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玥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正在不断的扩张,城市周边的乡村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城市高楼林立,城市中心区日益繁华,城市中各区域的连接处及城市间的连接区的发展却被许多规划者或政府忽视。这些区域紧邻城市却没有办法享受城市内的公共设施,同时许多地区成为了城市的“垃圾场”,被作为城市的附属区域建设。然而这些城市边缘区其实具有城乡二元性,并不是城市瑕疵,城中村也不完全是城市的负面区域。合理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可以引导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中的各种城市病逐渐显现,其中城中村是一个明显的代表,不仅因为其地理位置及建筑风貌所带来的所谓的城市“补丁”,更是由于其低质量的生活环境及大量的流动人口被许多地区政府认为是城市中滋生犯罪行为的场所[1]。
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可以更好的探索解决方向。例如兰州市,在第一版城市规划中,各区划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薄弱,区域间有许多农田和村庄。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各个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使得区划范围内的中心区域逐渐扩张,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原有的一些村庄渐渐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包围,例如十里店、水挂庄、庙滩子等地区。这些地区有些被搬迁,有些却因为不同原因依旧存在于城市中,由于农田占用补偿等原因,住在这些区域的原住民多在周边购买楼房居住,而原有的房屋被出租或转卖。
城中村的房屋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的设计,建筑样式无法统一,建筑颜色及立面初沿街面外整治难度也较大,与周围环境无法和谐统一。同时城中村中的原住民逐渐减少,外来人口增多,这些人口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相关部门管理难度大,自然为一些犯罪者提供了场所和环境。这些群体行为及构成以及建筑使得城中村逐渐被大家认为是代表着混乱与不安的地区。
城中村是城市内部各区域扩张所产生的现象,城市边缘区则是城市整体发展扩张所产生的区域,与城中村产生的原因相似,这些地区的构成也比较复杂。而与城中村不同的是,这些地区由于离城市中心区较远,在没有建设完整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时,多用来作为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等功能服务城市,例如兰州西固的国际港务区,北龙口建材市场等。少数被用作商业或住宅的地区如青白石的碧桂园住宅区等,由于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匮乏,使得住在这的住户面临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区域修建的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公共设施虽然会解决城市公共资源等问题,但同时也会加剧城市污染、热岛效应等,这些负面问题是城市边缘区亟待解决的。
在场所心理学研究中,群体行为和社会人口学变量与不同场所之间存在着联系[2]。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城市中的个人经常在不同的场所中活动,最终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因人(群体)而异的、由多场所组成的活动系统,人正是通过这一系统对城市环境进行认知、体验和评价。
城中村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城市过快发展的结果之一。对于已经城镇化完成或者快要结束的城市来说,削弱城中村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城市的转型与重构来逐步实现。从单纯通过经济增长来判断城镇化度,逐渐转变观念,通过建设城市生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等改善城中村周边环境。依据沙里宁建筑师的“有机疏散”理念,将城中村搬迁后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引导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举例来说,成都远洋太古里原本是围绕大慈寺而发展的商业和居住聚集区,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新建建筑不是摩天大楼或者高层商业建筑,而是基于原有建筑风格的低密度商业区。这种改造方式在之后的使用中被广泛称赞及推广,商业效益逐渐 增加。
对于正在进行城镇化或者即将进行城镇化的地区来说,可以采用梯度城镇化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及放缓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两方面结合发展,形成梯度城镇化的发展模式[3]。这种方式能够使农村地区逐步过渡为城市,增强发展过程中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周边的地区,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适合发展旅游、生态、大型商业、公共设施(体育馆等)等[4]。逆城镇化现象的产生可以为城市边缘区提供发展机遇,建设特色小镇、生态旅游等,可以纾解城市压力同时为城市居住人口提供休闲、放松的空间。
除此之外,对于城市边缘区域的发展可以依据“蔓藤城市”理念进行设计及探索。“蔓藤城市”是一种结合田园城市及有机疏散理念的规划策略,以建筑、城市跟环境、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解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5]。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边缘区域,为城市纾解路网,减缓交通压力。增加城市园林、绿地提供新鲜空气,改善生态环境[6]。建筑组团式布局需要的建设用地较少,可以嵌入生态廊道,通过水系、绿地等联系城市与自然。边缘区的开敞空间作为人们休闲场所,可以缓解人们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压力,降低由环境而产生的心理疾病,治理“城市病”。
无论是城中村的改造还是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发展,均是为了改善由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不同的理念,正确的认识问题,探索合适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城中村及城市边缘区负面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