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 哈密 839000 )
哈密市伊吾县区域内洪水灾害的破坏力常常很强,农牧民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在洪水来临时常常得不到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域部分特征被人们的生产活动所改变,导致流域内洪水特性发生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流域内的洪水特征,加强哈密市区域内中小河流域的洪水研究与分析,努力为当地政府应对防汛抗洪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伊吾河流域位于哈密地区伊吾县境内,地处天山山脉东段,哈尔里克山北坡,东与代尔昆代郭勒沟相接,西与吐尔干沟相连,南面以哈尔里克山山脊线为界,北部为流域下游晚熟哈密瓜基地淖毛湖镇。河流由南向北横贯伊吾县,流经中低山丘陵区的山间谷地,最终流向北部淖毛湖盆地,河流全长104.6 km。
伊吾河流域从南到北地形呈梯级状下降分布,由高山地形、中山地形、低山地形、低山丘陵地形组成,其间分布有伊吾山间盆地、苇子峡山间洼地、淖毛湖盆地三个盆洼地呈梯级下降。
伊吾山间盆地是东天山山脉主脉与北支脉之间的盆地的一部分,南北宽5 km,东西长10 km,西部由于其构造活动的作用,基岩抬升将其分成东西两盆地,西为盐池盆地。伊吾山间盆地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出山口海拔2 000 m左右,冲洪积扇前缘海拔1 800 m左右,地形坡度较大,为18‰~20‰。冲积细土平原分布面积较小,约6 km2,海拔1 700~1 800 m,地形坡度较小,为12‰~15‰。
本文研究的伊吾河流域上游高山区域位于东天山未端,从西面或北面进来水汽末端,另外流域内的山体的海拔高度相对来说比较低,整个流域内山体规模也相对比较小,再加上山体上永久性积雪深度及面积都相对较小,高海拔山区区域内春季的积雪深度也比较浅,内融雪型洪水通常在伊吾河流域表现并不明显,在一般情况下时程分布上变幅较小,呈一日一峰的多峰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在本区域内融雪型洪水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每年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下旬间这段时间都会出现融雪型洪水。
暴雨洪水主要发生在夏季的7-8月份,这类洪水的特点是水位陡涨陡落,峰高量大,来势凶猛,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暴雨洪水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局部性暴雨型洪水,这种类型洪水特点是:降雨范围较小、雨量强度大、历时时间短、汇流迅速,常常是降雨一停止就很快形成洪水,往往洪水来势凶猛、陡涨陡落,峰高量小,持续的时间较短。这类洪水对以洪量控制的水库来说威胁不大,但洪水带来的泥沙,对水库的淤积危害较大。第二种是大范围的暴雨型洪水,这种类型的洪水通常伴有比较大的天气过程,在夏季西北风环流大型天气系统移动过境的时候,在北纬40°附近锋区比较活跃,低涡系统以及低压槽深厚,导致移动的速度也较慢,加上哈密东天山未端有阻塞高压脊的存在,并伴有低空东风急流输送的水汽,这样就造成山区降水的范围比较大,形成的洪水也较大。该类型洪水常常导致农田里的农作物倒伏、村民的住宅被洪水冲毁,道路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受损比较严重。例如:1979年7月15日在本文研究的伊吾河流域内,根据调查伊吾县苇子峡水文测站上游山区以北的区域内暴雨时长16分钟左右,苇子峡水文站降水量实测值为31.9 mm,苇子峡水文站最大洪峰实测流量为51.2 m3/s,这次的洪水造成苇子峡乡多处民房被冲毁。
伊吾河流域雨雪混合型洪水洪峰的强度一般来说没有暴雨型洪水大,但这种类型的洪水降雨的历时时间较长,洪水的总量大,洪水往往呈陡涨但落水比较缓慢,常常呈现出双峰型。例如:2017年7月21日伊吾县峡沟发生的雨雪混合类型洪水,洪水过后实地调查到的最大洪峰流量为95.5 m3/s,伊吾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实测值为29.1 m3/s,洪水历时为2天,洪量大约为200×10 m3。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小河流各类项目的实施,伊吾河流域内设立了3处自动水位站以及水量站,根据传回的数据再经过数据分析后,提高了预报洪水的能力,也对当地政府有效控制流域暴雨洪水提供有力依据,为流域内抗洪防灾以及减灾提供有力保障,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图1对伊吾河流域伊吾水文站2009-2017年共计9 a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进行分析,伊吾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大于60 m3/s的洪峰流量发生在2012年、2015年、2017年,共有3次;洪峰流量发生在30~60 m3/s的发生在2010年和2016年,共有2次;2009、2011年、2013年、2014年流量都小于30 m3/s,其中2011年为28.9 m3/s,2009年为4.55 m3/s。从伊吾河流域伊吾水文站2009-2017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看,最高为2015年最大洪峰流量67.9 m3/s,最低为2009年的最大洪峰流量4.55 m3/s。从近十年过程来看,2012年前发生洪水的频率较小,2012年以后发生大洪水的频率较高。此外,流域降水量的增大是导致洪水量级偏大和发生频率增高的主要因素。
图1 伊吾站最大洪水年际变化图
伊吾河流域地处天山山脉东段,哈尔里克山北坡,高山区主要分布在东天山山脉的主脉,呈东西向展布,山体雄厚,从山峰向北,地形由高变低,最高峰海拔为4 886 m,相对高差2 400 m左右。中低山区主要分布在伊吾山间盆地以北天山支脉,呈东西向展布,山体南高北低,海拔1 500~2 400 m,相对高差400 m左右。低山区主要分布在苇子峡山间洼地以北天山余脉,也呈东西向分布,西高东低,山体南北宽3 km左右,海拔1 100~1 340 m,相对高差240 m左右。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淖毛湖盆地以北阿尔金山余脉,呈北西-南东向分布,海拔500~800 m,相对高差300 m左右,山顶呈浑圆状。由于山体地形海拔高差变化比较明显,呈明显垂直性分布的气候,流域内降水和气温都呈梯度的变化。在发生局部阵性暴雨的时候,流域内中游至下游区域内常常很快就形成山区洪水,造成洪水灾害也较严重。流域的洪水受降水特性的影响较大,往往呈现出暴涨暴落、峰量大而且较集中、涨峰持续时间比较短的特点。
根据伊吾河流域内水文站资料系列有比较强的连续性代表性,通过实测流量与调查到的历史最大洪水进行频率分析及计算,并以P-Ⅲ型曲线适线,对于经验频率按下式计算[1]。
(1)
(2)
式中:Pm为调查期N年中序号为M的经验频率;M为实测洪水由大到小排列序号;n为实测的洪水个数;N为考证年至今的年数,频率计算见图2,流域内代表站流量计算成果见表1。
图2 频率-洪峰流量关系图
表1 伊吾河干流各代表站流量频率计算成果表 m3/s
在进行各水文测站年最大流量频率计算时,计算的Cv值通常偏小,当偏态系数Cs=2.0Cv,采用图解法进行频率适线,在考虑经验点子和理论频率拟合良好的原则上,充分考虑到稀遇洪水。再通过程序的分析与计算,伊河流域内系列年最大流量多年均值分别为29.6 m3/s,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的洪水分别为85.3 m3/s、96.9 m3/s。当前,水文洪水频率分析与计算大部分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计算频率,随着样本水文数据的变化,水文频率计算的精度会受一定影响。
伊吾河是哈密市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河流穿过伊吾县城后流经苇子峡乡,最终流入下游毛湖镇。近多年来,该流域内随着水文气象站网与自动监测设备、预报系统的逐步建立,以及峡沟水库一系列水利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对伊吾河洪水泛滥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洪水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通过研究分析并掌握该站洪水特性,对于该流域防汛抗洪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