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存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进行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中,认真管理细节,做好工地机电工程协调,让所有设备接口能够完美接合是很重要的事情。强电系统包括配电开关、后备发电机、变压器、配电柜。强电系统设备使用的电缆品种差不多,所以问题出现的比较少。弱电系统有十分复杂的子系统,容易出现问题。如今电气工程师通常只了解一些系统专业知识,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特征了解不足,碰到问题会考虑不周。
为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必须做好充足的工程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物资准备,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强电材料。土建作业时使用各种制品与构件,准备各种各样的强电作业工具。所有的材料和工具,规格、型号与材质必须符合规定,不得有断裂、变形问题,表面需要足够平整和光滑。除此之外,电缆的保护套必须完整,电缆需要有出厂证明和检验合格证,做好电气性能抽样检测工作。如果布线的时候,系统使用单模光纤或多模渐变折射光纤,应做好光纤线长度以及衰减常数检测工作。
2.2.1 协调土建施工
土建作业时,接地工程的引线管、电缆过墙的进线管与保护管、地秤配管过墙孔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结束土建作业以后,需要让线槽架安装和给排水管、风管作业一起推进。无论如何,都要解决好弱电管道和槽架的空间配置问题。结束土建作业之后,穿线和配线需要和装饰工程一起推进。在进度方面,应在结束装饰工程前,完成穿线敷设。所有控制室装饰都要和整体装饰保持同步。弱电系统设备接线端、安装、定位连接工作,需要在结束装饰工程后进行。室内吊顶和墙壁,需要安装安保探测器与消防探测器,做好和机电施工、建筑装饰工程的协调。尤其要注意的是,应留意线路敷设、阀门安装位置的需要。传感器安装和开孔,在调试期间,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与设备资源,必须落实责任制度,以防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问题。
2.2.2 作业界面管理
必须按照工程情况,确定机电工程以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接口、材料、设备供应情况和范围。比如,空调设备以及负责空调工程的承包商需要提供空调控制系统、风机、变风量处理机以及各种和设备有关的风门驱动器、执行器、电动调节阀、风门、阀门。必须明确划分装修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弱电系统的工作界面,明确系统机电安装要求、管线的敷设、接线以及穿线要求,做好设备配合与调试,减少使用中的问题。
2.2.3 现场管理
考虑到现场复杂的管线情况,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现场监督和检查,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要求和评定标准。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漏盒掉管的情况。有必要及时补充补做。此外,接地极、直埋电缆、线管预埋等隐蔽工程必须结束前一道工序后才可以开展下一道工序。每一个项目作业结束以后,都应及时验收检查,做好档案收录和整理工作。工程结束后,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为保障电气施工安全,需要管理人员按照工程法规、法律以及检查条例,按照工程情况,制定工程紧急预案、安全作业办法以及安全用电方面的规定。
作业之前,技术交底很重要,需要让所有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注意事项、技术方案、总体意图。在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工程意图以后,技术交底时签字,才准许进行后续施工。按照管理要求,认真检查上岗人员的证件,尤其是各种技术工种。此外,管理期间,应定期安排电气施工人员参加安全用电和专业培训方面的教育。
在电气施工以及工程质量管理中,智能建筑有十分突出的特征。首先,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作业中,接线盒、管线和线缆都在建筑物内部,是隐蔽性工程。如果工程出现问题,会有很大的返工难度和返工工作量。其次,智能建筑有非常多的施工工序,工期较长。一般来说,智能建筑电气施工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配电箱安装、穿线操作、埋管施工、接地施工。最后,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时,其实是由大量自动控制工程共同组成。作业期间,子系统众多,协调管理十分重要。需要考虑的包括通信系统、消防联动系统以及自动报警系统,各个子系统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保障工程质量,发挥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各种技术优势和作用,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需要以大局角度考虑,提高工程设计质量、管理质量、施工质量。
4.1.1 安装传感器
连接现场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时,需要减少接线误差。镍温度传感器接线电阻,必须控制在3Ω以内。铂温度传感器接线电阻,需要控制在1Ω以内。风管压力传感器、风管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管道空气质量传感器、风管温度传感器、风管湿度传感器需要完成保温层工作以后才准许作业。水管压力传感器、水管温度传感器,不论是焊接还是安装开孔,都要在管道保温、防腐、清洗、压力实验前进行。不能在管道边缘和焊缝焊接和开孔。水管感温段和温度传感器如果超过管道口径一半大小,需要在管道底部或是侧面安装。安装时,在流量的调节阀上游选择位置。一般来说,流量计上游通常会有10倍管径长度直管段,流量计的下游,则有5倍管径长度直管段。管道和电磁流量计连接为等电位能够可靠接地。有可能会有逆流情况的地点,需要在流量变送器的下游部位,设置止回阀;在测压点上游,安装涡轮流量变送器。
4.1.2 安装控制设备
智能化建筑控制设备包括电动调节阀、电磁阀、电动风门驱动器,它们控制着风管风阀、管道阀门。在电动阀门驱动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安装之前,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展开压力试验和模拟动作。如果管道的口径和电磁阀口径大小不一样,需要使用异径管件。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阀的口径绝不能小于管道口径两个等级。安装完风阀控制器之后,应当让风阀控制器开闭指示位和风阀情况相同,将其安装在容易观察的方向。
在电气工程中,配电装置尤为重要。使用期间,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审核工作。必须让施工人员了解配电箱的修改计划和情况,确保配电箱回路数和容量与设计要求相同。安装完设备以后,需要对自动切换装置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切换电压与切换时间需要和实际情况保持相同。送电之前,系统所有电源开关,都应在关闭的位置。做好熔继器检查,确认容量情况。安装电量变送器的时候,需要使用电缆和现场控制器I/O接口连接到一起。
电气工程中,线缆作业十分重要。应确保各种监控点和现场控制器紧密连接。模拟信号用屏蔽线,现场控制器的其中一面,必须接地。数字信号需要使用非屏蔽线。如果在远距离传输或强干扰情况作业,需要使用光纤设备。
检测智能工程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制定检测方案并落实。检测之前,使用仪器设备对接线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有没有断路和短路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尝试性通电调试作业。先进行单体部件与设备的调试,随后展开区域与局部的调试,最后调试整个系统。调试要求和规定,根据系统情况确定。所有专业都要参与其中,必须密切配合,做好联机调试督促。在强弱电设备的连接中,接口工作电压的检验是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模拟调试,在没有问题以后,才接入进行实验。
检测通信接入的时候,考察的对象包括试运行验收、初验测试、检查测试等内容。电视系统要正向测试反向隔离度、脉动噪音、侵入噪音、相位抖动、调制误差率。广播系统音频线敷设、输出输入的不平衡度、接地形式与质量要求必须与设计规定相匹配。在计算机网络中,检测工作包括网络智能管理、容错功能、路由、连通性等众多检测项目。完成智能工程的安装以后,系统承包商需要现场测试系统功能、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使用高精度仪表对传感器进行现场检验。应用现场控制器调整给定值,当然也可以选择检测执行器时,使用信号发生器。在检测安防技术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的是,监控系统探测器的盲区检测。另外,还要重视电源线被剪功能、短路报警、信号线开路、防拆报警等检测工作。在所有系统的检测结果都合格、完成系统集成调试以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之后检测智能集成系统。集成检测内容包括系统接口检查、传输信息、通信协议必须符合系统的集成规定。
对智能建筑作业来说,电气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和建筑的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智能建筑作业期间,需要做好所有环节的严格把控,提高电气施工重视度,加强管理,保障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让工程符合规定,满足设计要求与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