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银,吴春燕,于 美
(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能经气溶胶传播[1]的一种新型肺炎。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指出,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应依次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鞋套等防护用具[2]。由于疫情发生突然,受防护用具、人力资源的限制,抗疫人员常需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达4~8 h,甚至更长时间[3];为防止病毒侵袭,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时需收紧系带,使其紧贴鼻面部,保持其密闭性[4];在工作过程中不可人为调节受压位置及系带松紧度;随着呼气作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内水蒸气的积聚致使受压面部持续受到压力、剪切力、潮湿等刺激,出现疼痛、压痕、红肿,甚至破溃,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MDRPI)的发生。MDRPI的发生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舒适度,还会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开展防疫工作。目前,国内外关于MDRPI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患者[5-8],鲜少有医护人员的相关文献报道[3,9]。本研究探讨了三级防控下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防控过程中降低医护人员MDRPI发生率提供借鉴。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20年2月1-28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本院三级防控下第1、2批首次进入COVID-19感染病房的医护人员57名作为研究对象。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首次参加抗击COVID-19工作;(2)三级防控下完成工作;(3)使用防护用具前面部皮肤完整;(4)采用水胶体敷料对面部受压部位进行保护;(5)工作时间超过2 h;(6)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原有皮肤病。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 由2名护理研究生及2名护理管理者组成调查小组,资料收集前根据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统一培训,按标准收集资料。有疑问时小组内及时沟通确认。
1.2.2三级防控下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情况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时间、防护口罩及护目镜系带松紧度(分为偏松、适宜、偏紧;其中1种系带偏紧则为偏紧,2种均适宜则为适宜;2种均偏松则为偏松)、体重指数(BMI)、是否佩戴框架眼镜、护目镜内面是否雾化、基础病等]和MDRPI发生情况(包括数量、部位、分期等)。共发放调查表57份,1名医护人员因身体原因、工作时间小于2 h而舍去,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2%。
1.2.3MDRPI分期标准 参照2016年美国MDRPI顾问小组最新界定标准:(1)1期为指压红斑不消失,局部表皮完整;(1)2期为部分真皮层缺损;(3)3期为全层皮肤缺损;(4)4期为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5)不明确分期为全层皮肤和组织缺损,表面由腐肉或焦痂覆盖[10]。
2.1基本情况 56名医护人员中男8例(14.29%),女48例(85.71%);医生11例(19.64%),护士45例(80.36%);专业技术职务:初级21例(37.50%),中级29例(51.79%),高级6例(10.71%);年龄24~56[36(34,38)]岁;工作时间2~5.5[4.375(4.215,4.535)]h;BMI:偏轻(<18.5 kg/m2)5例(5.36%),正常(18.5~<24.0 kg/m2)47例(91.07%);偏重(≥24.0 kg/m2)4例(3.57%);系带松紧度:偏松3例(5.35%),适宜24例(42.86%),偏紧29例(51.79%);佩戴眼镜39例(69.60%);镜面雾化49例(87.50%);患糖尿病1例,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1例,其余医护人员无基础病。
2.2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情况 56名医护人员中发生面部MDRPI 18例,发生率为32.14%。其中1期16例(88.89%),2期2例(11.10%)。共发生29处MDRPI,鼻根部14处(48.28%),眶周7处(24.14%),耳部6处(20.68%),前额2处(6.90%)。
2.3发生面部MDRPI相关因素 将发生MDRPI作为PI组,未发生MDRPI作为非PI组。2组医护人员工作时间、护目镜及防护口罩松紧度、是否佩戴框架眼镜、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面部MDRPI相关因素
3.1三级防控下首次进入COVID-19感染病房的医护人员发生面部MDRPI的特征
3.1.1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率较高 MDRPI是衡量医疗机构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11]。MDRPI发生率受研究对象、设备类型及数量、护理环境、评定标准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研究表明,MDRPI占所有压力性损伤的34.5%,较使用医疗设备患MDRPI的可能性高出2.4倍[12],其中超过一半的MDRPI位于头面部[8]。本研究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率为32.14%,高于夏杰等[3]研究结果,可能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首次进入COVID-19感染病房的医护人员,仅采取水胶体敷料,未联合使用液体敷料有关。COVID-19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率高受到多位学者的关注。ZHOU等[13]建议,从高危因素评估、皮肤防护、不同分期MDRPI及相关皮肤疾病的护理等方面降低MDRPI发生率;黄文等[9]提出,通过选择合适医疗器械及预防性敷料、定期对医疗器械及周围皮肤进行评估、定期开展培训等策略降低MDRPI发生率。在防疫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循证最新防护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以有效降低MDRPI发生率。
3.1.2医护人员MDRPI以1期为主 有研究表明,仅5.00%的MDRPI能在1期被发现[14]。2期MDRPI是医院内MDRPI最常见分期[7-8,15]。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康复中心、临终关怀病房等;部分患者存在水肿、营养不良、周围循环障碍等情况;由于病情需要部分患者还需使用多种医疗器械进行监测和救治,这些因素均导致MDRPI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因意识、感觉障碍或交流障碍无法对1期MDRPI进行表述,当护士未及时给予干预时1期MDRPI进一步进展[16]。为能有效抗击COVID-19疫情,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主要为45岁以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明显基础病、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疗骨干。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清醒、活动正常、感知功能正常、营养良好,并在穿防护装备前实施了基础皮肤保护措施,因此,皮肤受损相对较轻,以1期MDRPI最为常见,与郭洁等[17]研究结果一致。
3.1.3鼻根、眶周、耳部、额部为医护人员面部MDRPI常见部位 MDRPI最本质的特征是医疗器械致受压处皮肤/黏膜出现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的压力性损伤[18];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是MDRPI形成的主要因素,面部脂肪组织极少,为MDRPI高危区域[19]。穿着防护用品时为保持有效的密闭性,超过一半的医护人员将防护口罩、护目镜系带系得偏紧,使原本受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联合压力作用,脂肪组织极少的鼻根、眶周、耳部受压强度增大;工作过程中随着医护人员的活动,上述防护用具对受压处又形成了隐形剪切力;随着呼气,防护口罩、护目镜内的水分聚集,受压处皮肤受潮湿作用更易受损。因此,在穿戴防护用具前应根据面部生理结构,识别常见皮肤受损部位,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降低MDRPI发生率。
3.2三级防控下首次进入COVID-19感染病房的医护人员面部MDRPI影响因素
3.2.1工作时间长易导致MDRPI的发生 COVID-19疫情发生突然,且发生在春节期间,人力资源、防护物资相对不充足,支援人员为节省防护装备,常需超负荷工作[20]。本研究医护人员平均工作时间超过4 h。有研究表明,MDRPI的发生与器械使用时间呈正比。预防MDRPI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尽早解除不必要的医疗器械使用[21-22];如必须使用应定时调整受压部位,使压力再分布的同时减轻局部剪切力[23]。COVID-19疫情中应急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工作时间常直接导致局部受压时间长;为防止病毒感染,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随意调节受压部位,是MDRPI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今后应完善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及物资管理策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2],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3.2.2低BMI易导致MDRPI的发生 BMI是临床常用的营养筛查工具,BMI降低是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我国营养不良的标准为BMI<18.5 kg/m2[24]。营养不良是由于食物摄入不足或比例失衡等因素导致机体处于营养不足状态,表现出体重减轻、肌肉萎缩、体质下降、不能满足机体能量所需,营养不良与MDRPI的形成及愈合困难密切相关[25]。本研究结果显示,BMI偏轻发生MDRPI的概率为22.22%,说明低BMI是医护人员发生面部MDRPI的高危因素,与杨英[26]和吴颖等[25]等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选择防疫人员时应首选营养状况良好者,并定期对抗疫人员进行营养筛查,为其提供丰富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降低MDRPI发生率。
3.2.3防护口罩、护目镜系带过紧、佩戴框架眼镜易发生MDRPI 关于MDRPI的生物工程学研究表明,与坚硬的聚合材料制成的医疗器械接触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可因绑带或重力因素造成高压力而发生严重变形,当施加在皮肤上的压力和剪切力超过皮肤和软组织承受能力时即发生MDRPI[27]。防护口罩上的金属鼻夹、护目镜、框架眼镜均由刚性材质制成,由于重力因素可对缺乏脂肪层保护的鼻根、耳部、眶周、前额等处造成一定压力,系带偏紧时受压部位压力及剪切力进一步增加,发生MDRPI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因此,如条件允许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佩戴框架眼镜,在调整防护口罩、护目镜系带时应注意保持系带松紧度适宜,以佩戴舒适,系带与皮肤间容纳1指为宜,一旦系带失去弹性应及时更换[28]。
综上所述,MDRPI是临床工作的管理重点,已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三级防控下医护人员也是发生MDRPI的高危人群,损伤程度以1期为主,鼻根、耳部、眶周、前额等处为常见受压部位,工作时间长、系带过紧、佩戴框架眼镜、低BMI是发生MDRPI的相关因素。今后,应增加对医护人员发生MDRPI的关注,根据MDRPI发生特征、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防护策略,在保障医护人员健康与安全的基础上更高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