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春岷
(重庆市睿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0021)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中,落实成本控制内容,主要是对建设工程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加以有效的控制,要求造价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工期加以合理的分配,并优化安全成本、机械设备成本。与此同时,还应该巩固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依照预先的设计方案,有效落实各项工作细节和施工要点,提高整个项目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推动行业的有序进步。
项目管理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讲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主要目的是高效地完成项目要求,提高项目设计施工效益。在成本主体构成当中,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工作落实的核心负责人,需要对整个项目的外在规律和内在逻辑加以有效的控制,依托有序的人员调配,对相应的项目加以有效且科学的组织规划,甚至远程控制,使项目达到预先的设计组织要求。
首先是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践中,人工施工成本是前期投入的关键要素,而且人工成本的控制本身会受到工程技术规格和难度等方面的影响,甚至一些高层建筑本身会对人工成本造成一系列的威胁和资金损耗。基于此,要求施工单位造价人员能够有效地对建设工程人工成本加以有效的控制。一方面减少人工成本的不合理损耗,使各系部环节都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加以调配和控制,做好互相合作的工作。另一方面,应该对劳动力加以有效的追踪,发现过量分配或稀缺的情况要及时的整改,防止耽工误工情况的发生,造成不良的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是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要依靠大量的材料来进行,而材料无论是质量、规格、数量都要求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人员加以有效的控制,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图纸规划内容,对材料的数量、采购流程加以科学的判断,防止由于材料不合格或质量不过关造成整个施工的返修,甚至拆除。另一方面,在对材料价格管控方面也要求施工单位能选择优良的材料生产厂家,并提前对相应的市场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材料价格和材料质量的关系,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1]。
建设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材料、人工以及建设质量加以有效管控之外,更需要工程造价人员以及成本管理人员能够基于工程全流程的视角,合理规划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阶段整个过程的资金使用情况。但是当前部分施工单位的成本管控人员仅关注前期的成本控制,来考虑后续的施工要求是否符合预期的预算判断,缺乏对全流程的成本控制和监管,一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便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或误工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在项目管理初始阶段及设计初期,就需要对成本内容进行可靠的规划,其中包括人员的组织分配、工程地点、配套设施的选择,以及各类资源预期的消耗情况等。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节省时间,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初期并没有对成本规划体系和控制系统加以有效的研究,甚至忽视了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完善,这样不仅会使后期的成本管理出现混淆问题,同时实际支出成本也会比预期成本大许多,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和维护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建筑工程由于规模不同,所处地理位置和附近的配套设施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需要落实各系部工作,并配以一定的技术,而最重要的是需要形成一套与成本控制方案相匹配的预算管理方案。但是现实中部分施工单位,由于人员和资金配置以及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不仅成本控制技术不过关,而且实际的控制内容与预算方案也背道而驰,导致在后续的施工应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部分成本管理人员依然采用传统的管控方法对预算方案进行临时更改,不仅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工程烂尾情况。
项目工程由于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因此或多或少在施工周期中都会出现一系列材料浪费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因为在施工之前,成本管理人员没有对工程的周期进行有效的考察,不是施工中忽然增加项目需要重新采购材料,就是前期准备的材料数量过多,后续无法回收,只能当作建筑垃圾被处理掉,这种材料管控方式不仅会增加前期的成本支出,而且也会浪费资金资源。例如在施工时,建筑大多会利用到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拌和量与实际的施工需要不符,则会导致其无法回收,造成成本浪费。除此之外,施工场地对于材料的存放也具有一定要求,如果施工管理人员未按照实际的要求合理存放材料,也会导致其受潮甚至变质,而重新购买施工材料,会造成成本浪费。
一方面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成立专门的成本控制小组,强化他们的成本控制理念,使节约资源、节约经费等一系列核心思想渗透到整个施工团队当中。与此同时,成本管理人员也需要依照施工场地环境的实际要求,即施工实践中所需要耗费的各类材料、人力资源等特征,设计科学有效的成本管控方案。如住宅建筑、商用建筑、体育馆等建筑等,由于其施工规格不同,所需要耗费的成本量也存在差异。这些都需要成本管理人员在前期做好控制工作,确保后续施工过程中各类费用的支出都能在成本核算范围当中,从而保障工程项目可以在有效的周期内完成,提高工程施工和建设的效率[2]。
成本控制体系的确立需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是成本预算规划方案,即能够对建筑工程全流程进行成本控制的预算方案,包括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人员等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成本费用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各主体依照项目类型的差异,制定代替方案或B方案,使此方案的详细度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确保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体现在成本控制规划当中。其次,要求成本控制人员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彻底的执行审查,例如依照计划方案,每建设一个周期,就要对其建设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对于超支的项目要重点审查,了解超支情况与实际是否相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追责,确保成本控制与执行目标相一致,达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最后为了能够确保成本规划方案得到确切的落实,还要求施工单位的各部门以及各个小组落实权责分明机制,一旦发生问题可以直接追究到个人或负责人头上,防止相互扯皮或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
工程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需要依照设计方案来实行,首先要求成本控制人员能够在预算方案当中对材料加以有效的审核和管理,遵从实际的采购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施工进程、施工规模合理采购,防止盲目购入引发的资源浪费问题。与此同时,在预算方案当中,也应该对材料采购合同以及问责机制加以明确的审核,并且材料进场后的堆放管理细则也要体现在预见方案当中。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其中安全施工管理则要求调动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消灭安全事故。在预算方案当中,对各类安全防护细则加以明确的调度。而施工质量管理则要求预算方案中体现每个施工进度的具体时间以及审查的细则问题,防止由于质量问题引发返工的情况[3]。
材料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最关键要素,要求成本管理人员对材料采购、利用和堆放等细则加以明确的说明,其中采购环节要求采购人员能够与信誉好且质量高的材料生产厂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材料在进场之前,质量就能得到保障。材料在利用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控制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而材料在堆放的时候,也需要依照其性质,放在喜阳处或阴凉处等,防止材料发生变质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增加后续的重购成本。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是关键,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因地制宜,对项目工程的规模用途等加以有效的分析。在实际实施成本控制的时候,要求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可以强化成本管控意识,落实有效的控制体系,出具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方案,并合理采购利用和堆放施工材料,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管控的效率,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和应用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