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30 09:58赵敏毅张立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麻醉

赵敏毅,张立

(1.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麻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0 引言

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较差、骨密度较低,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常常由于外力介入的原因而出现骨折情况,在这一情况下常常需要采取手术方案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纠正[1]。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存在着一定的退化,因此在手术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方面需要格外严格[2]。不仅要保证患者的麻醉效果,让患者能够有比较良好的手术体验和预后效果[3],还需要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血液流动学的影响,确保患者能够在手术结束后快速恢复意识[4]。为了探究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我院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资料进行整理后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4 月至2020年4 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为65-85 岁,平均(74.85±6.74)岁,体重在46~75kg,平均(58.67±5.47)kg。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为65-84 岁,平均(74.67±5.86)岁,体重在45~73kg,平均(58.74±5.91)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我院在患者开始手术前均对患者讲述了本次研究的全过程,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通过了本次研究申请。

1.1.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在65~85 岁。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检查,确诊为下肢骨科类疾病,同时需要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③患者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和医护人员正常交流。④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认同,且签署了知情书。

1.1.2 排除标准

①患有神经阻滞处皮肤感染的患者。②下肢神经损伤患者。③对麻醉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④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在患者送入手术室之前30min,需要对患者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 和阿托品0.5mg。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需要开放患者的外周静脉,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患者的身体情况达到预期。在麻醉过程中,需要采用桡动脉穿刺的方式检测患者的血压。

1.2.2 对照组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喉罩置入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案进行麻醉。根据患者体重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0.08mg/kg)、舒芬太尼(1.5mg/kg)、丙泊酚(1.5mg/kg)和多库溴胺(0.08mg/kg),开始进行麻醉前期的准备。在患者的肌肉松弛下来之后进行气管插管手术。通过呼吸机直连气管的方式进行机械通气。采用静脉微泵持续注入顺苯磺酸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方式来控制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结束前25min 停止麻醉。

1.2.3 观察组麻醉方案

观察组患者采用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方案进行麻醉。通过B 超引导的方式对患者的患侧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进行神经阻滞。将探头的频率设置在7MHZ~13MHz,使用薄膜将探头包裹后。将患者调整到仰卧位,使患者患侧部分的腹股沟能够充分暴露。将腹股沟表面进行消毒后,将超声耦合剂均匀涂抹。对探头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确定好患者的波动股动脉,并将超声探头移动到波动股动脉的头端,调整探头的扫描角度和深度,从而获得比较清晰的骨神经横截图像。将0.25%的盐酸罗哌卡因20mL 注射到患者的股神经周围区域以实现对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之后将探头前移,注射0.25%的盐酸罗哌卡因10mL 到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周围区域,达到神经阻滞的目的。同样采用静脉微泵持续注入顺苯磺酸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方式来控制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结束前25min 停止麻醉。

1.2.4 术后镇痛方案

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采取一定的镇痛方案。一般给予患者曲马多(2.3mg/kg)联合舒芬太尼(5.10μg)进行镇痛。在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恢复后,且患者已经完全清醒后,可将患者的气管拔除,将患者送入相关病房内进行休养。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患者的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进行对比。同时采用VAS 疼痛视觉模拟方案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后2h、4h、8h 的疼痛感知情况。最后采用Ricker 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对患者的苏醒期期间的躁动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四项。正常:安静,轻易唤醒;轻度躁动:有些许躁动但是能够进行语言安抚;中度躁动:需要采用保护性措施或多次语言进行安抚;重度躁动:存在伤害行为和其他严重行为。总躁动率=(轻度躁动+中度躁动+重度躁动)/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2.2 疼痛缓释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疼痛缓释情况对比()

表2 疼痛缓释情况对比()

2.3 躁动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躁动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躁动率对比[n(%)]

3 讨论

全身麻醉是指对患者身体神经的疼痛感知能力进行抑制,以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疼痛情况的手段,相对于局部麻醉来说,全身麻醉效果更强,对患者的身体影响也更大[4]。但是在对于老年患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态,对药物敏感度高,老年患者的各个器官功能均有所退化。因此在对于老年患者的全身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危险,同时在患者术后也会出现呼吸恢复缓慢、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5]。因此在对于老年患者的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对麻醉方案进行正确的选择,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使用量[6]。

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方案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神经传递功能进行阻滞的方式来达到麻醉的目的,但是下肢骨折部位常常会因为神经位置较深而导致神经阻滞难以实施的情况出现[7]。采用B 超进行引导能够更加准确地对阻滞神经进行定位,从而合理地确定进针的位置。同时麻醉医生还能够在B 超的观察下对患者体内麻醉药物的扩散情况进行观察,以确定患者的麻醉效果,从而保证了麻醉药物剂量的使用稳定性[8]。相对于传统的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方案来说,该方案能够保证麻醉过程的可视化,克服了传统麻醉方式的盲目性,对于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升。虽然手术造成的疼痛信号传递不会改变,但是复合麻醉的方式能够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从而让患者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维持麻醉,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的下肢骨折手术而言,采用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方案能够保证患者的麻醉效果符合手术要求,让患者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9]。而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采用了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方案进行麻醉的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在苏醒阶段的躁动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充分证明了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有效性,而在董大龙等[10]研究中,重点研究了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效果,也得出了与本文类似的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方案进行麻醉,能够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较好的血液动力学,同时提升麻醉的准确性,使患者能够有比较良好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麻醉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