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翠
近几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作息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临床中较为普遍的疾病,胃肠疾病为慢性疾病,其发病与肠道与胃粘膜的炎症有关,可导致患者发生呕吐、恶心、腹泻等临床表现,长期影响下会导致人体消化系统出现其他类型病变,严重可导致患者发热、失水,甚至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必要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临床统一将其称为胃肠手术,可在消化内镜(如肠镜、胃镜)或开腹手术方式下进行治疗,肠息肉、腹腔脓肿、肠扭转、胃穿孔等疾病均适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良好的手术效果与术前精细完整的准备有关,术后护理及饮食等会影响患者预后康复,且患者的情绪、身体素质等也影响着手术的进程,因此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才能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且患者预后更佳。
胃肠手术术前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检查、胃肠道准备、血液准备、消毒准备及备皮准备共五项内容。其中术前检查实施内容主要指通过术前专科检查,如胃镜、肠镜、CT或磁共振确认患者疾病类型和胃肠病变位置,以积极制定详细手术治疗方案。胃肠道准备、血液准备、消毒准备及备皮准备的设施则是在手术治疗需求基础上,按需进行相关准备。血液准备主要用于对术中患者身体血液流失后的有效补充,以保障患者手术实施安全。在术前护理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的开展,及時将自身情况反馈给护士及医生,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手术安全性。
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饮食调节、肠道准备及皮肤准备。在术前饮食调节中,患者要尽可能避免高纤维含量蔬菜、主食的摄入,术前24h内饮食需以流食为主,术前8h要停止饮水、进食。肠道准备实施要在禁食禁饮后,依据护士护理指导通过服用导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并在口服肠道抗生素后,实现早期抗感染干预。完成肠道准备后,患者要洗澡、更换病号服,配合护士清除腹部或会阴部位体毛。
除上述护理准备外,胃肠道手术患者在护理期间,还需就自身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等情况与护士进行沟通,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术中麻醉方案及预后治疗中抗生素药物使用类型,保障治疗安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如对手术方面有所顾虑或疑虑,应尽早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排遣内心压力等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避免因术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引起术中的应激反应。
术后护理是胃肠手术护理中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其中多项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均具有显著效果。患者需要在术后积极配合护士做好术后各项护理措施。首先,为避免腹部肌肉张力影响术后引流治疗实施,患者应在护士辅助下采取低半坐卧位及斜坡卧位休养;手术结束后,应积极配合护士禁食禁饮要求,在口渴时告知护士,可用水浸润口唇或涂抹润唇膏缓解唇部干裂。手术第二天,患者可在护士指导下少量多次进食流食,以促进自身消化系统功能恢复,在饮食恢复后应及时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由护士辅助进行活动,刺激肠道活动促进胃肠排气。与此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护士的每次查房,如实回复护理人员病情相关的问题,仔细观察身体的变化以及伤口的愈合情况,尤其要注意倾听护士对术后并发症相关不适情况的介绍,对不理解的要提出相关疑问,一旦发生术后并发症,应第一时间与护士进行沟通,配合干预措施,以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单位:会理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