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钊
摘 要:我国针对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转变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统筹战略,但是,由于资本、劳动、技术、地理位置、文化水平等各方面要素的差异,我国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通过相关性检验,显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大学数量和质量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给予各省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撑,能够推动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高等教育;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027-03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随着社会发展演变的不同形态,从以东部地区为重点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统筹战略。区域间的合作优化了空间布局。從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东北振兴,再至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双多边机制,充分挖掘了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区域间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原因导致的发展差距。向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推动了地区间经济水平的趋同发展。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国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由于资本、劳动、技术、地理位置、文化水平等各方面要素的差异,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完全协同,相对落后的地区无法做到跨越式发展。同时,经济体总量的逐年增加,经济趋同的速度也在加快,使得“俱乐部趋同”的现象应运而生,各个区域间的差距变大,但是区域里的经济发展差距开始缩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是发挥“人才红利”的一大表现,是推动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大利器。中国已越过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充分挖掘当前人口红利的潜力,创造新的人口红利,并逐渐转向利用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是在后刘易斯转折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蔡 ,2010)。而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中,积累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则更具优势,能够适应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与升级,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一、理论分析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涉及到区域均衡增长的部分,是以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各类生产要素随着投入的增加而边际报酬递减为前提条件的。一旦实现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区域间的要素就能实现合理流动,资源配置就能够达到最优化(豆建民,2003)。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依赖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传统增长源泉消失之后,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自我积累和演进成为可持续的增长源泉,人力资本禀赋相同的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将趋同,在这样的条件下,初始经济的差距将随着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逐渐消失。从集聚经济视角看,人才和产业资源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是并行过程,经济活动空间集中是现代经济增长事实,集聚可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史梦昱,2021)。
赫希曼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和“连接效应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现象。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联系不仅具有 “涓滴效应”,而且还会造成具有扩大区域差距的不利“极化效应”。在“两极分化效应”达到一定阶段后,虽然由市场力量引起的“涓滴效应”可能会降低地区不平等,但他提倡的政府干预能够缓解地区的不平衡。
上述这些理论均强调,传统的依赖于资本边际报酬的增长源泉逐渐消失后,如何挖掘可持续的增长源泉提供了新的思路。拥有较高受教育程度、更具优势技能水平的劳动力能够快速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要求,积累高质量的个人禀赋可以在区域发展中获得优势。因此推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塑造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缓解不同地区生产率的差异,优化整体的资源配置。
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能够反映当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见表1)。将31个省(自治区)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并展现了2019年和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值、增量和增速。
东部地区2019年和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019年东部的地区生产总值比中部地区高出354 749.22亿元,高出西部地区386 569.04亿元。从增速上看,2019年中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最快的发展,增速高达8.95%。西部地区虽然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其他两个地区,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也达到了8.5%。说明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皆为向好趋势,并且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大学总数和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学科情况反映了各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见表2)。从大学总数来看,中部地区拥有最多的大学,其次是西部,最后为东部,但是大学总数的差距并不太明显。然而从大学质量来看,东部地区拥有的双一流建设大学总数高达87所,西部地区68所,中部地区仅有17所。并且在世界一流大学A类中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上,东部地区拥有显著优势。中部地区虽然拥有最多的大学,但是以双一流建设大学为表征的高质量大学数量仅有17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也仅有16所。
总之,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质量上拥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东部地区的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能够依靠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发挥更高水平的能力,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反映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财政支持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见表3)。2019年北京市、西藏自治区、上海市是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是生均教育事业费投入最多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是生均公用经费投入最多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gzslib202204011350一般公共财政中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部分,北京市占据最大的比例。并且一般公共财政对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也在进行政策倾斜。
(二)相关性分析
在上文的描述性统计中,展示了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等教育、教育投入情况。通过对各类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正负方向和相关程度(见表4)。
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大学总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841,说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大学的数量具有较强的关系。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双一流大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313,说明经济水平越高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大学拥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双一流大学总数和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事业费都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增加教育经费和教育事业费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给予各省更多教育经费支撑,能够推动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高等教育优化路径探究
首先,向欠发达地区投入更多教育资源和财政支持,对一般公共财政中教育经费和教育事业费的投入和覆盖扩大化。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数量有限,全国其他大学的数量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因此,對这些高校进行经费和资源的支持,不仅对于劳动力本身来说能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也能够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的差异。
其次,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均衡政策下要重新审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以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重点,通过区域资源的辐射作用,提升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从而拉动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成为经济持续性发展的源泉。
最后,通过合适的激励制度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将高等教育下的人力资本转换为技能的输出,以适应产业升级换代的要求,从而驱动产业的创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水平,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内生增长。
参考文献:
[1] 蔡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5(4):4-13.
[2] 豆建民.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2-6,29.
[3] 袁益民.以上率下扭转“五唯”偏向,上行下效打赢“龙头之战”——关于正确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政策建议[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5(3):123-128.
[4] 史梦昱,沈坤荣.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非线性、共轭驱动和空间外溢效应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42(7):94-107.
[5] 方超.中职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水平吗?——兼论中职教育发展低迷的微观成因[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5):115-128.
[6] 闫坤,何强.推进质量强国战略财政金融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3(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