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如何有意义又开心地学习

2021-03-31 12:07潘冬兰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4期
关键词:修身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有意义又开心地度过大学学习生活”,借鑒2000多年的中国道家鼻祖“老子”和万世师表“孔子”的智慧,先从“立愿”开始,然后从清、忠、仁、信、无等五方面进行“修身”,再从谦、交、本、谋、严、勇、反等七方面进行“探知”、接着以“健体”为基础,最后指出孔子的人生之乐供为借鉴,为大学学子探索一条能有意义又开心地度过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法论。

关键词:开心学习;立愿;修身;探知;健体

正文

如何有意义又开心地度过大学学习生活呢?相信这是每一位大学生都想达到的理想境地。然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为什么在大部分平凡的校园里,收获非凡的同学只是少数,只有少数成为了未来的栋梁之材。答案的关键,或许在于在同学心中找到了一个适合自身的方法论。本文借鉴2000多年的中国道家鼻祖“老子”和万世师表“孔子”的智慧,在立愿、修身、探知、健体等方面,为大学学子探索一条能有意义又开心地度过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法论。

首先,要立足自己的内心,许下一个大大的心愿。心愿越强,内心的动力也就越大,能坚持的时间也就越久。更为关键的是,心愿之处就是自己的终极目标,可以帮同学少去走很多漫无目的、无所适从的弯路,焦虑和烦躁自然而然也就少了,开心也就相应变多了。古人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1],知所心愿,从而知所止,知止不殆,进而能静、能安、能虑、能得。

其次,以修身为本,从清、忠、仁、信、无等方面提升自己的境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笔者认为修身是本,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境界。

清。“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是道家鼻祖“老子”的智慧,以清静之心,观察万物的往复规律。凡事欲速则不达,太急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太急反而带来焦虑和烦躁;太急反而计划混乱乃至事倍功半。对莘莘学子而言,何不追求那“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一念心清静,处处桃花开。

忠。要忠于自己内心,忠于自己的心愿,忠于自己的挚爱和我们所处世界的天地法则,坚定地走下去,这或许也是收获开心的源泉。

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基础。孟子后面也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信。“人无信不立”。在学习生活中,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去实现。

无。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妄为,不给他人造成负担和困扰。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无相生,是为一体。比方说,学校的日常课程安排是为“有”,休息时间是为“无”,但是没有这个“无”,咱们学生就不可能利用这休息时间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再次,从谦、交、本、谋、严、勇、反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去探知。

谦。“满招损、谦受益”,骄傲往往是苦恼的来源,愿学子们可以用空瓶思维、零点思维,谦虚好学,开拓新的更高境界。

交。交际问题也往往导致很多学子压抑,学子们不妨在大学校园多交一些朋友,甚至多和这个外在世界各种对象交流,这样不仅仅可以抵御自身的压抑,更多地是获得难得的友谊,还可以和朋友相互取长补短,何乐而不为呢?

本。老子“道德经”有云,“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从“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妙处,常从“有”的境界去体悟它的边界。我们的学习的时候要擅于抓住根本,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去学习一本书的时候,为了能抓住知识的根本,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看书之前,先问问自己最想知道根本知识点是什么?孔子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谋。人无远谋,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心愿,非常重要得一点就是需要做好谋划。比如,对考证的谋划,有学生可以谋划为大一完成驾照和专业基础等级考试,大二完成英语四、六级考试,大三完成专业等级考试,大四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等。

严。严于律己,慎微慎独。在细微之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在个人独处之时,也不要害怕孤独。王菲所唱“如愿”中有个歌词,“见与不见都一生与你相拥,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这种孤独,或许是实现自己心愿的必走之路。

勇。有了心愿、有了计划,就勇敢去做。依稀记得有个故事,说是有个小孩看到一直受伤的鸟,想捧着救回家,但是到了家门口,却担心母亲反对就把鸟放在家门口,待征得母亲同意后再捧回家,但是当小孩好不容易说服母亲时,却发现门口鸟儿被狗叼走吃了。为实现自己的心愿,勇敢启航吧。

反。“反者道之动也”。遇到顺境,应该也能看到那微微不好的一面,谨慎避之;遇到逆境,也应该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物的另外一面或许对自身的成长更有利。弗兰克尔在二次大战期间被关进纳粹死亡营时悟出了人类终极的自由。这就是“反”的力量。

最后,在体质方面,从运动、膳食、睡眠等方面做到和自身最佳匹配。体质是革命的本钱,可以通过科学地运动、合理的膳食和睡眠得以和自身做最佳匹配。在运动方面,一般体魄标准要求学生每周锻炼不能低于3次,每次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为合适;在膳食方面,不宜暴饮暴食,最好能定时定量、7分饱即可;在睡眠方面,一般不宜低于6个小时。

现代很多人难以达到标准的体重要求,笔者分享一个身边人的经验,或许能帮到想减肥的学子:每天量化一日三餐和微信运动步数,每晚记录体重情况,如果体重没降,则在第二天减少饮食量或增加运动步数。

每个人或许对快乐都有自己的观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孔子的人生之乐,也非常值得我们领悟。

本文以修身为本,以体质为基,以基于个人强大的心愿和恰当的探知方法为翅膀,探索同一个适合学子自身的方法论,希望能帮忙莘莘学子们有意义又开心地度过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作者也坚信,每个人一定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也可以让大学的学习生活变得有意义和开心。

参考文献:

[1]夏维伦,读书以心为“体”[J].辽宁:课外语文(上),2015(1):26-28.

[2]邵连颖,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内蒙古:课程教育研究,2016(3):197.

作者简介:潘冬兰,女,苗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6年04月,本科学生,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修身
修身立德
打好“修身”基础 方能“担当”大任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修身并举,优化沟通,校企共赢
济南人如何“修身”以“养性”
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修身"从"知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