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鑫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统筹策划、科学推进。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扎实执行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乡村生活设施,打造美丽的农民生活园林,使良好的生态作为乡村重振的支撑。这实际上是要把绿色发展带到乡村的生态复兴中去。
乡村生态复兴,就是把乡间建设成望得山、看见水、记得乡愁、留住人情的美丽乡村,是要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要有“金山银山的价值”,也要有“金山银山的价值”。
2018 年2 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作为工作重点,集中社会力量,完善各项制度,合理利用资源,找出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重点与发力点,对其进行针对性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
2016 年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占全国的20%,较2013 年(9.1%)增长10.9%,虽然大幅增长较大,但仍然仅有80%的村庄未完全建成生活污水处理配套设施;使用生活废物垃圾污水治理设施的村庄比例虽然为65%,比2013 年大幅增加28.4%,但目前,仍然有35%的行政村未设置垃圾处理与收集设施。全国各个城市农村生活废物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为93.4%,生活废水垃圾处理利用率分别为98.4%,比全国农村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高73.4%,比全国农村城市生活废水污圾处理率高33.5%;同年全国各个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综合处理率分别为87.4%,生活垃圾污水综合处理率分别为93.0%,比全国农村分别高出67.4%和28.0%。
2013—2016 年,东部地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相对较为完善,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较为缺少,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2016 年东部垃圾和污水处理所占比重分别达84.4%和34.1%,垃圾处理覆盖率与目标相差较小,仅为15.6%,但污水处理覆盖率相差甚远;中部地区的地区垃圾和污水处理的比重分别是50.1%和13.3%,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严重不足,与90%的目标相差近40%,污水处理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西部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比例分别为47.9%和12.4%,生活垃圾的处理覆盖率严重不足,与90%的覆盖率相差为42.1%,污水处理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
2013—2016 年,虽然对于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投资有所增长,但在村庄建设总投资中占比仍然较低。2016 年全国村庄建设总投资2120 亿元,其中对村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投资分别达到110 亿元、100 亿元,所占比例分别为4.7%和5.2%。
而已开始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庄,可能会因为受到政府财力的严重限制而可能无法有效地提供解决用于污水厂和垃圾处理厂等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和长期运行正常维修的需要资金,也可能无法有效确保处理设施长期的正常管理运行或较低技术水平的运行。
(1)政府责任意识较差,无法律条例支撑。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条例的支撑和约束,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难很大,政策实行多为政府领导意愿,即使不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难追责。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与环保、居住建筑、农业水利等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现阶段,农村居民环境建设由多个相关责任科室或者部门负责,任务划分不够清晰,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交叉过大,容易发生推诿、扯皮等问题,给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进行造成较大困难。
(2)我国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步较晚,所以相关的规范以及配套政策难免缺失,导致对各地方政府的指导性不足,使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使各地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未能有效彻底的进行。
(3)市场机制欠缺,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度较低。目前,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的机制尚不完备,除少数地区有着较低的污水处理费外,其他地区因未能接通自来水,导致暂不能进行收费。
另外,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回报机制不完善,污染治理的运营维护费用高,无法集中社会资金力量参与到其中。据统计,2017 年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和维修比例仅为28%,社会资金的参与度远不足。
(4)农村污水处理面广,由于乡村分布比较分散,因此污水处理的规模普遍较小,所以农村污水治理困难重重,投资和运营费用普遍很高。农村污水垃圾的处理普遍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甚至部分地区直接采用城市污水的处理方法和要求,没有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而盲目地进行污水处理,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较高。
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为治理:对各地政府进行政策上的约束与建议,同时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重点主要放在管理与意识形态的强化教育上,例如:努力改善脏、乱、差、破坏的现象,并且要让全体村民充分了解这些对村民居住生活环境的不利不良影响及其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为提升:该策略主要包括对景观、建筑风貌、村容村貌的提升等相关人居环境的具体工作。
(1)改善垃圾处理问题。农村居民日常的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与进行农业活动产生的垃圾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源头对其进行分类回收,是有效且关键的措施。完善无害处理垃圾设施,必要时再次对垃圾分类,确保垃圾的无害化,方便后期回收利用。要在村内普及宣传垃圾分类教育,设置好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尽量在居民区和农业区之间设置,以方便居民分类处理农业垃圾和生活垃圾。
(2)改善污水处理问题。污水综合治理项目是围绕农村居民饮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关系农民群众整体生命健康,要尽快实现从就地处理排放的水到集中处理的水向农业居民生活方式污水处理转变,乡镇要投资建立的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工厂,推动城乡农村居民污水处理管网的有序发展;积极推广农村分户式污水处理,研发配套农村居民粪尿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设备,方便快捷实用。
(3)整治农村厕所问题。厕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好厕所革命,将最难处理的部分处理掉,会使整个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巨大的提升。推广使用清洁方便无污染的设备,将农村居民的排泄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能够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对污水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把经过处理的污水冲洗厕所,节省大量水资源。同时,厕所的建设标准应当适当提高,避免土厕的出现,推广通风良好、设备完善的厕所的建设。
(4)整治村庄村容村貌。整治村庄村容村貌主要从村庄道路、广场、环境、建筑、标识等方面进行整治:
①村庄道路整治。开展大型农村地区道路水泥硬化工程,实现由乡村土路转变为水泥硬化道路,对农村公路上的碎石、土壤硬化塌方等现象进行定期清理,以达到减少公路尘土飞扬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及健康产生影响的作用;②村庄广场整治。对村镇景观管理节点例如村镇公园、广场、村镇入口处等进行优化设计与景观环境处理塑造,对景观节点环境处理进行颜色识别优化设计;③村庄环境整治。以房边、村边街道绿化改造为主,开展街道、院落的绿化改造工作,部分自然景观条件良好的乡村可适当建设景观了绿化廊道。安装日光灯杆、路灯等夜间灯光应用照明基础设施,实现重点村区街道主街和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夜间灯光照明;④村庄建筑风貌整治。对村庄建筑进行评估,将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保留以及屋顶,墙面和门窗的改造;对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以及改建,新建建筑要充分体现村庄的整体建筑风格;⑤村庄广告标语整治。清除住户外墙的广告,设置地域性文化特色墙,设置村规民约宣传栏;⑥村庄标识设计。村庄设置的主要标识有:交通、公共标志和宣传等。导向标志和交通标识主要位于道路的交汇处、街道等;公共标识和宣传标识主要位于公园广场和村庄的主要入口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完全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农民的根本幸福,事关乡村社会的文明与谐。政府应该各部门加以高度重视,重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这项工作的作用,努力促进美丽宜居的农村建设。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美丽的乡村建设,把乡村改造成美丽的宜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