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伟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山东 兖州 272100)
高速铁路为满足安全、舒适的要求,对地面沉降特别是工后沉降控制非常严格[1]。而修建在厚层、巨厚层第四系地层上的高速铁路,存在不同程度地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问题,这也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通、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2-3]。如位于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的石武客运专线,局部地段由于超采地下水,就存在地面沉降风险性问题[4-5]。
新建鲁南高铁菏泽至曲阜段起点位于曲阜市南辛镇小烟庄东南0.1 km,向西经曲阜市、兖州区、济宁市、嘉祥县、巨野县、郓城县至牡丹区,终点位于菏泽市牡丹区马庙西南0.3 km,正线全长160.750 km。另外包括曲阜段两条联络线及菏泽段一条动走线。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石武客专非常相似,位于黄河冲积平原,沿线多个城镇(如菏泽及济宁等)曾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沿线形成多个以城镇为中心的降水漏斗,地面沉降已在近20 a内出现[6-9],为评价沿线抽取地下水对鲁南高铁菏曲段的影响,并为后续高铁安全运营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地面沉降易发性分区以及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10-11],根据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地面沉降速率和地下水开采量三个指标对产生地面沉降的影响大小[12-13],划分评价指标隶属度关系(表1),构建模糊一致矩阵(R)[14]。
表1 评价指标隶属度划分表
根据表1,得出矩阵:
根据构造的模糊一致矩阵,经数学变换后,利用下式求解各个指标的权重值Wi:
式中:n为矩阵R的阶数,α=(n-1)/2。
经计算,得到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地面沉降速率和地下水开采量三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533,0.333和0.134。
根据已完成的鲁南高铁菏曲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议及审查、建设等方面要求,针对沿线不同地区地面沉降的特征,确定鲁南高铁菏曲段沿线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专项评估的范围:线位两侧各10 km,面积约3 800 km2。在充分获取研究区资料基础上,经过严格地分析并结合区内实际情况,绘制单指标分区图,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划分,按照1~100分值对各个等级进行量化。
1-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小于50 m;2-粘性土层累积厚度介于50~100 m;3-粘性土层累积厚度介于100~150 m;4-粘性土层累积厚度介于150~200 m;5-粘性土层累积厚度介于200~250 m;6-粘性土层累积厚度介于250~300 m;7-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大于300 m;8-高铁线路及里程号;9-研究区范围
厚层、巨厚层粘性土层分布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内因[15-16]。鲁南高铁荷曲段沿线为黄河冲积平原、山前倾斜滨湖冲积平原,局部为剥蚀残丘区。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洼的南倾凹形。沿线以新生界第四系地层为主,主要岩性为含砂砾石粘土、亚粘土、粘土质粉细砂等,第四系各类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全线广袤分布,厚度变化大,从东往西厚度逐渐增加,济宁附近约100~200 m,菏泽附近约300~400 m。根据收集钻孔资料,统计得到研究区内粘性土层累计厚度数据,结合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出了区内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分区图(图1),并对各等级指标进行量化、赋值(表2)。
表2 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各等级量化与赋值表
1-沉降速率小于30 mm/a;2-沉降速率介于30~60 mm/a;3-沉降速率大于60 mm/a;4-高铁线路及里程号;5-研究区范围
基于研究区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InSAR地面沉降速率实测数据,将地面沉降速率分成3个区(图2、表3),地面沉降速率大于30mm/a的地区集中位于菏泽城东区域,主要因为该区存在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的情况。
表3 地面沉降速率各等级量化与赋值表
研究区的地面沉降漏斗中心与深水井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8-9]。根据调查及收集资料,按照区县对地下水开采量进行统计,将其分成5个区(图3、表4),其中年开采量大于2.2亿 m3的主要集中在菏泽和济宁城区附近。
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将已绘制好的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分区图、地面沉降速率分区图和地下水开采量分区图网格化后进行叠加运算,即得到地面沉降易发性分区图(图4)。再提取地面沉降易发性分区图中的“zhzb”属性字段,将其从小到大分为四个区间(表5)。
1-地下水开采量亿小于1.3 m3/a;2-地下水开采量亿介于1.3~1.6 m3/a;3-地下水开采量亿介于1.6~1.9 m3/a;4-地下水开采量亿介于1.9~2.2 m3/a;5-地下水开采量亿大于2.2 m3/a;6-高铁线路及里程号;7-研究区范围
1-地面沉降不易发性区;2-地面沉降低易发性区;3-地面沉降中易发性区;4-地面沉降高易发性区;5-高铁线路及里程号;6-研究区范围
表5 研究区地面沉降易发性分区表
DK252+000~DK302段、DK312+800~DK334段:综合属性值小于30,该区段主要分布于高铁沿线除济宁城区外的嘉祥县—曲阜市一带,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多小于100 m,地面沉降速率多小于30 mm/a,含水层结构较为单一,富水性好,有节制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不会引发地面沉降。
DK302~DK312+800段、DK334+800~DK343段:综合属性值介于30~50,该区段主要分布于嘉祥县卧龙山镇—巨野县麒麟镇及济宁市李营街道北至高铁线一带,粘性土层累积厚度较小,地面沉降速率多小于30 mm/a,含水层夹有粘土层,富水性较好,有节制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一般不易发生地面沉降。
DK343~DK384+600段:综合属性值介于50~70,该区段主要分布于巨野县麒麟镇—郓城县唐庙镇及济宁城区李营街道一带,粘性土层累积厚度较大,除济宁城区李营街道附近外,地面沉降速率多小于30 mm/a,过量开采地下水较易引发地面沉降。
DK384+600~DK419+050段:综合属性值大于70,该区段主要分布于郓城县唐庙镇至菏泽东城区一带,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均大于250 m,地面沉降速率较大,尤其在菏泽城东区域地面沉降速率多大于30 mm/a,过量开采地下水易引发地面沉降。
建成后的鲁南高铁菏曲段将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大动脉,其安全运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为确保该项工程的永久稳定,应加强地面沉降管理,建立地面沉降灾害综合监测网。并从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出发,对铁路周边一定范围的抽水井点采取禁采、限采措施,严禁新增对铁路安全有影响的抽水井点。同时,应该从工程措施设计(如轨道形式选择、桥梁可调支座选择、轨面拟合调整等)、施工质量保证和运营的监测预警等,即从工程技术上把地面沉降对线路的影响降到最小。
区域性地面沉降危害是巨大的,直接影响到国土、水利、城建、交通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各个行业单位[17]。应对这种跨地区的涉及多部门的地质灾害,首先要建立一支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参加的防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全区的地下水开采管理和地面沉降防控目标。其次是必须针对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出台地方性法规,从预防、监测、治理、管理各个方面明确相关责任义务,突出开采地下水、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地质环境属性,同时对地面沉降的监测、评价等技术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在区域已有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基础上[18],以鲁南高铁菏曲段沿线为重点,建立由基岩标、分层标、水准点、地下水位观测孔组成的立体监测网,综合运用InSAR、GPS、RS、GIS等技术[19],实现地面沉降数据的自动采集、远程传送、快速处理,以便实时监控铁路施工和运营中的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同时,加强与地方环境监测总站合作,从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数值模拟等多方面研究地面沉降机理,加强监测数据分析,进行地面沉降灾害综合研究,为规避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的全面禁采是为遏制地面沉降快速发展而采取的非常举措,地下水作为一种优质天然资源,具有地表水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只要合理开发,完全可以做到避免地面沉降前提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首先,从工程环境的保护上对沿线地下水开采进行合理控制,转变城市供水方式,避免集中开采模式,优化开采层位,逐渐减小开采强度或开采量,使地面沉降逐渐减少或趋缓;其次,高铁沿线附近分布有集中供水水源地,开采地下水会严重影响高铁工程的地区,应当与相关部门协商实施关停部分供水井点或限量开采地下水;最后,严禁审批对铁路沉降有影响的新增水源地或抽水井点[20]。
考虑到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复杂性,为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结合抽水井点降深与影响距离综合分析,建议对线路两侧200~300 m范围农业与工业水井和中深层或深层承压水深井进行关闭;线路两侧200~1 000 m范围水井应进行根据地方压采计划进行控制,严禁新增许可水量;新开井点距离线路左右两侧不小于1 000 m;对水源地等开采量大的水井,建议对线路两侧3 000 m以内禁止抽水;对于岩溶水抽水井,由于水力联系比较复杂,建议5 km范围内严格控制开采,并设置地下水的长期监测;对线路附近的城市建筑物基坑抽水,建议对线路两侧500 m范围内的建筑物基坑降水设计应充分考虑对铁路工程变形的影响,应当由政府部门会同铁路管理机构组织进行安全论证,需保证离开铁路足够距离,不得降低铁路范围地下水位,否则不宜采用抽水措施。
(1)考虑到DK276+350~DK277+307段、DK279+181~DK279+926段、DK281+910~DK282+900段、DK285+000~DK287+000段、DK306+600~DK313+000段、DK362+000~DK379+550段沉降量较大,局部不均匀沉降明显,建议以上桥梁段落设置可调支座预留沉降措施。
(2)采空塌陷会造成地表一定程度的变形,形成塌陷坑范围较大,对高铁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对于线路两侧靠近线位的煤矿应严格控制开采,距离线位两侧2km范围内的煤矿向线位方向开采时,应根据地表变形监测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开采计划,逐步开采,逐步确认安全距离;在确保开采范围不影响线路安全的情况下,并报当地政府部门及铁路管理部门,征求各部门意见,经同意后,进行合理规划的开采,不得越界开采。如DK276+350~DK279+926段右侧1.5~4.5 km范围内为古城煤矿,2016年勘测期间,线路选线已避开其采空区安全影响边界。本次沉降分析中,发现其塌陷区漏斗中心向线路方向移动,线路穿过区域累计沉降量达55~95 mm,建议DK276+350~DK279+926段铺设有砟轨道,与DK279+926~DK281+910段有砟轨道相连,消除沉降影响,桥梁段设置可调支座预留沉降措施,同时加强地面沉降监测措施。
(1)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综合考虑粘性土层累积厚度、地面沉降速率、地下水开采量三个评价指标对地面沉降影响,利用MAPGIS技术划分地面沉降易发性分区,将鲁南高铁菏曲段评估范围划分为地面沉降高易发区、地面沉降中易发区、地面沉降低易发区和地面沉降不易发区四个区间。其中,地面沉降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DK384+600~DK419+050段,该区段位于郓城县唐庙镇至菏泽东城区一带,粘土层累积厚度均大于250 m,地面沉降速率较大,过量开采地下水易引发地面沉降。
(2)鉴于高铁沿线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的超采,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对铁路周边一定范围的抽水井点采取禁采、限采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加强主管部门对地面沉降的管理,建立沿线地面沉降长期监测网络,加强地面沉降灾害研究;并在铁路建设期间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以确保铁路建设及运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