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王书玲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免疫规划科;2.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2)
儿童预防接种是一项简单且具有一定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1],在2012年世界卫生大会发布的《2011-2020年全球疫苗行动计划》中倡导所有国家实现90.0%以上的疫苗覆盖率[2]。但是根据预防接种时间安排,1~13岁期间儿童需要接种注射的疫苗多达十几种[3],这种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同时也因注射给儿童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紧张感,尤其是反复接种在儿童接受注射的过程中给其带来一定身心痛苦的影响,从而在一定因素上导致了部分儿童不能按时接种疫苗[4-5]。因此,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童趣化诱导,通过游戏、娱乐、健康知识指导等方式,优化疫苗接种过程中的疼痛管理十分必要[6-7]。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施童趣化诱导措施探讨其在儿童预防接种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后期接种疼痛预防及管理提供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11月在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3~7岁;(2)智力正常;(3)主要照顾者知情同意;(4)无既往手术史;(5)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排除标准:(1)未按正常时间接种;(2)伴有其他疼痛性疾病;(3)同时接受其他治疗;(4)精神迟发患者。按照接种时间,将2019年6-8月接种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9-11月接种的儿童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52±2.41)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18例;接种麻疹苗23例;接种百白破疫苗19例。观察组患儿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13±3.08)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23例、接种麻疹疫苗25例;接种百白破疫苗12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预防接种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接种前的核对,交代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接种过程中通过语言安慰、交谈、夸奖等方式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及转移患儿注意力。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游戏分散患儿注意力,具体如下:(1)在预防接种注射室墙壁粘贴卡通画,放置儿童图册、故事书及儿童卡通人物等,营造童趣化环境;(2)注射室设立游戏区,摆放儿童听诊器、儿童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玩具,由志愿者或护士管理,在患儿接种注射等候时间通过医疗检查注射游戏让患儿了解注射过程,以游戏的形式转移患儿恐惧、疼痛心理;(3)在注射室播放动画片、儿童音乐,通过视频播放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疼痛感;(4)告知患儿照顾者注意事项的同时,通过自制卡通图书向患儿宣教预防注射的必要性和好处,让患儿积极面对预防接种注射,从心理上克服恐惧感;(5)设置激励机制,在注射结束时给予患儿语言表扬和鼓励,同时给予患儿棒棒贴、棒棒糖、气球等玩具,鼓励患儿积极面对预防接种注射。
1.2.2评价指标 (1)疼痛评估: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使用6种从微笑、悲伤至痛苦的哭泣的面部表情图画来表达疼痛程度。0分代表非常愉快,无疼痛;1分代表有一点疼痛;2分代表轻微疼痛;3分代表疼痛较明显;4分代表疼痛较严重;5分代表剧烈疼,但不一定哭泣。注射后由儿童自行选择一张最能表达其疼痛的脸谱[8]。(2)儿童接种依从性:评估儿童接种反应以此判断患儿接种依从性,包括①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配合,态度良好,判定为完全依从;②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表现出轻度拒绝,但劝说后较配合,判定为部分依从;③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表现出极度拒绝,劝说后仍然拒绝,需要强制实施或无法接种,判定为不依从[9]。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疼痛管理满意度评价:儿童疫苗接种后,护士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由本院临床护理专家针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护理共同编制,内容包括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疼痛管理等,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分别按3、2、1计分。满意度=(满意得分/较满意得分)/总分数×100%。
2.12组患儿预防接种时疼痛程度得分比较 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疼痛程度得分[(3.18±2.04)分]低于对照组[(4.17±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5)。
2.22组患儿预防接种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预防接种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的预防接种依从性比较[n(%)]
2.32组患儿预防接种疼痛管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观察组患儿预防接种疼痛管理满意度(96.80±4.16)%高于对照组的(94.15±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3~7岁儿童接种疫苗期间使用童趣化诱导进行疼痛管理,比常规预防接种更能有效的减轻儿童的疼痛。分析其原因,采用童趣化诱导在儿童预防接种注射时通过卡通图册宣教、播放动画片转移注意力、父母全程陪伴等措施,能够转移患儿注意力和紧张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儿疼痛,这与劳蔚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采用父母的陪伴及注意力的转移等童趣化诱导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儿压力[11-12]。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儿童的预防接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童趣化诱导能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3~7岁儿童由于缺乏安全感、认知受限及自制能力不足,在环境改变或面对医院、医护人员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哭闹等拒绝配合治疗的行为[13],甚至有些儿童在未开始任何预防接种注射时就已经出现哭闹等拒绝接受注射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为预防接种增加了难度,也给患儿身心带来了长远的影响。本研究中,通过童趣化环境的打造、情境游戏开展及播放动画片等措施,结合儿童身心认知发展特点,使儿童对接种认识增加、接受度增强,进一步缓解儿童恐惧和紧张情绪得以缓解。
预防接种时儿童时常会产生哭闹、抗拒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儿童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14]。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通过一系列童趣化诱导措施能够使患儿家属参与到儿童预防注射中,增加了患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转移了患儿注意力,增加了患儿对认知、活动、情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患儿在游戏中接受预防接种,并在接种后给予表扬和鼓励,也有利于下一次预防接种的顺利进行,缓解了儿童紧张、恐惧感,降低儿童哭闹、抗拒的行为,家长在此过程中也感受到护理人文关怀,进一步减轻了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和担忧,从而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采用童趣化诱导分散儿童注意力,能够有效减轻儿童接种注射的疼痛感,增加儿童的配合度和依从性,既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又有利于减轻儿童家属的压力和焦虑,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