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钰仙,颜 月,谢枋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
干眼患病率极高,是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眼部不适症状的多因素眼表疾病[1]。女性、高龄、亚洲种族、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结缔组织病和干燥综合征是其主要和明确的危险因素[2]。蒸发过强型是干眼最常见的形式,而MGD是蒸发过强型干眼最常见的原因。干眼症状明显,多表现为眼干、瘙痒、发红、流泪、刺痛感、异物感、视疲劳和视力模糊等,中重度干眼还会伴明显疼痛,患者可出现社交障碍,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MGD相关性干眼的治疗主要为使用人工泪液湿润眼表,热敷软化睑脂,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控制炎症,以及增加瞬目动作或借助外力挤压睑板腺等,但这些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眼症状,这促使医务工作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脉冲光是一种新型脉冲光,其波长可穿透皮肤至睑板腺,产生的热量可融化异常腺体中的固态睑脂,还可通过靶向血红蛋白中的发色团选择性消融因睑缘慢性炎症引起的浅表异常血管。已有研究表明,强脉冲光能显著改善MGD相关性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3-5]。针刺能运行眼及全身经络,促进泪液主动分泌,增加泪膜稳定性,治疗干眼的疗效明确[6]。目前,关于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MGD相关性干眼的研究较少,且尚缺乏针刺联合强脉冲光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MGD相关性干眼,力求探讨二者结合对中重度MGD相关性干眼治疗的有效性。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MGD相关性干眼患者20例(40眼)。将患者左眼视为治疗眼(20眼),右眼视为对照眼(20眼)。
1.1.2纳入标准 (1)年龄18~80岁。(2)眼睑至少有5处非萎缩睑板腺。(3)双眼已诊断为中重度MGD相关性干眼患者符合以下2种或2种以上情况:①泪膜破裂时间(TBUT)≤10 s;②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大于或等于10分;③MGS>10分;④眼表疾病指数(OSDI)≥21分。(4)能理解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 (1)既往眼部手术史;(2)眼部急性炎症;(3)眼睑闭合不全;(4)风湿性免疫系统疾病;(5)1个月内有暴晒史;(6)孕妇及哺乳期;(7)服用光敏药物。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治疗眼给予针刺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眼接受针刺及能量为零的安慰治疗,双眼均给予睑板腺按摩,以及玻璃酸钠眼液(爱丽)、普拉洛芬眼液滴眼治疗等。
1.2.1.1强脉冲光治疗 采用强脉冲光治疗仪(E-Eye,France)进行强脉冲光治疗。治疗前清洁患者皮肤,摘下隐形眼镜,双眼用眼罩保护。在治疗区域均匀涂抹耦合剂。治疗区域包括上、下睑自鼻侧至颞侧共6个治疗区域,避开睑缘。治疗眼选择13 J/cm2能量级别,对照眼选0 J/cm2安慰治疗。操作者在治疗过程中佩戴护目镜。将强脉冲光治疗头放在耦合剂上按开关按钮发射强脉冲光,从耳侧向鼻侧共照射4~5次,每次治疗5 min,间隔2周治疗1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用无泪配方洁面乳清洁患者脸部,使用盐酸丙美卡因眼液滴眼,5 min滴1滴,共滴眼2次。
1.2.1.2针刺治疗 取睛明、承泣、上明、攒竹、丝竹空、太阳、合谷等穴位行针刺治疗,进针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25~30 min,隔天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 d。
1.2.1.3其他治疗 使用无菌棉签分别对患者双眼上、下眼睑进行睑板腺按摩。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双眼结膜囊,并冷敷20 min。双眼均使用玻璃酸钠眼液(爱丽)、普拉洛芬眼液滴眼,每天4次。
1.2.2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眼和对照眼OSDI评分、TBUT、SchirmerI试验(SIT)及CFS评分等指标。
1.2.2.1TBUT 滴表面麻醉剂后将荧光条用生理盐水湿润后置于下穹隆,嘱患者眨眼数次后闭上眼睛,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睁开眼睛时开始计时,直至出现第一个干斑为止,取3次连续测量平均值,TBUT≤10 s视为异常。
1.2.2.2SIT 结膜囊内滴入1滴 4 g/L盐酸奥布卡因1 min后将泪液分泌试纸放于睑结膜囊颞侧中外 1/3 处,5 min 后计算试纸湿长。
1.2.2.3CFS评分 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法评估角膜上皮4 个象限评分,各象限计 0~3 分,无明显染色为0分,少量点状染色为1分,中等量点片状染色伴轻度融合为2分,密集点片状染色并融合为3分。记录4 个象限评分总和。
1.2.2.4OSDI评分 包括12个问题,主要内容为最近1周内有无异物感、刺痛、畏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在阅读、夜间驾驶、看电子产品,以及在风吹或干燥、冷空气等环境下有无眼部不适。按发生频率将每个症状分为5级,即无症状计0分,有时发生计1分,约一半时间发生计2分,经常发生计3分,一直发生计4分。OSDI评分=总分×100/(测评题目总数×4)。评分范围为0~100分,0~20分为轻度,>20~45分为中度,>45~100分为严重。
2.1治疗眼与对照眼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眼与对照眼治疗后6个月OSDI、CF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BUT、SIT值增加;且治疗眼治疗后6个月OSDI评分较对照眼下降更明显,TBUT较对照眼增加也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眼与对照眼治疗后6个月SI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眼与对照眼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指标比较
2.2典型病例 患者,女,45岁。确诊为MGD相关性干眼,治疗后角膜荧光染色检查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见图1。
A、B:治疗前双眼(A为右眼,B为左眼)角膜荧光染色呈弥漫点状着色;C、D:治疗后双眼(C为右眼,D为左眼)角膜荧光染色下方呈点状着色。右眼为治疗眼,左眼为对照眼。
干眼是眼科常见眼表疾病,我国干眼发病率为21%~30%。调查发现,干眼患者门诊就诊人数几乎占眼科总就诊人数的30%以上[7]。随着社会飞速进步,人们频繁使用电子设备,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以及眼部化妆等因素干眼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5~10年干眼患者在门诊就诊人数所占比例可能升至40%[8],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更为医护工作者提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干眼主要分为水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两类,而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主要原因是MGD。MGD是一种睑板腺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睑板腺导管的阻塞或睑板腺分泌物异常为特征。正常情况下睑板腺通过分泌睑脂形成泪膜脂质层,以防止泪液过度蒸发,促进泪膜稳定性,发生MGD便会破坏正常睑脂的分泌,使泪液过度蒸发,导致干眼。目前,治疗MGD的方法主要是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以及新兴的强脉冲光技术[9]。前二者原理主要是开放睑板腺口,促进腺体内分泌物排出;而后者可能的作用机制有[10]:(1)强脉冲光产生足够的热量至眼周皮肤,这种热效应可软化异常睑酯并促进其排出;(2)强脉冲光发射的能量优先被血红蛋白中的发射团吸收,封闭腺体周围扩张的毛细血管,减少局部炎症因子的释放;(3)强脉冲光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和神经源性疼痛等作用;(4)强脉冲光可减少睑缘和眼附属器的细菌载量及其引起的相关炎症。现阶段,关于强脉冲光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据文献报道,强脉冲光对MGD相关性干眼的治疗有着突出的作用[11-13]。干眼在中医属“神水将枯”“白眼痛”“白涩症”等范畴,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针刺是一种治疗干眼的传统疗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经活络、促进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稳定性等效果[14-15]。中重度MGD相关性干眼不仅具有普通干眼患者的眼干、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症状,同时,还伴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创新将强脉冲光技术与针刺联合,力求能增进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的疗效,并证实其对中重度MGD相关性干眼具有疗效。由表1可见,虽然治疗眼与对照眼治疗后OSDI、CF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BUT、SIT值较治疗前也有所增加,说明针刺和强脉冲光对MGD相关性干眼的治疗均有效,不仅能缓解干眼症状,还有利于延长TBUT,增加泪膜稳定性,减少眼表损伤,且治疗眼治疗后OSDI评分较对照眼下降更明显,TBUT、SIT值增加也更明显。说明强脉冲光联合针刺较单纯采用针刺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疗效更显著。由表1可见,治疗眼与对照眼治疗后SI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针刺通过刺激穴位可有效改善泪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活跃泪腺合成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有关,但通过其他几项指标系统性评价疗效,强脉冲光联合针刺确实比单纯使用针刺更好。
干眼病程长,易反复,相比以往干眼治疗方式,强脉冲光联合针刺方法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本研究尚缺乏对疗效持久性的观察,需对样本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为临床干眼的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也致力于缓解广大干眼患者病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