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丽
3~4岁的幼儿尽管表达能力还在发育,但有一定沟通能力与自理能力,这个时期让孩子进入幼儿园,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心智,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这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沟通、学习的指引,在不抑制孩子天性的同时,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环境,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本文以幼儿园自然派游戏初探为方向,谈谈游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空白的,对自己的认知还没有形成,对外界的一切都会感到好奇,外界的环境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依据天性进行模仿学习,将其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此时不能要求孩子像小学初中一样以每节课45分钟的形式上课,通过理论传授孩子知识内容,因为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自制力,对所有信息的来源还处于模仿阶段,无法分辨事物的好坏,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而周围环境又直接影响孩子后天的适应、沟通、学习能力,因此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幼儿的启蒙教育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其中不抑制孩子的天性,又能很好地对孩子起积极的引导作用的模式以陪伴游戏为主。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身体协同能力,在交流互动中形成沟通能力以及社交关系。
幼儿的身体、智力、性格都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因此幼儿园的教育至关重要。与孩子共享那片秋天的小树林,在友善良好的氛围里,通过游戏开启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达到启蒙教育的目标。
(一)塑造正确的观念
幼儿对外界的感知来自外界对他的信息反馈,然后以模仿的形式在表达出来。此时幼儿的身体素质、语言表达都还处在新生的阶段,启蒙教育直接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发展、观念的塑造。游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观念,幼儿加以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因此幼儿的游戏是伴随在教学中进行引导的。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游戏,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更加广阔,通过与伙伴的互动,接受度在提高。游戲可以塑造幼儿对外界认知的正确观念,在游戏中体验教学者想要让他感知的信息,通过信息的模仿形成自己的观念,游戏是幼儿对外界初步认知的桥梁。
(二)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
幼儿还没有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而幼儿时期又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游戏可以调动幼儿对外界的互动,在互动中产生对外界的认知,而后进行思考,开发思维能力。自然派的游戏更贴合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外界反馈的信息,进行模仿学习。更符合幼儿的天性,利用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外界的思考,构建认知能力体系。
幼儿的思考问题方式大都是被动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很少主动性思考,但对周围事物又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利用游戏设置问题,在教学者的引导下,在游戏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自己的思维模式。
(三)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游戏中通过模仿在无形中进行学习。幼儿园自然派游戏搭建了一个集体学习的环境,在发挥幼儿的天性的同时培养其学习认知。
(一)游戏互动性不高
幼儿园的游戏设置应采取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开展。幼儿自然派游戏还处于探索阶段,游戏的互动性不高,幼儿刚接触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还没有适应,彼此之间没有熟悉感,因此互动率较低,而幼儿之间良好的互动是塑造幼儿性格的关键。户外游戏更应注重互动交流,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加深印象,在亲近自然之中,体验自然的乐趣,开发思维能力。
(二)游戏存在安全隐患
教师需要尽可能将游戏中的危险系数降低,一是加强幼儿自身对危险的感知能力,二是筛选尽可能安全的游戏进行互动,三是让幼儿进行分组,互相监督,降低安全隐患,排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确保幼儿的安全。
(三)过度游戏产生依赖性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占据了幼儿教育的大部分时间。而幼儿教育需要以引导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但是幼儿的自制力不强,也需要在游戏之中进行不断的强化。为此游戏也需要提前进行规划,需要有目标以及时间的规定,让幼儿的注意力在某一段时间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之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游戏,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游戏体验,从而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避免幼儿对同一游戏产生依赖,导致发展不全面情况的发生。
(一)筛选宜于幼儿的游戏
游戏的模式多种多样,如何在多样的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需要技巧与方法。
什么是适合幼儿的游戏,应该怎样进行筛选?幼儿的游戏主要为开发智力,调动大脑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以集体参与的游戏为佳,在集体游戏互动中让幼儿产生集体归属感,明白伙伴的重要,从而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筛选适合幼儿的游戏是幼儿园自然派游戏的第一步。自然派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不二选择,自然形成的天然氛围,无形中就会开发幼儿的感知能力。
(二)合理安排游戏
幼儿在会走路、说话之后,精力充沛,不知疲惫,需要引导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以便更好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因此游戏,需要根据幼儿的作息规律进行安排。幼儿园是启蒙教育的起点,构建了学习的集体,是幼儿第一次融入外界的集体中,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但刚开始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的不安全感会越来越强,因此幼儿园的教育首先要带给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幼儿接受新的环境,从而才能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开启未知学习的探索之旅。
游戏的互动可以带给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通过游戏的互动感,加强幼儿对新环境的熟悉,降低幼儿对新环境的抵触心理,从而融入新的环境中。对游戏的模式需要合理地进行安排,例如:早上以卡片识读、画画等自主发挥的游戏为主,下午以老鹰捉小鸡、积木等游戏为主,晚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主,依据幼儿的作息规律安排游戏。自然派游戏让学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可以加入幼儿与自然的互动游戏,例如小树苗种植。
(三)进行科学的互动
幼儿园的游戏大多以集体的模式开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有限,因此幼儿园多是以小班20人左右开班,一个班级有两名教师进行管理,但是还是不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因此进行分组便于教师可以更好地观察幼儿,而幼儿在与同伴交流中更容易开发潜能。
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使幼儿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对世界产生自己的认知,将模仿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性学习,形成健康積极的性格。而幼儿园的启蒙教学是在游戏的基础上开展。自然派游戏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户外有益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尤其是感知的发展有极大的助力。通过自然植物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例如:秋天可以让幼儿收集银杏树的落叶,发挥想象力,将落叶变成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让幼儿在过程中感受另一番自然。教师需要在旁边协助,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
(四)正确的方法指引
幼儿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还没有自制力,做一件事情全凭喜好。因此在游戏中教师需要进行引导,与幼儿在共同游戏中建立连接,运用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协助幼儿进行解决。运用语言指导,先设置关卡,通过语言指导,让幼儿在语言指引下完成游戏的通关。例如:在户外的公园里将礼物藏匿于可控范围内,将幼儿分两组进行礼物寻找,看哪一个组寻找到的礼物多,可以有效地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与合作能力。
幼儿园自然派游戏是依据幼儿天性的发展,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让幼儿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塑造幼儿的性格发展以及思维的构建。教师要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为幼儿创造利于其发展的游戏环境,加强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与孩子共享那片秋天的小树林,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熟悉程度,构建整体的认知,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新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