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3-30 05:43葛建军毛学望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大豆产量

葛建军 毛学望

摘 要:为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豆生理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大豆上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增加大豆产量626kg/hm2,增产率36.01%,增值2771.8元/hm2,产投比25.7∶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同时,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大豆叶色浓绿,叶大且厚,无黄叶,病害发生少,籽粒饱满,色泽光亮。

关键词: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大豆;生物学形状;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143.7+1;S56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5-0086-02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作物,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1]。大豆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及钙、镁等大量元素,同时还需要铁、硼、锰、钼、锌、铜等微量元素,如缺乏某种元素,会出现不同症状并造成减产。大豆对微量元素较为敏感,微量元素中钼、硼、锰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钼和硼都能促进根瘤的形成和生长,增强固氮能力;钼还能促进大豆植株对磷的吸收、分配和转化,并能增强大豆种子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力。大豆需硼量较高,硼既是大豆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同时还能增强大豆的抗逆性。锰对大豆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和发育都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对根瘤的形成和固氮发挥作用外,还对叶绿素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其他环境条件。例如,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种植大豆,最容易缺锰;缺铁症常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上,土壤pH在7.5~8.5时施铁有效;与缺铁相反,大豆缺钼症常发生在土壤pH<6的酸性土壤上;泥炭土、腐殖质含量高的低洼地带有时需要施铜[2-4]。为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豆生理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5-7],笔者在大豆上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叶面喷施田间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盛桥村,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试验点位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整齐,土壤肥力一致,属潮土,质地壤土,耕层厚20cm,通常地下水位2m。0~20cm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45g/kg、全氮1.32g/kg、有效磷34.12mg/kg、速效钾181.20mg/kg、水溶态硼0.23mg/kg、有效锰20.51mg/kg、有效铜2.64mg/kg、有效铁23.05mg/kg、有效锌0.86mg/kg,pH 7.9。前茬作物小麦,产量7620kg/hm2。一年二熟,小麦—大豆轮作。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Mn+Cu+Zn+B+Mo≥100g/L),由安徽养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供试作物:大豆,品种为中黄13,抗逆性好,丰产性稳产性好,籽粒大,高油,中熟。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当地习惯施肥+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2:当地习惯施肥+喷施与处理1等量等次清水;处理3:当地习惯施肥(不喷施任何液体)。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6m×5m),四周设1m以上保护行。各处理基追肥及田间管理措施均同大田一致。

1.4 试验方法 当地习惯施肥是基施45%复合肥(15-15-15)300kg/hm2,追施2次尿素各75kg/hm2。处理1: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全生育期共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2次(花期8月5日和鼓粒期9月1日)。每次取该产品原液0.9L/hm2对清水450kg/hm2(稀释500倍),稀释混匀进行叶面喷施。处理2: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全生育期共喷施清水2次(时间同处理1),用清水450kg/hm2叶面喷施。处理3: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不喷施任何液体。

1.5 田间管理 试验地于2019年6月22日整地,采用机旋耕方式。6月23日施基肥、播种,播前豆种用2.5%的适乐时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和线虫病(25g拌10kg豆种)。基施45%(15-15-15)复混肥300kg/hm2,播种量为90kg/hm2,采用机条播方式,行距20cm。播种后当天用50%乙草胺乳油2.25kg/hm2对水750kg/hm2喷雾封闭除草。7月20日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1%甲维盐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1次;8月13日,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1%甲维盐乳油750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防治虫害1次;初花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kg/hm2对水450kg/hm2防治大豆病害1次。2019年夏季干旱少雨,对试验田夏大豆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于7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追施尿素75kg/hm2,10月8日收获,单收单打,实收计产。收获时,每处理选择代表性3点,计算单位株数,同时每处理每点连续取5株,3点合计15株,进行室内考种,计算单株荚果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生育进程一致。由表2可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豆的生物学性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增加大豆株高、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与喷清水相比,株高、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分别增加4cm、6.5个、0.12粒、0.2g;与空白相比,株高、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分别增加7cm、8.4个、0.16粒、1.65g。由此可见,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有效改善大豆的成产因素,同时大豆叶色浓绿、叶大且厚、无黄叶、病害发生少、籽粒饱满、色泽光亮。

2.2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产量达到2364.2kg/hm2,与清水对照相比,产量增加625.95kg/hm2,增产率36.01%。

2.3 不同处理对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按照微量元素水溶肥料60元/L、大豆4.6元/kg计算不同处理的肥料投入(肥料数量×单价)、产值(产量×单价)、增收(施肥处理产值-肥料投入-对照处理产值)、产投比(施肥增收额/施肥投入)等指标,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净增收2771.8元/hm2,产投比为25.7∶1。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比,大豆叶面喷施安徽养正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产量增加626kg/hm2,增产率36.01%,差异达显著水平,增产效果明显;与清水对照比,大豆叶面喷施安徽养正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净增收2771.8元/hm2,产投比25.7∶1,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大豆叶色浓绿,叶大且厚,无黄叶,病害发生少,籽粒饱满,色泽光亮。

参考文献

[1]金贞玉,杨春雨.浅谈我国大豆栽培技术现状及提高种植效益的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11-12.

[2]李琼,常世豪,杨青春,等.微量元素防治大豆黄叶效果简报[J].大豆科技,2020(2):27-29.

[3]昝亚玲,王朝辉,毛晖,等.施用硒、锌、铁对玉米和大豆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252-256.

[4]王艳,孙杰.锌、锰、钼微量元素营养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16-119.

[5]馮乃杰,孙聪姝,宋柏权,等.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大豆科学,2007(5):700-704,712.

[6]韩效钊,吴云,曹慧平,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4):58-59.

[7]秦君,杨春燕,谷峰,等.黄淮海地区大豆产量及其稳定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3(3):451-462.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大豆产量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