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少恒
2022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5.9%,较2021年降低1个百分点。
从国内经济看,2022年经济将实现稳步增长。一是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地方政府换届的政治大年,“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陆续上马,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加快,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将有利于社会消费活跃,尤其是餐饮消费有望加快恢复,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三是随着全球产能逐步恢复,国际供给市场缺口收窄,我国率先恢复产能带来的优势可能减弱,预计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至8.0%。总体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导致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的主要诱因逐步消除,预计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5.5%,较2020—2021年平均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
从成品油需求看,预计2022年同比增长2.0%,低于“十三五”的4.2%,略高于2021年的1.0%。其中,煤油需求增幅较大,汽柴油需求仅小幅增长。分品种来看,随着宏观经济、芯片供应、刚需拉动、新车效应等各种因素和条件改善,预计2022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左右,拉动保有量增长7%~8%,尤其是西北和华南汽车市场领跑全国,以及居民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出行意愿增强,将支撑汽油需求基本面稳定。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到20%,将影响汽油需求的增长势头。预计2022年国内汽油需求1.67亿吨,同比增长4.5%。2022年,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慢转弯及海外订单转移导致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生产强度下降,实体经济增速放缓,柴油消费基本面走弱。尤其是CPI-PPI剪刀差达10个百分点,显示成本上升给制造业带来压力,预计工矿企业及相关工业品物流运输的柴油需求减少3%。预计2022年柴油需求1.62亿吨,同比增长2.3%。
国内疫情基本受控,国内航线将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受海外疫情和入境管制影响,国际航线恢复速度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22年航煤消费量3200万吨,同比提升13.9%,达到2019年的87%。从生产能力看,2022年将新增三家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规模以上炼能将达8.7亿吨/年,净增4100万吨/年;进口原油配额管理趋严,增量将小于2000万吨。基于2021年炼厂负荷和收率等因素并考虑政策监管下调和资源减少近1000万吨,预计2022年国内成品油产需差3100万吨,较2021年减少近500万吨。除柴油较2021年基本持平外,预计2022年汽油、煤油均有所减少。
总体看,2022年国内产需差处于5年来最低水平,将有利于行业基本面改善。政策方面,2021年消费税征收对象扩围效应将促使调和原料进口大幅减少;“双碳”约束背景下成品油出口配额大概率递减。2022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将朝增速更平稳、品种更分化、行业更规范、竞争更有序、各主体利润水平更趋同的方向发展。建议2022年行业经营主体准确把握不同品种、不同行业用油需求的差异性,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同时,从长期稳健经营角度考虑,应进一步以提升营销能力、管理水平、开展异业合作为出发点,打造更为消费者认可的市场品牌与口碑,适应行业总体稳定有序发展的大趋势。