市内涝现象。在我国古代和现代西方的城镇中多采用这些办法,消除积水的效果好、方法简单、可持续,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利用雨水资源。避免积水成灾,并把暴雨转变为城市宝贵的水资源。
总之,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发展实际,科学规划城镇排水系统,要合理提高排水管渠的设计标准,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和城市水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排水管道网络,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强日常的排水设施维护工作,定期进行管道疏浚,切实确保城镇的排水系统安全有效运转,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