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然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放线测量技术是一种直线段定位放线法,其需要利用经纬仪来进行测量定向及利用测距仪来进行定位放线,该方法必须在平缓地形中才能够使用;另一种是曲线定位放线法,当在定位放线中遇到非直线定位放线需求时需要应用到该方法,为方便操作及保障测量精度,其通常会结合圆线、弧线、直线等来进行定位放线,并利用横竖轴双坐标来辅助定位。为进一步确保放线测量精度,还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定位放线进行校核。在主要轴线点的定位放线校核中,常用的校核方法有两组坐标校核法、三边测距交会法、三角相加之和为180°原则法等,但注意在轴线点的测量中不能使用两点测角交会法;在工程轮廓点的定位放线校核中,首先需对测角前方与定点进行交会,并引入第三方向作为主要校核方向,另外如果与定点交会的是测角后方,则此时不仅需要引入第三方向,还需引入第四方向;其次若定位放线校核的条件是四组坐标,则必须先完成定点放线后再进行测量,并在测量完毕后将测量结果数据与设计数据做比对以判断测量精度;最后若是采用的几何图形法进行定点放线,则在校核时需充分把握好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使用相关仪器来测站定向之时,需通过后视两个确定方向来观测方位角的符合性,若对精度要求不高也可选择在水平角上进行观测,另外当需要高程或进行倾斜改正操作时,还需观测天顶距。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核心筒一般需要先行施工,且核心筒总体施工难度较大,必须要有效解决高空作业面及安全防护问题。在具体的核心筒施工中,可基于专用模架系统开展相关作业,并集成大模板系统、堆料平台及混凝土布料机等,以保证作业便利和安全。再者,为方便人员运输,还需提前在核心筒内设置能够有效通往模架平台的筒内电梯。塔吊可选择外挂式塔吊,附着于核心筒的侧壁剪力墙上面。
1.3.1 柱施工
钢柱施工的第一步是吊点设置,一般吊点可设置在钢柱两端的焊接带圆孔的耳板上,利用4根强度足够高的单绳吊挂进行吊运,通过挂设倒链来合理调节斜柱倾斜度来维持吊装平衡;为避免起吊时产生地面拖拉而造成钢柱受损,还应在钢柱下垫枕木。在具体的钢柱吊装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吊装方式,例如直钢柱施工可采用一点起吊法,先在钢柱接头的内衬板、顶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好吊耳,再于吊耳内穿上卡环,最后在卡环上系起吊钢丝绳,从而保证起吊后的钢结构构件保持垂直。此外还注意,如果吊耳安装位置为内衬板的话,则在焊接时不用割除吊耳;如果吊耳安装位置为顶板的话,则在焊接时需要割除吊耳。
1.3.2 钢梁施工
钢梁施工是一项重难点问题,为保证施工便利和安全,应在钢梁构件的加工预制环节就提前焊接好吊耳,吊耳的位置一般是选择在上翼缘部位;吊点位置则应选择在钢梁端头位置,且要距离钢构件约1/4剧里。对于大构件的主梁,采取捆绑法进行吊装是最佳的方式。在钢梁的安装过程中注意要分清主次顺序,先安装好主梁再进行次梁的安装,且钢柱及其连接钢梁需共同完成安装,这样有助于强化结构稳定性。对于中庭平台梁,在吊装提升时需同时应用两辆吊车进行施工,并且在正式起吊前应先试吊一小段,目的是观察构件的倾斜度及钢丝绳的拉紧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此外,由于中庭平台梁自身较长而两梁间相距短,所以应选择退吊方式。
1.3.3 焊接施工
在钢结构施工中的焊接施工环节,应提前清理干净焊接表面及边缘,焊接时保证角焊缝连工件的密贴性,并注意加强对焊缝周围母材的保护以预防定位焊产生裂纹。
1.4.1 柱模施工
在柱模施工前,先要根据图纸设计制作柱模板,并对压脚板、柱模板进行有效安装,注意顶撑需应采用斜拉杆。柱箍的安装是一项关键,在施工中需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同时结合柱高、断面尺寸等参数合理计算确定柱箍间距。以双钢管柱箍的施工为例:为保证柱箍与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需利用木楔来进行加固处理,且在安装完毕后还需利用钢管等配件来进一步固定柱模,并确保柱模支撑为对称固定。若柱断面超过700mm,则可选择以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连接柱箍与模板,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好对拉螺杆之间的距离。
1.4.2 梁模施工
在梁模施工前需要先搭设支模架,为保证架底的平整度,可在其立杆下面设置垫木。在搭设完支模架后,再准确测量找平梁底模标高,之后进行木枋的铺设和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注意为保证铺设的严密性,因在最后利用腻子进行适当的嵌补。在正式的梁模安装过程中,需将梁侧模安装在底模上并以支架做好固定,若梁高超过600mm则还需利用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对两侧模板之间进行对拉固定。
1.4.3 板模施工
在板模施工前也需先搭设支模架、准确测量找平梁底模标高及进行木枋的铺设和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注意在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过程中,需从四周开始,逐渐收拢到中间,最后在中间收口。此外,为保证铺设的严密性,可在最后利用木刨子做找平处理及利用腻子进行适当的嵌补,或者也可选择张贴胶带。
1.4.4 模板拆除
在模板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对模板进行有效拆除,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模板拆除时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冲击荷载,并且在侧模的拆除中还要避免损伤、划伤到混凝土结构表面和边角处。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往往会涉及许多混凝土施工作业,其首先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配比合理。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中,应遵循合理的操作次序,并采用分层浇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斜向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或者分段分层浇筑等。注意在浇筑过程中应预防泌水现象,发现泌水后及时清理。混凝土施工的原则是边浇筑边振动、快插慢拔、掌握好振距。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预防其表面形成塑性裂缝,还应在1~6h后进行二次浇灌或二次压光处理。混凝土结构浇筑技术的应用,必须严格控制浇筑期间的温度,提前完成浇筑水管的架设,通过冷水将混凝土中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受到影响,结构出现裂缝。此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完成浇筑施工后,还要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开展,需要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尤其是施工中温度、湿度等方面。若施工期间气候出现特殊变化,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停止施工,待气候改善后及时恢复施工。在除此之外,根据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第一是浇筑完毕7d后按时进行拆模,拆模完毕将混凝土密封包裹,包裹材料为塑料布。重视湿度方面的控制,若湿度变化相对比较快,及时洒水,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第二洒水完成后,连续观察4d,工作开展后测定混凝土核心温度,结合温度情况筹备第二次洒水工作。
不仅如此还需要重视做好混凝土结构浇筑技术的工作。第一,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期间,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考察工作,必须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完成全面性的考察。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尽量按照由低到高顺序展开施工,并且确保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一次性完成。第二,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情况,若一些施工缝问题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就一定要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后浇带填充环节,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先要做好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及机械设备等的准备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把握好各关键施工技术要点;此外在施工完毕后,还要有效开展好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如此才能够切实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