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村庄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五级三类”规划体系的核心任务,在我国自然资源空间规划中占据重要性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取得了良好发展。但经过实践调查发现,很多村庄在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乡村规划缺乏实用性,很多规划编制内容,无法落实到实处,致使乡村规划效果不够理想,也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基于此,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乡村振兴是我国发展乡村事业,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主要举措,其主要目标是到2050 年实现乡村振兴工作,构建起农业强村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规划乡村,促使乡村治理朝现代化、生态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振动乡村经济,促使乡村更好地和社会发展相互切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值得高度重视。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规划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目标的内在需求,但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需要在更大区域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才能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但就目前很多乡村规划现状而言,比较注重单一的村庄规划和发展,缺乏区域全要素统筹规划,致使乡村规划编制缺乏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村庄规划中缺乏对区域村庄体系的整体规划的优化和完善,只是对某个村庄发展进行简单规划,没有充分考虑村庄的撤并、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要求,致使村庄规划中一些基础设施和生活设置的布局比较混乱,利用率也很低,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要求相背离。
(2)在村庄规划中只注重村庄产业规划,而忽略地、人、钱等要素的统筹配置,这是影响村庄规划实用性的主要原因。虽然村庄产业规划是整个村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村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的支撑,更要为村民营造一个绿色、生态、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需要合理规划村庄用地来更好地引导人口聚集、资金的合理投放等,从形成地、人、钱等方面要素的同步聚集,以保证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能够尽快实现,促使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3)村庄规划缺乏系统思维,缺乏重要事管控的理念与行动,分割了村庄山、水、林、田、湖等要素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在现有的村庄规划编制中,没有体现出全区域规划整治的理念,致使村庄的自然资源整治、村庄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相互脱节,不利于村庄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之后,乡村将成为最合适人居住的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编制乡村规划方案时,为提升规划方案的实用性,需要立足乡村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全面整治村庄生态环境,保护和继承乡土文化,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开展,尽早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选择村庄规划方法时,要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如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组建一个系统全面村庄规划政务平台,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现场勘查、入户调研、问卷调查等相互结合的方法,汇总村民意愿,让普通村民都能参与到村庄规划中来,对村庄规划工作和乡村战略相关事宜进行监督,提升群众监督力度。政府部门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充分了解和分析村庄发展现状和发展的需求,将村庄现存问题全部梳理出来。按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全面提高村庄每位居民的思想认识,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并制定好处理措施,结合村庄类型和发展前景,确定村庄发展定位,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村庄规划方案,在提升实用性的同时避免千篇一律,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规划。
为最大限度上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要将村庄规划和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融合。村庄规划时,涉及的规划内容包括:产业发展现状、资源能源利用情况、人口现状、村容村民、土地利用情况、人文风俗、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村庄治理等多项内容。全面了解村庄各类用地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确定村庄发展优势、限制条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等。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要求,在村庄规划中要切合实际的确定村庄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等。为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要实现规划方案在村庄自然、资源、生态、土地、产业、人居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在保证村民意愿不受侵害的基础,围绕是村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景观风貌、文化传承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村庄规划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村庄产业不能仅局限于农业,还可以是文创产业、休闲产业等。但在村庄发展产业中,要想引入新业态,就需要有一定的土地作为支撑。因此,在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时,既要合理把控村庄产业发展方向,更要保障村庄各项产业的用地支持。此外,村庄规划要想落实的实处,提升实用性,还需要有大量公众的参与,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进行管控。村庄土地利用涉及内容比较多,要合理使用土地使用相关政策,合理规划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保证村庄规划能够有效落地,提升规划有效性,为村庄规划提供参考意见和理论指导。
由于村庄的产业特征及发展历程导致了大部分村庄分布比较分散,难以发挥出聚集效应,任何产业只有人口聚集之后,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为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需要对那些区位差、人口居住少的村庄进行“迁村并点”,以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置的利用。目前,村庄的“迁村并点”并不是简单的局限于本村或者本乡,而是要形成梯度转移,将分散大的村庄进行并村。“故土难离”的思想比较深入,很多村民不愿意离开世代生活的村庄,致使很多规划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做好示范村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各项基础工作,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聚集产业、聚集消费等方法,逐步引导村庄人口自觉向中心村聚集。针对那些人口规模比较小、地理位置偏远,需要被纳入重点搬迁撤并的村庄规划中,提升村庄的聚集效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坚持“开门编制”的原则,每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到村庄规划中来,在满足上位规划要求的基础上,保证编制的村庄规划能够被广大村民理解、接受、认可,这一点也是保证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关键。村庄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获得村民支持后,能够大幅提升村庄规划的效率和实用性。因此,从村庄规划编制立项开始;到收集基础资料、确定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再到编制村庄规划方案;最后到村庄规划的实时,都需要积极吸纳村民参与。但毕竟村庄规划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可允许村民参与,并不表示每位村民的每条意愿都要考虑、采纳。需要村庄规划编制人员懂得平衡取舍,以保证村庄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在此方面有良好的优势,是保证村庄规划中村民良好参与的基础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在村庄规划中,不仅需要全面落实好上位规划的各项目标,更科学合理地解决好制约村庄发展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规划中需要做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互结合。其中目标导向,并非简单将上级规划要求的指标进行落实,更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结合存在现有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情况等,确定好村庄现有资源的利用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村庄规划中经常会忽略这一点,是导致规划缺乏实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村庄规划中很多问题的诊断和整治,都需要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导向,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村庄规划方案的实用性。
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分析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庄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村庄规划中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可从加强居民点体系规划、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实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相互结合等方面入手,并确定好村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理的规划方法及保障措施,才能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能够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