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铁军
提及直肠癌,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便血、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其实关于直肠癌的症状还有很多,若不了解该疾病,一听到癌,就会陷入惊恐、焦虑等状态中,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基于此,本文讲讲关于直肠癌这些事情,让广大读者了解直肠癌,以减轻病人对直肠癌的恐惧,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
直肠癌属于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灶处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到齿状线间。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年龄在40岁至80岁间的人们是直肠癌高发人群,且男性患直肠癌的概率比女性高。城市人群发病率比农村人高。为此,在直肠癌预防、诊断、治疗等之前,全面了解直肠癌非常重要。
需警惕直肠癌
1.腹痛。患上直肠癌的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疼痛感,但有些病人进餐之后腹部会出现隐痛,这是因为癌肿形成后,会累及肠壁周围的组织,进而诱发炎性水肿。而进餐后,胃内食物打碎后才能被肠道消化,这种消化会对病态的肠壁产生不良刺激,进而产生钝痛感、刺痛、隐痛等现象。
2.恶心呕吐。患上直肠癌之后,体内的癌肿会逐渐增大。或者在肠道内形成多处癌肿,当胃内容物通过肠道之后会出现堵塞现象,导致肠道无法彻底消化食物,促使内容物反流到胃部,不断刺激胃黏膜,进而引起恶心呕吐等现象。除此之外,癌肿增大过程中,还会对肠道消化力造成损伤,此时,不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还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
3.肛门坠胀感。此为直肠癌常见的一种典型症状,癌肿形成之后会对肛门产生压迫与刺激,尤其是病灶较大,或者距离肛门较近的直肠癌,患者更会出现强烈的肛门坠胀感。这种不适感饭后会加重,是因食物对肠腔产生不良刺激,或者食物进入肠道所导致的。除此之外,直肠癌患者饭后还会发生里急后重感,产生较大的便意,但如厕时却不会排出大便。
4.饭后大便。直肠癌患者饭后易出现肛门坠胀感,当直肠癌肿发展到足够大时,就会引起大便习惯紊乱,且大便性状也会出现改变,例如呈现扁条样大便、细条样大便等,均是直肠癌常见的临床症状。除此之外,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还会出现血液黏稠样大便、便血等临床症状。
1.饮食。直肠癌发病和日常饮食息息相关,例如长期保持高脂高蛋白饮食、低纤维饮食等,会增加直肠癌发病风险。除此之外,体内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也易诱发直肠癌,例如维生素C、钙等。
2.遗传。遗传因素也是导致直肠癌的一种主要因素,据资料显示,约有5%至20%的直肠癌患者是因遗传所致。家族遗传病包括黑斑息肉综合征、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均会诱发直肠癌。
3.消化道疾病。患上直肠息肉、克罗恩病、直肠腺瘤等疾病后,若久治不愈,也会增加直肠癌发病风险。
4.化学致癌物。亚硝胺以及其化合物也是引起直肠癌的一种主要诱因。且甲基芳香胺和直肠癌发病也息息相关,此物质常见于烘烤食物中、油煎食物中。除此之外,在肠道内胆固醇、胆汁酸与厌氧菌群的反应下也会形成多种致癌物质,也会增加直肠癌发病风险。
5.寄生虫。不积极治疗血吸虫病,会诱发直肠癌。
6.生活方式。包括长期大量吸烟、不积极锻炼、长期精神抑郁、肥胖等,均是诱发直肠癌的因素。
1.直肠指检。据资料显示,直肠癌中约有60%至70%的患者是低位直肠癌,采取直肠指检,能探查低位直肠疾病与肛门疾病。
2.内镜检查。包括结肠镜、肛门镜等两种检查方式,肠道准备充分状况下,采用结肠镜能详细探查肛门口到回盲部位的状况。除此之外,对于疑似直肠癌的病人,手术之前也需实施结肠镜检查,因为约有5%至10%的直肠癌是多发癌,术前采用内镜检查,能帮助医生制定手术计划。
3.实验室檢查。包括大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其中大便隐血试验较适合初筛直肠癌,对消化道有少量出血、早期直肠癌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而肿瘤标志物检查较适合肿瘤负荷检测与评估。
4.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CT等,其中CT能判断直肠癌分期、判断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帮助医生了解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癌体外侵程度、肿瘤可切除性等。该检查手段包括增强CT、平扫CT,增强CT是在平扫CT基础上静脉注射适量造影剂,以提升局部对比度,提高诊断准确度。而MRI能帮助医生了解淋巴结转移状况,还能确定直肠系膜是否出现受累。该检查方式也包括增强MRI、平扫MRI,其中增强MRI能有效提升诊断精准度。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出现淋巴转移现象的直肠癌患者,或者术后诊断中疑似直肠癌转移、复发的病人时,需采取PET-CT进行诊断。
上文即是直肠癌相关知识。健康的肠道发生癌变是有一个过程的,全面了解直肠癌,有助于早期发现直肠癌,或者预防直肠癌,有益于身体健康。
(作者单位:四川德阳市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