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欧莉
在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措施中,配戴角膜塑形镜被认为是能够有效延缓近视增长的方式之一,对中高度近视的防控效果尤其显著,有效率为30%~70%。角膜塑形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角膜表面进行机械压迫作用、液态压制和改变角膜形态提升裸眼视力,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使得角膜平面区域球面化,物体的成像区域不仅在中央,还在中部更靠近视网膜的位置,从而可以减缓近视度数的加深。虽然角膜塑形镜可以降低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这一观点已逐渐被认可,但其具体延缓近视发展的机制还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周围视网膜屈光状态的改变[1];还有学者认为瞳孔直径较大、前房度较深的眼睛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效果较好[2]。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近视的发生机制与眼睛调节功能存在一定关系。调节功能作为双眼重要的视功能,目前临床上用于测量调节功能的参数主要有调节幅度(Amplitude,AMP)、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Accommodation of Factility,AF)、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有研究发现将正视眼与青少年非进展性近视患者相比,青少年进展性近视患者调节滞后比例高,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正相对调节量均明显降低。而角膜塑形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能很好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产品,因而在研究角膜塑形镜如何延缓近视的机制中“是否对调节功能有所改善进而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增长”这一研究方向也被重点关注,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对调节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调节幅度(AMP)是指调节远点与调节近点之间距离的屈光度的表示形式,调节幅度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移近法/移远法、负镜片法、动态检影法。根据Hofstetter公式,眼睛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有研究发现,在进展性的近视中眼睛的调节功能会下降,而当近视状态稳定后,调节功能也会随之恢复正常。轻中度近视的儿童常常会伴随调节功能的异常,调节功能异常也因此被认为是引起近视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因素。宋艳霞[4]对年龄在7~14岁,近视度数均小于-6.00D、柱镜度数小于-1.50D的配戴角膜塑形镜的62例(戴镜前调节幅度低于平均值)和68例(戴镜前调节幅度高于平均值)的调查中,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12个月、24个月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12个月、24个月调节幅度均有增加。调节幅度低于正常值的一组在戴镜前及戴镜后的12个月、24个月眼轴的长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增加调节幅度,改善调节功能,也说明了轻中度近视儿童中调节幅度低的比调节幅度高的在戴镜后控制眼轴的增长更有效果。同时,孙园等[3]学者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像差的显著变化与调节幅度有关。Alku等学者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眼内存在负压差,推测可能与调节幅度的增长有关。王政来等对年龄在10~12岁,戴镜前屈光度数在-1.50D~-4.50D的58例(116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和58例(116只眼)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进行6个月的观察后,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较配戴框架眼镜患者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都增加,调节滞后量减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原因可能是角膜塑形镜有效降低了周边视网膜的远视离焦效应,而长期未矫正的视网膜远视离焦又会影响到调节系统对模糊像的敏感度,导致了调节功能的下降。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通过角膜形态的重新塑造,降低了视网膜周边的离焦效应,提高了周边视网膜的成像质量,因而也增加了调节系统对模糊像的敏感程度。
调节刺激为诱发个体产生调节的物体,一般指放置在眼前近距的某个注视目标,以该注视目标至眼睛平面的距离(m)倒数来表达调节刺激的量。调节反应为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或小于调节刺激可分别以“调节超期”和“调节滞后”来表达。调节反应与调节刺激的差异能反映个体对同一调节刺激所作出的调节反应的准确性。人眼由于景深和焦深的影响,获得清晰像的调节反应量常低于调节刺激量,表现为调节滞后。所以,调节滞后的正常值为:0~+0.75D。现有的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人眼的调节滞后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研究者们认为调节滞后使得视网膜周边出现远视性离焦,而远视性离焦又会加重近视的增长。张巍巍等[5]学者认为调节滞后产生远视性离焦,并且不太精准的调节使得视网膜上成像模糊,视网膜产生光学适应性变化而导致眼轴不断增长,最终导致了近视的发生。对于近视的青少年,有研究认为近距离用眼会表现为调节反应减少,调节滞后量增加,调节波动增加。而且研究发现不同种族的近视儿童调节滞后情况不同,亚洲儿童调节滞后表现最明显。可见,调节滞后与近视的进展密切相关。许多学者也十分关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是否会对调节滞后产生影响。
王政来等[6]学者的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调节滞后小于配戴框架眼镜。Kate等[7]对配戴角膜塑形镜至少20个月以上的患者与配戴普通的隐形眼镜作比较,采用三棱镜对隐斜视度数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外隐斜量及调节滞后量分别为-2.05△±2.38△,0.97D±0.33D,普通隐斜眼镜为0.00△±1.46△,1.28D±0.32D,说明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能增加患者视近的外隐斜量,也显著降低患者的调节滞后量。有研究者认为配戴角膜塑形镜相当于将原来的框架眼镜的度数转移到眼睛上,此时近距离视物时所需要辐辏会增加,付出的调节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对于一个具有一定调节储备的患者在调节需求增加后动用的调节也会增加,其调节功能相应得到锻炼,调节滞后情况就会改善。此外,因为角膜塑形镜通常在夜间配戴,白天摘镜后视物相当于正视眼,看近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合适,因而调节滞后量会趋于正常。杜玲芳等[8]对年龄在10~18(14.02±2.89)岁,屈光度小于-6.00D(-4.85D±1.43D)的60例(120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年龄在10~18(13.82±3.25)岁,屈光度小于-6.00D(-4.68D±1.56D)的60例(120只眼)配戴框架眼镜进行了1年的观察,并采用MEM动态检影法来测量调节滞后量,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对调节滞后量改善明显,并趋于正常值。配戴框架眼镜后对调节滞后的改变没有那么显著,并且无法恢复到正常值,若近视加深调节滞后量也会加大。两组调节滞后量在戴镜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戴镜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n等[9]的研究也证实与框架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减少近视患者的调节滞后量,并提高近视患者的调节能力,对青少年近视发展有显著影响。
调节灵敏度(AF)是指在不同水平变化时人眼作出的调节反应速度,即测量人眼调节变化的灵敏度,评估调节反应的能力和耐力。传统的测量方法是用±2.00D(4D调节改变量)的反转镜在40cm处进行测量。调节灵敏度被认为是能够反应调节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学者认为调节灵敏度是对整体动态调节能力进行评估的一项很有临床意义的检查。同时,调节灵敏度也被认为是预测潜在的视觉不适症状的一个指标,而且能够帮助诊断调节不足。
研究者发现,近视患者的调节灵敏度会下降。Hadhakrishnan等[10]在对比研究近视眼与正视眼的调节灵敏度中发现,近视眼的调节灵敏度低于正视眼。杜玲芳等[11]研究还发现,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6个月后调节灵敏度没有差异,而在12个月后测量的调节灵敏度有差异。推测前者可能是因为调节灵敏度作为评价整体动态调节功能的值,要求患者的手、脑、眼协作,反应快,大脑能捕捉到最初的信号并作出反应,而中心视力是给大脑最直径也是最主要的信号,两种矫正方式在视网膜中心凹成像都很清晰,其调节灵敏度也便没有差异;后者是因为12个月后配戴框架眼镜的近视患者度数增加了,其调节灵敏度也随着下降。于璐等[12]对年龄在8~16岁,近视屈光度数在-0.75D~-5.00D,顺规散光焦度≤-1.50D,逆规散光焦度≤-1.00D的27例(54只眼)和27例(54只眼)配戴框架眼镜,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儿童的调节灵敏度会随着配戴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而配戴框架眼镜对调节灵敏度几乎没有改善。说明配戴角膜塑形镜也可以改善近视患者的调节灵敏度。
正相对调节(PRA)指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下,能动用的最大调节,即在远距矫正的基础上加负镜片至模糊,所增加的负镜量即为正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代表双眼保持正常融像的前提下,被测眼增强调节的能力。一般认为正相对调节的正常值为-2.37D±1.0D。有研究发现近视患者常常调节储备不足,正相对调节量下降。也有研究者指出低水平的PRA与近视进展的速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于璐等[12]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正相对调节量随着时间而增加。推测可能是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通过改善周边视网膜的光线离焦问题,提高了周边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使得视网膜与大脑之间的视觉信号传入和传出更加准确和高效,并且角膜塑形镜仅夜间配戴,对儿童的生活质量、行为和心理都有积极改善,近视儿童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积极参与体育和娱乐活动,因而户外活动的时间也会增加。李鑫等[13]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后PRA的平均值为-2.27D±0.37D,远高于治疗前的-0.83D±0.23D以及框架研究配戴6个月后的-0.83D±0.24D。说明了角膜塑形镜在提高PRA储备值方面优于框架眼镜。徐艳春等[14]学者通过临床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但角膜塑形镜如何提高PRA储备的机制尚不清楚。朱伟根等[15]学者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可以使得眼前节的变化幅度加大,晶状体有更大变形度。但究竟是因为PRA储备增加改变了眼前节和晶状体,还是眼前节的变化改变了PRA并不清楚。李鑫等[13]研究还发现,PRA储备的改变先于眼轴的改变,说明提高近视患者的PRA也可能是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增长的机制之一。
负相对调节(NRA)反映了被测双眼能够放松调节的能力。许多临床研究发现近视眼与正视眼的N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在研究角膜塑形镜对调节功能的影响中对NRA的关注并不多。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可以改善调节功能,包括降低调节滞后量,提高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正相对调节。虽然角膜塑形镜对延缓近视的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通过大量实验可以证实角膜塑形镜对调节功能的改善被认为可能是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