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政
讲到空战,我们经常会提及“制空权”。大家也许会好奇,“制空权”是什么?空中战争又为什么要夺取“制空权”呢?在夺取“制空权”的道路上,又有哪些战争神器诞生了?快跟随我们看一看吧!
“一战”期间,诞生不久的飞机被大批投入战场,执行作战侦察任务。在这些侦察飞机上,一般两人为一个机组,一名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另一名侦察员携带素描本,在空中根据观察到的景象描绘敌军的防线布置。很快,素描本变成了照相机,新的装备能够为炮兵提供更精确的位置信息。不过,此时飞行在高空的飞行员除了帮助地面上的炮兵准确投弹外,他们还会携带一些杂物,不时向敌军阵地投去。可以说,这就是空对地攻击的早期雏形。后来,投掷物变成了手榴弹之类的杀伤性爆炸物,于是空对地武器——航空炸弹开始萌芽。
1911年,在意大利与土耳其的一场领土纠纷战争中,意大利人用一架改装过的鸽式单翼机,向土耳其的阵地上投下了4枚重约2千克的榴弹炮炮弹,拉开了空中打击的序幕。很快,俄国、英国、法国纷纷效仿,用大型飞机装备火炮炮弹向地面目标投掷。当时的投弹方式说起来有些滑稽:人们将炸弹挂载在飞行员触手可及的地方,当飞机飞到目标上空后,飞行员再用手将炸弹一个一个扔下去。这种投弹方式,精准度可想而知,所以早期轰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
准备投弹的飞行员
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
1913年,俄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并给它取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伊里亚·穆罗梅茨”。这是俄罗斯勇士歌中的主人公、俄罗斯大地卫士的名字。这种飞机第一次设置了领航员座位(用来确认飞机航线和位置的人,一般坐在能直接看到地面的透明的玻璃艙室里,他们负责决定何时投弹)、自卫机枪(在遭遇战斗机攻击时可做自卫武器),采用了内置炸弹舱、电动投弹器和投弹瞄准镜等一系列开创性的设备,是世界上首款专业轰炸机。利用这种轰炸机,俄国人率先组成了轰炸机飞行队,在“一战”中累计执行任务422次、投弹2000余枚。
很快,英、法等国也研制出了轰炸机,空对地的轰炸行动开始成为家常便饭。这时,一些人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战的优势。1921年,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写下了一本划时代的巨作——《制空权》。
在《制空权》一书中,杜黑否定了以往的陆权论和海权论,认为天空将成为未来的新战场,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能在未来的战争中赢得胜利。因为一方一旦压制住或消灭了敌方上空的战斗机,获得了该空域的制空权,其轰炸机和攻击机就可以在该空域自由飞行,肆无忌惮地向敌方的城市、工厂和前线部队投下炸弹,实施轰炸。运输机甚至可以空投大批伞兵到敌军后方,促使地面战场崩溃。夺取制空权后,对于机动灵活的空军来说,地面上不能动的堡垒和防线再坚固也只是形同虚设。
早在“一战”期间,杜黑便多次建议意大利空军轰炸敌军的补给基地,但都被军方一口回绝。不过,《制空权》出版以后,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思考,极大地推动了轰炸机和航空炸弹的发展。
在“二战”爆发时,制空权理论已经在各国军队中有了一定的反响,于是在“二战”爆发时各国空军都有了极为亮眼的表现。无论是德军闪击波兰时的空地一体协同作战,还是珍珠港事件中航空母舰的运用,都代表空战已经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空中战场的对决并非电影中呈现的那样——王牌飞行员们驾驶战斗机展开一场场殊死对决,而是炸弹与轰炸机你追我打唱主角。“二战”初期,炸弹并没有得到什么革命性的发展,只是从原来由炮弹改装的炸弹变为标准化生产的航空炸弹。此时的航空炸弹,按照重量分为不同的号码,其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只有大小的差别。
通常来说,常见的炸弹有流线型和圆柱状两种,流线型的炸弹弹体可以有效减小空气阻力,能够挂载在飞机外部,轰炸精度高,但是这种弹体在加工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造价相对较高。
流线型炸弹
圆柱状的炸弹弹体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加工时间更短,造价低廉,适用于大量投掷的中小型炸弹。但是这种类型的炸弹空气阻力较大,外挂在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对飞机的速度有很大影响,所以一般适用于有内置弹舱的轰炸机。“二战”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这种炸弹,毕竟在战争中,生产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轰炸机内置弹舱特写
圆柱状炸弹
此外,人们还为炸弹增加了尾翼,这种尾翼又被称为安定器,能够保证炸弹的下落轨迹稳定,不会在空中被风吹得到处乱飘。
从这一时期开始,炸弹的内外结构基本确定下来了。作为航空武器家族里技术水平最低的武器,炸弹的内部构造非常简单,其头部装有引信,引信在炸弹落地的撞击下会引爆后方的雷管以及传爆药柱,使弹体内的炸药一起爆炸。
由于早期的炸弹壳体多数是铁质的,所以这种最简单的炸弹还有个外号叫作“铁炸弹”。
“二战”时期,对于炸弹的应用最成功的当数英、美两国了。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制空权问题吗?为什么战争时期要爭夺制空权?
“二战”早期,德国占领法国后,又试图侵略英国,而此时希特勒只命令空军对英国的城市进行轰炸,而没有去轰炸英国的飞机制造厂和机场等重要设施。也正因此,英国的飞机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将德军拖入了消耗战,使其入侵英国的行动无疾而终。
“二战”中期,英美盟军也发起了战略轰炸行动,在这些行动中,盟军试着对德国的工厂、城镇、火车站、机场等地进行无差别的轰炸,但是由于盟军没有制空权,轰炸机每次遭到德军战斗机的拦截都损失惨重,甚至创下单日被击落60架轰炸机的惨重纪录。
但是随着新锐战斗机陆续服役,盟军的轰炸机在战斗机的保护下开始展露战略轰炸的威力。盟军轰炸机在几个月内投下了上万吨炸弹,致使德军军事工业“大失血”,德国的很多新锐武器研发完毕后很难找到可以大量生产的工厂。德国军官戈培尔曾经写道:“真是荒谬绝伦,只不过十架喧闹的轰炸机,就足以把1 500万~1 800万人从床上赶进地下室。”可以说,战略轰炸行动是加速德国战败的一个巨大因素。
这就是夺取制空权的好处,有了制空权,空军就可以轰炸敌方的工厂、交通枢纽等重要目标,地面上的陆军就会因为缺少补给无法发动坦克和战机,从而输掉整场战争。
不过,这一时期,钢筋混凝土建筑开始多了起来,普通炸弹的威力已经略显不足。战争后期,德军的工厂清一色地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筑来抵御空袭,甚至出现了地下工厂,普通的500千克炸弹炸在上面几乎无法产生任何杀伤力,英军因此研制了重达6吨的“高脚杯”炸弹,它最辉煌的战绩是击沉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德国5万多吨排水量的“提尔皮茨”号。在“高脚杯”炸弹出现半年后,为了毁掉德国人坚固的桥梁和潜艇基地等建筑物,英国又研制出重达10吨的“大满贯”炸弹。盟军在战争中投下了1 000余枚这种巨型炸弹,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可是正当巨型炸弹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核弹出现了,核弹的威力比巨型炸弹大得多,但重量却要轻很多,这种优势使得巨型炸弹很快便被淘汰。
在此之后,炸弹又会有哪些新发展呢?下期我们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