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帕尔·阿合买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信息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库车河又称苏巴什河,史称“东川水”,上源西支乌什开伯西河是其主源,源于科克铁克山的莫斯塔冰川,流向南东,东边其他支流有布拉格提力克河、阿恰沟、科克那克河等,在东支上有两个高山湖泊,俗称大、小龙池,距库车以北120 km。库车河主源西支与东支在库尔干处汇合后南下,流经库如力、经康村穿越却勒塔格山到达兰干水文站出山口,经大转弯后游荡性强,河道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从出山口引水枢纽至林基路大坝下游3km处的东西支流处,长8.5 km,该段主流受林基路大坝的约束后偏左,而后以扇面形式分流,在林基路大坝下游3 km附近,明显形成东西两条主要支流。中段自东、西支分流处至喀兰沟口两支流重新汇合处,西支长度为15.4 km,东支为15.9 km,河道改道后该河段已不流经库车市城镇,也不与盐水沟汇合,两支流至冲积扇下部即南疆铁路以南3 km处才又重新汇合,至此库车河流出出山口20 km之多的砺质平原处并进入灌区;下段自喀兰沟口至下游的拔洛外村,河道长为12 km,该段河道沿喀兰沟折向南东蜿蜒于下游平原和荒漠区,最后散失于塔里木河北岸荒漠。全长221.6 km,兰干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2 945 km2,河长122 km,流域总面积为5 070 km2。
库车河上先后设立过阿艾和兰干两处国家基本水文站。阿艾水文站位于库台克力克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83°16′,北纬42°17′,是库车河中高山区水量控制站,控制集水面积2 247.8 km2。该站设立于1959年,1966年撤消,系列较短,资料代表性较差。兰干站为库车河水量控制站,测站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阿格乡兰干村,测站地理位置为东经83°03′53″,北纬41°53′39″,集水面积为3 118 km2,设站时间为1956年9月。主要观测项目为水位、流量、悬移质泥沙、水质、水温、气温、降水和蒸发。兰干水文站各观测项目齐全,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其全部成果已载入国家二级水文数据库,精度可靠(见表1)。
表1 库车河兰干水文站资料选用情况一览表
根据库车市水利发展“库车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和“库车市农业综合规划”现有成果来看,库车河年径流量3.575亿 m3。库车河流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库车市各河流基本情况
根据库车河兰干水文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分配成果,库车河在来水频率P=50%、P=75%、P=90%下径流量分别为3.67亿 m3、3.02亿 m3、2.55亿 m3。库车河在兰干站下建有引水渠首,通过总干渠向五条分干渠分水,分别灌溉牙哈、伊西哈拉、乌恰、吴尊、比西巴克乡及库车镇土地,根据各乡土地面积由水管所每年按分水比例向各乡分水。库车河流域人均占有水量2 391 m3/人,仅为世界水平( 10 800 m3/人)的四分之一,较全国水平( 2 630 m3/人)少9%,远低于全强平均水量(6 600 m3/人),按全流域现有耕地,亩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1 710 m3/亩,低于世界(2 353 m3/亩)及全国水平(1 870 m3/亩),比全疆水平(1 657 m3/亩)略高。
从历史统计资料来看,库车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并不丰富,在远期地表水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大灌区改造工程实施中的节水和高效用水原则。
库车县有较好的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和空隙承压水,含水量主要为砂及砂砾石,地下水自北向南流,潜水水力坡降为1.43%~0.65%,地下水埋深一般为50~3 m,平原区的地下水98%以上是由地表水转化而来,主要是河道、渠道水入渗和田间入渗补给。
3.3.1 蓄水工程
铜场水库是库车河控制性骨干调蓄工程,具有防洪、灌溉、生态等综合效益。水库建成后,可将库车河的防洪标准从现状的约5 a一遇洪水,提高到100 a一遇,使库车乡村、城市、交通、大中型企业的防洪要求达到国家防洪标准,是解决库车防洪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措施;通过本工程调节供水,将使库车农业用水得到基本保证,改善现有灌溉面积50万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增长的农业发展用水的矛盾,对保证库车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3.2 引水工程
库车河引水枢纽位于铜场水库下游约3 km处,地理坐标(83°03′34.3″,41°53′24.4″),是一座兼顾泄洪、排沙的综合性引水工程。该工程1964年秋季动工兴建,1973年8月21日竣工验收。库车河引水枢纽为人工弯道式正向引水侧向泄洪冲砂型式,由引水闸、泄洪排沙闸及溢流堰组成。进水闸共5孔,宽度为2.6 m×5,高6.1 m,最大引水流量为50 m3/s,闸下另设有枯水期进水涵洞一孔,正向泄洪闸2孔,宽度为6.0 m×2,高5.6 m,泄洪能力115 m3/s,侧向泄洪闸2孔,泄洪能力137 m3/s,正向溢流堰宽100 m,泄洪能力840 m3/s,非常溢洪堰2孔,由砾石戈壁堆筑,千砌卵石护面防冲,在洪水流量超过1 277 m3/s时,由人工决口泄洪,泄洪能力338 m3/s。
通过库车河引水枢纽引入总干渠,灌溉乌恰镇、依西哈拉镇、吾宗镇、牙哈镇、比西巴克乡的农田。
3.3.3 电站引水口
古德曼电站引水口位于库车河上,地理位置坐标为(83°11′01.29″ 42°11′42.00″),采用拦河引水,引水闸为2孔,泄洪闸为3孔。古德曼电站为煤矿修建,现有电站引水量暂时没有基础资料。
河流生态基流是维持河流系统存在、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满足部分的排盐、入渗补给、污染自净等方面的要求所需的最小水量,低于这一水量河道便会蒌缩、退化甚至消失。对于常年性河流而言,维持河流的基本生态环境功能不受破坏,就是要求年内各时段的河道径流量都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出现诸如断流等可能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功能破坏的现象。而库车河铜场水库每年1-3月份不放水,影响下游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
库车河沿线煤矿资源丰富,多处煤矿临河修建,存在洗煤水私自排入河道的问题。库车县在G314国道以南的河道两岸多为农田,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多处河道两岸有生活垃圾堆积。库车河沿线无工业、生活废水排放口。像库车河流域的盐水沟附近,个别污水处理厂污水池位于河道左岸,池内芦草茂密,影响污水池防渗效果,存在污水池内污水渗入河道的可能性。
库车河流域现有监测能力不足,体系建设滞后。均缺乏生态基流监测设施及手段,包括技术队伍不健全,监测设备尚未配套,监测制度的建设不完备等,也未形成较完善的监测体系;同时,库车河上下游尚未建立完整通畅的协调机制,流域、河段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调度标准,加之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枯水期来水较少,用水较大,挤占河道内用水现象一直存在,河道最小生态流量难以保障。在管理机制方面,《水法》虽规定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但从事权划分方面来看,流域宏观和微观管理职责还不够清晰,导致水资源管理事权不够清晰。
随着库车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正在逐渐加大,造成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现象日趋严峻,会加剧城乡和谐发展的用水矛盾,并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今后远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以建设和谐生态文明流域为目标,重视生态基流问题,要优先恢复流域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改变和调整流域内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调度运行方式,全面实施生态调度,在满足流域防洪和兴利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库车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