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海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主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精细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成为破解城市问题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些城市逐渐背离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建设初衷。较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关注信息系统的搭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自身特点未做充分挖掘,对城市公共服务的运行效率把握不足,导致城市建设存在公共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治理水平不足等问题。由于公共服务建设水平与公众的需求不相匹配,公众幸福感获得度较低。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已经迈入新阶段,重塑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打造新型智慧化城市需要强化规划引领、公众参与、行业应用与政府决策。
智慧城市概念最早由IBM公司于2008年构想的“智慧地球”概念传播而在我国得到有效推广,随后我国相关部门着手开展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工作。目前学术界对智慧城市的论述暂未有统一定论,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是让城市更智慧[2]。巫细波等人认为科技引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3]。刘淑妍等人认为智慧城市是由环境、人和技术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性模式,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治理[4]。此外,不少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对推动城市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例如,甄峰等人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强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是适应当前城市化战略转型、公共服务提升和社区发展以及解决城市问题的必然趋势[5]。申洋认为智慧城市有效促进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提升[6]。张蔚文认为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智慧城市的推动[7]。同时,不同部门对于智慧城市的工作侧重也有所不同,国家发改委侧重智慧城市对城市宏观发展的构建,住建部侧重市政基础设施等智能化运行建设,自然资源部侧重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指导,工信部侧重信息技术对智慧城市发展的作用等。可以说智慧城市的概念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本人认为,不论是强调信息技术推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还是强调智慧城市为社会建设带来的促进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依旧是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应以人的需求为内在动力,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初步显现,特别是部分试点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务、交通、产业、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8]。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五百多个城市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9]。国家层面也相继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建设标准导则,为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提供了参考。
受制于各种矛盾,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部分城市顶层设计不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缺乏前瞻性,在未编制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各类智慧应用建设,给城市建设造成偏差和浪费。
②较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过度强调政府主导作用,未给予公众充分参与的渠道,最终建成的项目与居民需求不匹配,智慧城市建设沦为政绩工程,违背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
③对智慧城市给行业管理带来的作用缺乏必要认识,部分智慧应用成果未能充分提高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④受制于政府条块分割管理影响,各部门主要关注本领域信息处理,忽略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的情况依然存在,导致信息技术未能为政府决策起到必要作用。
每座城市有其独特的基础条件,存在的城市问题也不尽相同,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计划,把握好资源要素的时空布局。与此同时,新的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城市治理的反应时间,这给传统规划造成了新的挑战,动态的建设为规划不断完善提供了实例依据,智慧城市建设也离不开规划的动态更新指导。当前,“城市体检”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这也为智慧城市规划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行政主导力量,受限于部门行业分割的局限性,构建的智慧应用往往不成体系。信息企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核心力量,智慧应用的选择受到其趋利性的影响,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尽管各智慧建设侧重点不同,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彻始终。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应做好组织和引导,各专家重点对各类智慧应用方案进行论证,公众则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方案并反馈意见。智慧公共服务建设,应更多地听取公众意见,避免过度依赖政府的非理性判断,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及时根据公众需求及时动态调整,实现公共资源的全民共享。
智慧城市作为治理城市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关键路径,能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各行业发展相关数据,使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得到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在城市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将成果高效应用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运行和管理上,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公众才能充分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生活便利。
以往政府需要靠层层上报获取数据,最终到达上级的信息往往存在时效性滞后和信息失真等问题。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应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构建信息的共享与互联互通。此外,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智慧数据的重要作用,不断将权力治理转变为理性治理,将经验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将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尽快实现政府对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和管理转型,最终提高对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当前正值“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重塑智慧城市发展理念至关重要。智慧城市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要靠众多领域要素的融合发展,以顶层设计为首要环节,从公众的需求出发,通过政府高效科学的决策实现行业的健康管理,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城市更新与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让全体人民共享科技进步和城市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