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源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重要发祥地,是华夏儿女五千年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宝贵经验积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创举和文化瑰宝。自从殷商诞生以来,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商周的萌芽期、秦汉的形成期、唐宋的成熟期、明清的高峰期,为历代炎黄子孙提供了诗意游赏和居住环境,并成为世界园林三大系统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极高的地位[1]。“妙极自然,宛自天开”自然式山水园林理论不仅被亚洲国家推崇备至,对欧洲造园艺术也曾产生过很大影响。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造园艺术,为新时代城乡建设事业服务,本文以五老峰风景名胜区王官峪景区规划设计为引子,抛砖引玉供各位同行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史无前例高速发展,风景园林建设事业也获得了世界瞩目惊人成就。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1)“崇洋媚外”思想很严重。走在我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大部分采用西式设计手法。这也是造成我国城市千城一面,毫无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一方面原因。笔者在某次专家评审会上甚至遇到过某些风景园林设计师对本国传统造园艺术嗤之以鼻的轻蔑行为,他们认为那是落伍不入流的设计手法。
(2)风景园林设计师造园设计手法掌握不熟练。很多城市公园绿地造园手法低劣,不追求生境、画境和意境,各个景观要素的设计风格大杂烩,景观质量差,艺术性不高。
(1)文化自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不仅是民族的、国家的,更是世界的。没有对自己本民族、本国的文化自信,就会在历史长河中迷失自我,甚至被别的文明所征服和淘汰。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深厚底气[2]。在新时期我们提倡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要文化自信。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成熟,是中华民族三千多年造园创作实践中积累的造园理论和宝贵经验,是经历过悠久历史长河严酷检验的文化瑰宝。我们作为风景园林后辈,不应为它感到自卑,而应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
(2)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造园艺术作为世界园林之母,我们风景园林设计师更应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和将其发扬光大。
(3)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上下五千年来其文明脉络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文化至今深植于中华民族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造园艺术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休闲游憩的要求。随着我国国力的蒸蒸日上,人民自信心也水涨船高,开始平视欧美发达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也日益自信,东方特色的艺术设计也日益受到欢迎与追捧。
(4)努力提高风景园林设计师造园设计手法,不仅要掌握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手法,也要继承好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造园艺术手法。不盲目排外,也不抛弃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应对不同的设计项目,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法,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
王官峪景区位于五老峰风景名胜区最东侧,是以古代名人文化为内涵,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景区。南侧紧挨天柱峰,西临贻溪,北靠清华乡,东至楼上村。境内山峦雄、奇、险、秀,怪石嶙峋。山峰姿态万千,岩石溶洞幽深莫测。山泉飞瀑,一泻千里,似如白练。入谷便觉清静幽雅,似有“世外桃源”之感。历代游人不绝,多迷恋它的幽深雅静。司空图在王官峪隐居时,以《桃花源记》的典故将王官峪命名为“桃源滨”[3]。自然景观资源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点石成金、恐龙化石、黄沙溶洞等;人文景观资源有:司空图墓、表圣影堂、聚贤居、休休亭、百二盘旋、何仙姑庙、分水池等。根据《五老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0)》,王官峪景区除了社会居民点规划为三级保护区之外,均为二级保护区;对景区内的自然山体、溶洞、水系水景等重要自然景观实行严格保护,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重点保护天柱峰、黄龙洞、东瀑布、百丈素练、石崖喷雪、奇石珠帘等主要景观;合理规划游览线路,拓展自然景观游赏空间与游赏内容;加强植被的抚育,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以唐代司空图隐居处为中心建立唐代诗词与文学理论讲习会所。
根据《五老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0)》对本规划区的要求、规划区内景观资源条件和现状综合分析,笔者对本项目解读如下:
(1)保护各类景观资源,按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的要求保护好各类文物。
(2)充分挖掘王官峪景区的景观资源,依照文献资料,恢复还原原有景观风貌。
(3)如何展示司空图诗歌文化和隐居文化。
(4)在王官村规划旅游服务点,提供必要的咨询、医疗、住宿、购物、餐饮等服务。
(5)调整土地利用的规划布局,将生态、环境、社会与景观资源之间的矛盾将至最低。
其中第(2)、(3)点是笔者认为本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规划区内自然景观融雄峰、瀑布、溶洞、水潭、溪涧、森林于一体,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不愿与朝中奸臣朱全忠为伍,佯装老朽不任事,晚年隐居于王官峪,自比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此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二十四诗品》。这《二十四诗品》以诗歌中描述的各类意境来表达和概括各种诗歌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门别类。为后人欣赏、鉴别诗歌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诗歌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司空图以二十四首描述意境的诗歌用来区划诗歌风格类型,每一种风格都以一首优美的风景诗来描摹它的意境。除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不朽著作外,历代文人墨客也在王官峪不吝留下甚多描述王官峪山水、田园自然景色的诗文墨宝。
为了解决上文叙述的两大设计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大胆将王官峪的山水、田园自然景观资源和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历代文人墨客诗文有机结合,打造一处富寓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风光:
(1)诗意山水:以二十四首诗歌(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描述意境融入自然山水景观中,情景交融。在天柱峰附近设置雄浑和豪放主题的景观,展现天柱峰雄浑高大的意境;结合东西瀑布和石岩喷雪,布置洗练和悲慨主题的景观,营造瀑布坠潭的雪白柔美飘逸的意境;于西侧溪流两岸布置清奇、自然、含蓄主题的景观,利用溪流自然宛转的自然景致,布置清泉石上流,两岸野花香,幽林遮溪谷,曲径通密林,芳草盖青石,脆鸟鸣幽谷,岚烟拂深林的自然景观;在东瀑布、休休亭、奇石珠帘布置典雅、飘逸、形容主题景观,还原司空图在王官峪隐居的生活场景,营造世外桃源的休闲景致;在西侧溪流布置冲淡、缜密主题的景观,利用溪流,打造水流花开、鸟鹤飞翔、簧竹挺立、清露撒碧、曲径通幽、明月雪时的自然景致;利用明镜映天湖泊,打造精神主题的明漪绝底、奇花初盱、杨柳楼台、莺歌燕舞的滨水景观;于贻溪两岸布置清涧碧松、野屋曲径,湖泊两岸种植碧桃、菖蒲、莲花、垂柳等滨水植物。
(2)诗意田园:根据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诗中描述的景色,还原王官村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根据文献资料将现有村口水潭还原成桃花坞,滨水周边多稙碧桃、山桃、垂柳和其他花灌木、水生观赏花卉。
(3)保护好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点石成金、恐龙化石、黄沙溶洞等)和人文景观资源(司空图墓、表圣影堂、聚贤居、何仙姑庙、休休亭、分水池、百二盘旋等)[3]。严格禁止开山采石,加大封山育林和荒山绿化力度,逐渐消除裸露岩石、土层。除必要的服务设施建设外,严禁其他类型的开发和建设。
(4)在北侧主入口处设置入口牌坊、停车场和一处司空图纪念馆(诗歌讲习会所)。牌坊和司空图纪念馆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在司空图纪念馆附近结合现有的村庄设置一处旅游服务中心,采用唐代建筑风格,提供必要的咨询、通信、医疗、住宿、购物、餐饮等服务。
(5)在建材上尽量使用乡土建材,如土砖、土瓦、原木、原石材、树皮、树枝等。田园、屋舍风貌尽量维持原生态农庄;曲径尽量采用溪流卵石;休闲亭廊选用原木、树枝干、树皮瓦;指示牌尽量采用原木板;垃圾桶尽量采用原木桩;休闲座椅尽量采用原木坐凳;广播音响设备的外包装尽量采用块石或原木的式样;公共厕所外立面尽量采用茅草房或木房的款式;农田的耕机路尽量采用石板路或土路。
自然式山水园林造园艺术是几千年先辈们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无论在我们赏景游憩还是在实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风景园林后辈,我们更应学习好、利用好这一宝贵的遗产。在可预见不远的将来,我国综合国力必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登顶,优秀的中华文化软实力也将再次问鼎全球,传统的自然式山水园林造园艺术也必将再次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绽放更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